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調味品發展幾十年,終於出現了4個新的方向!

調味品發展幾十年,終於出現了4個新的方向!

「跨界」,是近兩年來很流行的一個辭彙。

做地產的恆大跨界要做礦泉水,幾年前首推未見市場成效,今年糖酒會又捲土重來;賣酒的瀘州老窖推出了香水產品,上線瞬間售罄,傳為一次營銷佳話;火鍋餐飲企業海底撈、德庄,紛紛推出了火鍋底料等相關調味品,並成為調味品行業不可小覷的力量。

回歸調味品企業本身,為了抓住新的發展機會,也開始了對業務邊界的拓展探索,延伸自己的產業鏈。盤點後我們發現,原來調味品企業還有這麼多的發展可能性。

■調味品商界|青果發自北京

1

複合化調味品——細分使用場景的產物

在多數郫縣豆瓣企業只是簡單售賣不同規格的豆瓣產品時,郫縣豆瓣兩大「資優生」丹丹、鵑城,都選擇在今年糖酒會亮相新產品。丹丹在原有的水煮魚、回鍋肉等複合調味品基礎上,推出了炒龍蝦料、冒菜料和干鍋調料。

鵑城牌則推出了豆瓣牛肉醬、豆瓣蘸粉等產品,一年前,鵑城還曾推出了豆瓣香菇醬、香菇菜等「郫縣豆瓣+」產品,目前已經和成都航空公司達成合作,消費者在天上也可以吃到豆瓣香菇菜這種休閑小菜。

長久以來,郫縣豆瓣作為餐飲行業尤其是川味火鍋行業的主要調味品原料,在餐飲渠道發光發熱,但多數川外消費者對於郫縣豆瓣是「只聞其名,不知用途」。

丹丹、鵑城的探索,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具體的使用場景,這比用川菜菜譜培養消費者使用習慣,更為輕鬆省力。

2

休閑即食食品——調味品企業的新寵兒

調味品相較普通快消品來說,消費頻次低,回購周期長。隨著80後90後成為消費的主力人群,他們點外賣、外出就餐等選擇,均會影響調味品的使用頻次,影響調味品銷量。為解決這一問題,不少調味品企業開始了新的嘗試——發展休閑食品。

撫順獨鳳軒是國內最大的天然骨類調味料企業,為康師傅、海底撈和德庄等幾十家知名企業提供骨類調味品。基於自身對於畜禽類提取加工的優勢,去年年底,獨鳳軒推出了「自熱參雞湯」產品,和自熱火鍋類似,但內容物變為童子雞和參雞湯,主攻高端商務會議等市場。將戰場從調味品拓展至自熱食品這一目前大火的快消品市場。

無獨有偶,西南地區最先進的骨類提取調味品企業——雲南卓一食品,也開始進軍休閑食品,而它看準的是飲料市場。將菌湯與玫瑰和三七等材料結合,做成奶茶類飲品,主打健康牌,一衝即飲,這款「高原彩」元氣湯亮相今年的糖酒會。

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商超售價在6-7元,對比香飄飄等奶茶的價格,並不貴。

3

保健品——醋企的最愛

調味品企業拓展產業鏈,並不是最近才開始的。食醋,由於其特有的保健功能,不少醋企都開發了保健醋、醋飲料等產品。

保寧醋在陳醋之外,開發了「醋美人」保健醋飲,針對女性消費者,在醋里加入枸杞、紅棗等原材料,主打美容養生功效。山西清泉醋,新推出了紅棗醋飲料。和蘋果醋等醋飲不同,這款產品更接近普通飲料,口感更柔和,可直接飲用。

而東湖、紫林等山西老陳醋品牌,都推出了小包裝的保健醋飲,主打調節血脂的作用,也適用於旅行暈車人群。

永春老醋與其他陳醋相比,釀醋周期更長,以3年起步,其老醋產品用來泡醋豆、花生等產品,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在這個功能基礎上,桃溪牌永春老醋甚至開發了醋豆膠囊等保健品,具有降壓降脂的作用。

4

做餐飲——更直接的跨界

演員演而優則導,調味品服務於餐飲行業,不少調味品企業因產品優質的風味,選擇直接經營自己的餐飲企業。

重慶渝和記主要生產小面調料、水煮魚調料和火鍋底料等複合調味品,2005年,致中和餐飲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旗下不僅有渝和記調味品,更包括了以「麻麻魚府」為品牌的魚火鍋加盟連鎖機構和「渝和記面庄」連鎖加盟機構。

渝和記面佐料現已成功的用於各渝和記面庄加盟店,操作簡單流暢,單店管理也相對成熟,吸引了不少麵食投資者加盟,在業界已初具影響。

5

跨界有風險,企業需謹慎

對於不少處於發展瓶頸期的調味品企業而言,當前餐飲業和快消品的發展機遇,是讓人眼紅的。跨界做嘗試,似乎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但事實上,擴展業務邊界,跨界發展新產品,是很複雜的運作。

上海至匯戰略營銷創始人張戟表示,調味品企業的跨界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產業內相關多元化發展。即主要在調味品行業的各個品類之間發展。比如,做醬油的企業可以做醋、醬料和複合調味品等等。

另一種,是非相關的多元化發展。調味品企業做保健品、飲品等,都是跨出了調味品行業之外,進行的跨界發展。這種嘗試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這些行業與調味品行業的經營特性、運作規律有非常大的區別,而多數調味品企業往往不具備運作這些行業的核心能力。

所以,調味品企業想去抓住這些離調味品行業比較遠的行業機會,是非常難的,從目前來看的話。極少有企業能夠多元化跨界成功。

在張戟看來,調味品企業跨界方面,海天的實踐是業內最成功的。海天在醬油行業做好做大之後,再去發展調味醬,隨後再發展醋和料酒等產品。一層層遞進,對於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以加加醬油為例,在調味品行業尚未完全構建穩定的基礎時,進入食用油領域,挑戰非常大,結果,原本的調味品和新晉食用油產品,成績均沒有太好。

張戟建議,調味品企業選擇跨界拓展業務邊界時,一定要選擇和調味品行業運作規律、經營特性比較相似的行業。由於調味品行業品類太多,對調味品企業來說,最佳的跨界就是在調品行業以內來選擇。而跨度太遠的其他行業,最好不要冒進。這樣的跨界,往往不會取得很好的結果。

另外,其它行業跨界到調味品行業也很難成功。恰恰作為休閑食品的龍頭企業,收購了江蘇的小康牛肉醬,進軍調味品領域,並沒有做的太好,因為兩個行業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承擔法律責任

作者丨青果 編輯丨白蔻統籌丨蟲草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調味品商界 的精彩文章:

2018食用油大預測:據說這5個品類要火
獨家解密:走出山東,欣和用了這5招

TAG:調味品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