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5年中國九市七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調查

2015年中國九市七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調查

本文刊於:中華兒科雜誌, 2018,56(3) : 192-199

作者:首都兒科研究所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協作組

摘要

目的

了解和掌握我國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現狀及變化趨勢,並為進一步更新和制定新的兒童生長標準提供科學數據。

方法

於2015年6—11月應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調查北京、哈爾濱、西安、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福州、昆明9個城市(簡稱九市)及其郊區7歲以下健康兒童體格發育現狀,分22個年齡組,每市每個年齡組城區和郊區男、女各150~200名,共計161 774名。測量指標包括體重、身高(長)、坐高、頭圍、胸圍和腰圍;測量工具統一配備,測量方法、測量人員統一培訓,實施過程進行嚴格質量控制。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

結果

(1)2015年九市兒童體格發育水平存在性別、城郊、地區差異,其中城郊差異在8月齡後較為明顯,主要表現為城區兒童比郊區兒童重0.01~0.48 kg、高0.1~1.1 cm。(2)2015年九市城區和郊區各年齡組兒童體重、身高均明顯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如城、郊區兒童身高Z分值分別高0.43±0.99(t=130.551,P0.05)和0.30±1.01(t=87.407,P0.05)。(3)九市兒童以身高和體重為主要指標的生長水平在2005—2015年的10年間又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城區

結論

近10年我國兒童的生長發育水平已從快速增長期進入到緩慢增長期;郊區兒童的增長幅度明顯大於城區,城郊差異明顯縮小;九市兒童的生長水平已超過WHO標準。

繼1975、1985、1995及2005年4次全國9個城市(簡稱九市)及其郊區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研究之後[1,2,3,4],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婦幼健康司直接領導下,於2015年6—11月如期進行了第5次調查,主要目的是連續動態觀察和掌握我國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的現狀及變化趨勢,為政府評估和制定相應的衛生政策提供科學依據,並且在所獲得的調查數據基礎上,更新和修訂新的國家標準,供兒科臨床、兒童保健以及科研等工作使用。

對象和方法

一、調查範圍

為了保持調研工作的連續性及可比性,2015年6—11月第5次全國九市及其郊區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在選點及調查方法上與前4次[1,2,3,4]一致,仍選北京、哈爾濱、西安、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福州、昆明九市的城區及郊區進行分層隨機整群抽樣。其中,北京、哈爾濱、西安代表我國的北片地區,上海、南京、武漢代表中片地區,廣州、福州、昆明代表南片地區。本研究已通過首都兒科研究所倫理委員會批准(SHERLL2015009)。

二、調查對象及分組

1.對象選擇:

從初生到不滿7歲的正常健康兒童均屬本次調查的對象。城區兒童為長期在本市城區生活的本市戶籍兒童,或外地遷入但在本市城區居住的時間大於年齡2/3者;郊區兒童為長期在本市郊區生活的本市戶籍兒童,或外地遷入但在本市郊區居住時間大於年齡2/3者。剔除早產或出生低體重兒(胎齡

2.抽樣方法:

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新生兒以醫院為單位,1月齡~

3.調查人數:

每市城區、郊區正常健康兒童每個年齡組男、女樣本量各150~200名。九市總計161 774名,其中城區83 628名(男41 990、女41 638名),郊區78 146名(男39 161、女38 985名),漢族佔96.4%(155 950名)。

4.年齡分組:

共22個年齡組,依次為:初生組、1~

三、調查內容和方法

1.調查內容:

(1)體檢項目:包括體格測量(體重、身高或身長、頭圍、坐高、胸圍、腰圍),前囟,牙齒,大動作發育等檢查項目;(2)問卷調查:

2.測量方法:

體重、身高或身長、頭圍、坐高和胸圍的測量方法同前4次保持一致,詳見文獻[5]。腰圍測量方法[6]:被測者取立位,兩眼平視前方,腹部放鬆,兩臂自然下垂,雙足併攏,以腋中線肋弓下緣和髂嵴連線中點的水平位置為測量點,在雙側測量點作標記,將軟尺輕輕貼住皮膚,經過雙側標記點,圍繞身體一周(相當於兒童臍上2.0 cm測量平面),平靜呼氣末讀數,精確至0.1 cm。重複測量1次,兩次測量的差值不得超過1.0 cm,取兩次測量的平均值。

3.測量工具:

應用台衡T-ScaleM303體重計(最大稱重250 kg,分度值50 g,具有去皮功能)測量體重;標準量床(最大量程110 cm,分度值0.1 cm)測量3歲以下兒童身長;身高坐高計(最大量程150 cm,分度值0.1 cm)測量3歲及以上兒童身高和坐高;不易伸縮纖維軟尺(寬0.7 cm,最大量程100 cm,分度值0.1 cm)測量頭圍、胸圍和腰圍。

4.質量控制:

人員統一培訓;測量工具統一購置;現場調查中要求隨機複測人數達總測查人數的5%,複測指標的誤差率不得超過全部複測指標的5%;嚴格審卡,經初審、複審和終審三關。終審無誤者,方可作為合格卡。

四、數據處理及統計

採用數字掃描技術對數據進行掃描、錄入。數據經計算機自行核對、原始卡複查、邏輯檢查、原始卡片再次核對等多次反覆審校,最終確認完全無誤後建立電子資料庫,應用SPSS 21.0軟體進行統計分析。測量指標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性別、城郊及10年比較採用t檢驗;北、中、南三片地區比較採用方差分析,採用SNK法兩兩比較。應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生長標準[7]計算Z分值,單獨樣本t檢驗分析本次調查數據與WHO標準的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一、2015年九市兒童體格發育現狀

初生~

性別差異:各項指標男童均明顯高於女童(P均

城郊差異:體重在P0.05),3~P0.05);身高在P0.05,表3)。頭圍城郊相差-0.2~0.2 cm;坐高、胸圍、腰圍城區比郊區分別高0.1~0.4 cm、0.1~0.5 cm和0.1~0.6 cm(表1、表2)。

地區差異:無論城郊、性別,北、中部地區兒童體重、身高明顯高於南部地區,差值分別為:體重0.3~1.5 kg,身高0.6~2.0 cm(P均0.05,表4)。經SNK兩兩比較,北、中部地區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多數年齡組P>0.05)。各市比較,南京、上海、北京、哈爾濱市排在前4位,而廣州、昆明市兒童的體重、身高明顯低於其他城市,各市各年齡組最高與最低值相差0.3~3.1 kg和1.0~3.8 cm,且差值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大。

二、九市兒童體格發育現狀與WHO標準比較

無論城郊、性別,2015年九市兒童體重、身高(長)明顯高於WHO標準(表5)。

三、2015年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與2005年比較

2005—2015年10年間,

2005—2015年10年間,兒童體重和身高的城郊差異呈現明顯縮小趨勢,如5.5~

四、九市兒童體格發育的40年變化趨勢

1975—2015年,除初生組、1~

討論

體重、身高(長)、頭圍、坐高(頂臀長)、胸圍是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的常規體格測量指標,根據歷次調查已積累的數據資料,結合新時期的實際工作需求,本次對調查內容進行了優化調整:3歲以下主要測量體重、身長及頭圍3項指標,3~7歲保留體重、身高、坐高和胸圍,增加腰圍測量。

本次調查數據顯示九市7歲以下兒童體重、身高(長)、頭圍、坐高及胸圍隨年齡增長的規律與以往調查結果基本一致[3,4];3~7歲兒童腰圍的增長規律為每年增長1.3~2.2 cm,與國外報道相似,如瑞典3~5歲兒童腰圍平均年增長1.3~1.6 cm[8],挪威4~7歲兒童腰圍平均年增長1.3~1.4 cm[9]。國內尚缺乏全國性學齡前兒童腰圍數據,相關報道多見於學齡期兒童,全國學生體質調研數據顯示7~10歲兒童腰圍年增長值為1.5~2.0 cm[10],與本研究相近。

近10年來,九市城區3歲以下兒童體重、身長、頭圍無明顯增長,而郊區繼續呈現一定程度的增長;3~[1,2,3,4]。國內其他調查同樣顯示出體格水平的南北差異[11,12]。提示我國兒童體格水平的地區差異是遺傳、氣候、地理、環境、文化習俗等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預示這種差異在短期內可能並不會消失。

作為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兒童體格生長的長期趨勢一直受到社會經濟學、人類生物學、醫學等多領域的重視。自1975年第一次開展全國範圍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已有5次,結果顯示40年來我國兒童體格生長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這與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趨勢相符。從增長速度看,在1975—2005年的30年間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即後一個10年的增速明顯高於前一個10年,但是本次調查顯示2005—2015年的增長幅度明顯低於1995—2005年的增速[13],提示我國兒童體格生長的長期增長趨勢有所減緩,這與荷蘭、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長期趨勢相似[14],提示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兒童體格生長水平的遺傳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後生長長期趨勢將出現停滯。

WHO於2006—2007年相繼推出0~5歲以及5~19歲兒童生長標準,並推薦在全球範圍應用,但一些國家研究顯示由於人群差異,WHO標準在當地人群應用尚存在局限性[15]。本研究以九市健康兒童為研究對象,調查數據代表我國營養良好人群的生長狀況,與WHO標準比較顯示,7歲以下兒童的體重、身高均明顯高於WHO標準。近期一項對我國8城市母乳餵養兒的縱向調查也顯示出3歲以內母乳餵養兒生長水平明顯高於WHO標準[16]。證實我國營養良好兒童生長水平已全面超過WHO標準。

(張亞欽 李輝執筆

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協作組成員名單

首都兒科研究所生長發育研究室(張亞欽、李輝);北京婦幼保健院(潘迎、李一辰);哈爾濱市婦幼保健院(李佳);西安市婦幼保健院(鄭興榮、董敏);上海市婦幼保健中心(魏梅、張晶);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童梅玲、張敏);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周愛芬、熊超);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胡艷);福州市婦幼保健院(陳為);昆明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朱克)

參考文獻(略)

《中華兒科雜誌》微信公眾號由《中華兒科雜誌》編輯部、易慧睿思品牌諮詢有限公司共同運營,是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旗下所屬《中華兒科雜誌》的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載自《中華兒科雜誌》

《中華兒科雜誌》——最權威的兒科領域雜誌

號外號外!《中華兒科雜誌》現在可以通過微信訂閱啦!

購買攻略

Strate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兒科雜誌 的精彩文章:

@ 所有人,您有一封來自NNIW91的邀請函待簽收!

TAG:中華兒科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