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貿易摩擦背後多空交織,機構展望大宗商品如何走

貿易摩擦背後多空交織,機構展望大宗商品如何走

近期,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全球市場被波及,因清明假期和周末而短暫休市的國內期貨市場在開市後將會迎來怎樣的行情?

「從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看,貿易摩擦利多農產品,利空黑色系,利多程度由強到弱依次是豆粕、菜粕、玉米、豆油,利空程度由強到弱依次是橡膠、熱卷、螺紋、不鏽鋼、鐵礦石等。」海通證券期貨研究主管高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以豆粕4月9日的行情來看,有期貨行業人士認為,開盤時可能會稍微跌一下,整體可能還是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行情。就整個國內期貨市場行情而言,有業內人士認為,震蕩在所難免。

「高摩擦,帶來高波動,資本市場反應的是預期,所以在未來的半年內市場可能會餘波難平。中方奉陪到底的態度,也表明了維護我們自身利益的堅定決心,也意味著中國可能將有更多的領域開放。」高上表示。

多空因素交織

美國時間4月3日,美國政府依據301調查單方認定結果,宣布將對原產於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涉及約500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其中包括化學製品、橡膠製品、金屬製品、不鏽鋼產品、鋁合金產品等。

4月4日,中國迅速做出回應。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中國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將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14類106項進口商品對等採取加征關稅措施,稅率為25%,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最終措施及生效時間將另行公告。

高上稱,總體而言,若「貿易戰」開打,可能將會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節奏,也將改變大宗商品的運行格局。

作為農業大國的美國,大豆是其農產品出口量最大的品種,而中國是美國大豆最大的進口國。高上認為,若「貿易戰」開打,波及大豆,那麼美國大豆出口將嚴重受阻,也會抑制美豆進一步走強,同時國內供應不足,價格走勢偏強,預計進口大豆壓榨利潤走強,同時進口大豆成本上升,帶動豆類產品走強,豆粕作為最主要的下游產品,可能會受此影響走勢偏強,所以適合依託豆類做多頭配置的策略。

中信期貨農產品研究主管陳靜也表示,短期內,國內開機率下降,油廠豆粕庫存下降,疊加貿易摩擦仍未結束,市場擔憂情緒未消散;美豆種植面積意向意外下調,南美乾旱仍延續,產量降幅或增大。中期預計天氣、需求接連利好。阿根廷大豆產量大概率繼續下調;國內養殖業需求4、5月份預增,預計豆粕震蕩偏強。

加征關稅的措施到底何時生效會否生效目前仍處不確定狀態,對於市場而言影響的主要是預期。「這在近幾天外盤的行情當中已經反映出來了,迅速的下跌之後又迅速地反彈回來,價格已經相對比較平穩。」海證期貨資管部負責人倪成群認為,4月9日開市豆類品種的走勢,開盤時可能會稍微跌一下,總體來說,可能還是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行情,市場已經在逐漸消化利空。

此外,對於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對其他大宗商品的影響 ,高上認為,貿易摩擦對中國棉花可能影響有限,雖然中國直接對美國出口的鋼材佔比較低,但是間接影響比較高。

「因為我國鋼材的出口國和美國鋼材的進口國高度重合,間接出口形成比較大的利空,並且美方此舉可能引發其他國家跟進上調關稅,另外就是我們國家出口到美國的機械、電器等商品,很多都是鋼材的下游產品,所以出口受阻的話,勢必對國內鋼材消費形成一個不利的影響。」高上具體分析稱。

高上從基本面解析稱,國內商品方面,因為春季旺季能否確立是個關鍵,螺紋鋼社會庫存、鋁的交易所庫存都創了歷史新高,疊加採暖季停工,環保限產到期,受限產能可能釋放,以及2018年「鐵公雞」的投資不及往年,這三大利空的影響下,對市場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所以萬得商品指數最近已經跌破年線,春季能否出現旺季將成為行情的一個試金石。

關於中美貿易摩擦對國內期貨市場行情的影響,東證期貨高級顧問方世聖認為,整體行情來看,激烈的震蕩在所難免,目前各方主要還是停留於消息面的考量,最終中美貿易戰會不會真的打起來尚存不確定性,認為風險大的投資者可能會減倉。

原油期貨後市如何?

作為中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上市已有兩周的時間。中美貿易爭端的不斷升級,將對原油期貨行情影響幾何?

今年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正式掛牌交易,主力合約SC1809掛盤基準價為416元/桶,首日開盤價為440元/桶,收於429.9元/桶。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中國版原油期貨第一周的成交量近28萬手,成交金額近1160億元,總持倉量近8200手。

以最近一周(4月2日—4月8日)的行情來看,主力合約SC1809周開盤價420.5元/桶,周收盤價401.5元/桶,周結算價為402.3元/桶,成交量為12.17萬手。截至4月4日,主力合約SC1809,以401.5元/桶收盤,跌幅為0.99%,成交4.4234萬手,持倉量增加618手至9164手;全部合約成交4.435萬手,持倉量增加648手至10350手。

上市兩周,中國原油期貨走勢整體呈震蕩下行趨勢。在高上看來,中國原油期貨合約標的為中質含硫原油,油品低於WTI(West Texas Intermediate)和布倫特(Brent Crude)兩種原油期貨的低質低硫原油,而掛牌基準價介於WTI和布倫特之間,定價相對較高,所以引發原油期貨上市之後出現大幅回落行情,預計市場可能有一個企穩階段。

「國內原油期貨上市的價格不算特別低,剛好上市之後,又趕上這一次中美貿易爭端以及經濟數據的發布。本身原油也是一個先漲後跌的行情,所以價格到現在整體還是偏弱,這在預期當中。」倪成群表示。

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過程中,近日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走低。4月6日,美原油05合約結算價每桶62.0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48美元,跌幅2.3%,交易區間61.81—63.79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06合約結算價每桶67.1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22美元,跌幅1.8%,交易區間66.86—68.62美元。

倪成群認為,國內外原油品種價格聯動性較強,根據清明假期近幾日外盤的走勢,可能對國內原油期貨開盤構成壓力。

除了受外盤的聯動外,方世聖認為,中美貿易摩擦中牽扯到數種不同的商品,而生產、運送等過程中,很多環節都需要原油,「如果真的發生貿易戰,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通貨膨脹,整個經濟會下滑,對原油將是看空的」。

高上則表示,目前來看,全球經濟復甦尚存不確定性因素,主要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加碼,但總體而言,復甦的態勢相對穩定,所以中長期還是利於原油期貨的走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白酒年輕化仍待破題
美國貿易代表:6月前不會對華開徵關稅,談判有望避免貿易戰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