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女人:灸肚子,消包塊,除病根!

女人:灸肚子,消包塊,除病根!

在咱們中國古代成語中,有一個成語叫「腹背受敵」,簡單來說,指的是腹部和背部受到威脅時,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今天,我們就先來談談腹部。

一、為什麼腹部易出現毛病?

《黃帝內經》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根據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我們可以發現:腹部是六條陰經匯聚的地方。陰屬寒,寒則凝,凝則瘀,因此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瘀滯的地方。時間長了,痰濕瘀毒等就會積聚於腹部,導致經絡滯塞不通,氣機升降不暢,腹部的包塊和條索越積越多,甚至久積成病。

據統計,幾乎所有的慢性病患者,腹部都有包塊和條索,經絡嚴重堵塞。其中,腹部的肚臍周圍、中脘區域、小腹區域,還有胃經循行的路線,是痰濕凝結和肌肉粘連的重點,通常以肚臍周圍最嚴重。一般而言,腹部的包塊越多越硬,病就越難治;反之,只要把包塊揉散揉軟,疾病就會有康復的希望。

二、為什麼腹部這麼重要?

任何動植物都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生命點,如果生命點遭到破壞,很快就會死亡。對於人類來說,腹部丹田部位就是生命點所在。

中醫養生根據沖任督三脈循行的規律。沖任督均起於小腹之內胞宮之下,形成「一源三岐」的人體生命點(丹田部位)。

任脈有統化全身各陰經,主管五髒的作用;督脈有總督全身各陽經,主管六腑的作用;沖脈有總領全身氣血的作用,在任督的共同調節下,通過經絡營養全身五臟六腑。

因此,丹田部位的人體生命點至關重要,因為它是人體經脈氣血正常運行的源頭。一旦它受到傷害,人體就會多病多災。這也是過去道家養生首先氣沉丹田的原因所在。

三、為什麼在腹部做文章可治病?

腹部除了有六條陰經匯聚,正中央還有任脈,任脈兩側有足陽明胃經,胃經從頭貫足,可謂陰中之陽;在腹部兩側,還有足少陽膽經;在腰帶部位,還有帶脈,帶脈具有「約束諸經」的作用。

中醫認為,「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就是說,經脈經過哪裡,它就能管到哪裡,包括經脈循行所經過的臟腑肢節的病症,都可以通過疏通經脈得到解決。腹部有多條經絡循行,因此在腹部做足文章,可以治療很多種疾病。

四、為什麼女人特別需要保護腹部?

從《易經》卦象來說,腹部為坤卦,而女性以坤卦為主卦,因此,腹部對女性的寓意要遠遠超過男性,有「女不露腹」之說。(男性以乾卦為主卦,背部為乾卦,所以「男不露背」。)

現代女性常見的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肌瘤栓塞、巧克力囊腫、不孕、不育、內分泌失調等癥狀,幾乎都與忽視腹部保溫有關——氣血遇寒則凝,久之便會加重沖任二脈的阻滯,造成惡性循環,各種疾病也就慢慢產生。

尤其那些愛穿露臍裝、低腰褲的女性,直接將腹部的神闕穴和對面的命門穴暴露在外,而這兩個穴位是必須重點保護的穴位,長時間暴露在冷空氣中,極易引起炎症、囊腫、肌瘤等。臨床也發現,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癌、宮頸癌等婦科病的女人,通常腹溫都較低。

五、為什麼女人要灸肚子?

艾葉的純陽之性最能祛寒通瘀、疏通經絡,特別適合體質偏寒的女性。艾灸時,艾熱刺激穴位,激發經氣運行,艾葉的藥性隨之滲透,進而達到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陽氣、調和氣血、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過經絡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適用範圍十分廣泛。

如果身患慢性疾病,總是不能痊癒,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療的時候,就可以尋找腹部的阻滯點。只要把這個阻滯點灸透,慢性病的癥狀就會逐漸消失。因為灸透肚子,疏通經絡,可以切斷對病灶的供養,阻止疾病的生長發展,將病根兒拔掉。

尤其對於女人而言,除了防治各種疾病,灸肚子還有以下好處:1、促進消化;2、防止便秘;3、疏通帶脈,收緊線條,利於減肥;4、保養卵巢,溫暖子宮,調理月經;5、平息肝火,暢通氣血,促進睡眠。

六、如何艾灸?

1

重中之重——任脈

任脈關乎生命的本源,因此任脈上的養生要穴功效極其顯著。一般而言,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是必灸穴位,尤其是神闕穴及其周圍,因為神闕穴是連接先天能量和後天能量的唯一穴位,也是啟動先天能量的核心和關鍵。

2

帶脈

灸透帶脈,一則,能幫助脂肪代謝,減少贅肉產生;二則,能增加腸道蠕動,緩解便秘;三責,能加速氣血運行,有調經止帶及疏肝行滯的作用,能緩解腰腹部酸疼、痛經,並改善諸多婦科疾病。

艾灸帶脈必灸3個穴位: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由於它們全都壓在膽經上,因此艾灸它們相當於敲打膽經,能夠排除體內毒素、祛除面部痘痘。

3

其他

如果不想挨個兒找穴位,也可以簡單粗暴一點——從心窩向下灸到小腹即可!先上後下,先中間後兩邊。

灸過腹部的灸友都知道,只要堅持艾灸一段時間,一般都會收到明顯效果,比如:

打嗝放屁——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效果最好,說明肝膽脾胃都得到調節;

腹中咕咕作響,腹中濁水即將排出,這是好事——因為濁水循經上頭則頭痛眩暈,滯塞毛孔則發皮炎濕疹,遇肝火則化痰,逢脾虛則腹瀉,必須及早清除;

大小便變得正常有規律,說明體內鬱積的垃圾得到排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你只知「實胖」「虛胖」,卻不知「毒胖」更要命!這樣艾灸排毒減脂,立刻享「瘦」!
一灸就上火?艾灸沒效果?根源竟是這5點!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