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ethod-2:一款遭專家抵制的韓國軍事機器人

Method-2:一款遭專家抵制的韓國軍事機器人

名為「Method-2」的載人機器人將於2016年12月進行測試行走。該機器人由韓國未來科技公司製造,並不是所謂的殺手機器人之一,但它是新機器人技術的一個例子。

人工智慧(AI)社區對韓國的研究人員有一個明確的信息:不要製造殺手機器人。來自近30個國家的近60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專家簽署了一封公開信,要求抵制韓國大田公立大學KAIST的一次抵制活動,據報道,該公立大學將開發「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于軍事武器,加入全球競爭發展自主武器,「 公開信說。換句話說,KAIST可能正在研究如何製造軍用級AI武器。

根據公開信,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專家在得知KAIST與韓國領先的武器公司Hanwha Systems合作後於2月20日開設了一個新設施,稱為國防合作研究中心和人工智慧。

鑒於聯合國(UN)已經在討論如何保護國際社會免遭殺人AI機器人的攻擊,「令人遺憾的是,像KAIST這樣的著名機構希望加速軍備競賽,以開發這種武器,」研究人員在信中寫道。

信件編寫人員說, 為了強烈阻止KAIST的新任務,研究人員抵制該大學,直到總統明確表示該中心不會開發「 缺乏有意義的人類控制的自主武器 」。

這場抵制將是無所不包的。「例如,我們將不會訪問KAIST,來自KAIST的訪問者,也不會參與任何涉及KAIST的研究項目,」研究人員說。

研究人員說,如果KAIST繼續追求自主武器的發展,那麼它可能導致第三次戰爭革命。他們說,這些武器「有可能成為恐怖的武器」,它們的發展可能會鼓勵戰爭更快更大規模地進行。

研究人員補充說 ,獲得這些武器的暴君和恐怖分子可以用它們對付無辜的人群,消除經常戰士可能面臨的任何道德約束。

對致命技術的這種禁止並不新鮮。例如,日內瓦公約禁止武裝部隊直接對人民使用致盲激光武器,「 生命科學」此前報道。此外,化學武器公約禁止使用沙林和VX等神經毒劑,其中有190多個國家參加。

但是,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同意這樣的保護措施。與KAIST合作的公司Hanwha幫助生產集束彈藥。研究人員說,這種彈藥在聯合國集束彈藥公約下是禁止的,100多個國家(儘管不是韓國)已經簽署了反對它們的公約。

韓華面臨著其行為的影響; 研究人員說,基於道德理由,挪威公開分配的3800億美元養老基金並不投資Hanhwa的股票。

研究人員說,與其研究自主殺傷技術,KAIST應該研究AI設備,以改善而不是傷害人的生命。

與此同時,其他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反對殺人AI機器人,包括艾倫馬斯克 和已故的斯蒂芬霍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魚 的精彩文章:

航天員是如何在太空上網的?
使用生物智能晶元後,他在生活中只要彈彈手指

TAG:Si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