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文明九大傳奇人物 孔子

中華文明九大傳奇人物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說《春秋》為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

135

孔子

關於人生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也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的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據《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後裔、宋國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初三監之亂後,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稱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封地位於宋國夏邑。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定居。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其官職為陬邑大夫周滅商後,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氏(原姓子),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另一說法為孟皮小時候爬樹摔下來)。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氏生下孔子。由於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又因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仲為第二的意思,叔梁紇的長子為孟皮,孟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歲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

孔子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候,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過人,遠非後世某些人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等為豪。孔子青年時代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場的小官),事無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於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學識,很快得到不斷提拔。到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中都宰(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政績非常顯著;一年後升任司空(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長),後又升任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公檢法司最高長官);五十六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於孔子升遷過快,不符合當時官員晉陞標準,因此為代理宰相)。

孔子執政僅三個月,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奸佞之人和刁民紛紛出逃;同時,孔子還通過外交手段,逼迫齊國將在戰爭中侵略魯國的大片領地還給了魯國。孔子傑出的執政能力讓齊國倍感威脅,於是設置送魯哀公美女良馬從而讓魯國國君沉溺於酒色中這樣卑鄙的計謀,以此擠走道德至聖的孔子。孔子離開魯國後周遊列國,雖然大多數時候都受到了國君的禮遇,但由於孔子堅持的政治理想與當時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歷經十四載不得重用。於是孔子於公元前484年六十八歲時返回魯國。由於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可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樑。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經》、《尚書》,定《禮記》 、《樂》,序《周易》,作《春秋》(有說法為《春秋》為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

孔子的四個主要思想體系

01

政治思想

02

經濟思想

03

教育思想

04

美學思想

1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2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干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

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3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4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名言語錄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不學禮,無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小不忍則亂大謀。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道不同,不相為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人物評價

孔子所處的東周王朝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漢民族共同體正在形成。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創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的口號,在古代率先打破『學在官府』的貴族壟斷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階層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體力行。孔門師生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影響,一時成為顯學,形成了中國古代的第一個學派的『儒家』。儒家思想經歷朝歷代演變,對中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孔子積累和總結了很多教學經驗。他主張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別指導。他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就是說不到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不要輕易告訴他現成的答案。他還提出了許多至今仍有價值的教學箴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強調溫習的重要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學思結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強調端正學習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張不恥下問,善於向別人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時代And青年人 的精彩文章:

TAG:新時代And青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