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經濟催生的產業變革

數字經濟催生的產業變革

2017年,阿里研究院全面闡述了數字經濟2.0的概念,將數字經濟的探討帶向了新的高度。在以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為平台的數字經濟2.0時代,通過更大、更開放的平台體系,互聯網將各種資源廣泛分布到整個網路的末端,動員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帶動了更大規模的協作,而數據化成為了核心驅動力。

在數字經濟2.0時代,我們原有的產業結構、組織方式、生產要素、驅動力、發展路徑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小到一個產業園區,大到一個城市經濟體,都要努力洞察這些變化,尋找新經濟的發展動能,從而更好地推進「新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和「可持續增長」。

數字經濟2.0時代的典型特徵是平台經濟體的崛起,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是公認的影響全球經濟的平台經濟體。隨著製造經濟的全球化、工業的服務化,製造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基於互聯網的平台經濟正在重塑整個產業鏈。在數字經濟2.0時代,平台經濟體作為資源整合者、需求創造者成為了行業龍頭。

平台經濟體的基本功能是「連接」,它首先是一個應用集成商。信息技術發展呈現出多領域交叉融合特徵,以應用市場為導向的產業發展,推動了產業的「環節再分工、價值再分配」,應用集成商成為了產業發展核心,上游調用相關製造資源,中游整合軟體及系統開發,下游聯動市場需求。應用集成商成為直面終端消費者/產業消費者的服務平台,成為了信息化服務的整合商,把握了整個價值鏈的核心。

目前我們已看到很多平台經濟的發展實踐,如零售服務、出行服務、旅遊服務、出租服務、求職服務、社交服務、廣告服務等。阿里巴巴公司的應用平台吸引了2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萬經營者,平台為買賣雙方提供了基礎、標準的服務,大量個性化的商業服務,則由生態系統內各種各樣的服務商所提供。在大淘寶的零售平台上,基於電商、支付和信用體系,數億的消費者和千萬級的在線商家,共同構成了一個超大規模的電商分工/協作體系。

平台經濟體的競爭力來自技術創新、客戶把握、產品研發、資源整合、運營管理等能力,擁有核心技術至關重要。蘋果公司是智能手機技術的開創者,蘋果應用平台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軟體公司提供音樂、影視、手機、雜誌等內容,以平台為基礎的生態系統使其獲得了手機行業一半以上的利潤。相對而言,華為、小米等國內智能手機廠商主要基於安卓系統開發,就受到了很大局限。國內新近崛起的企業多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擁有真正技術創新的比較少。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顛覆性創新,是平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平台經濟的不斷提檔升級、如亞馬遜、阿里巴巴。從未來發展看,物聯網、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還將創造更多的新的平台經濟商機。在物聯網領域,工業設備、汽車、醫療、家電等行業巨頭都在以機器互聯為突破口構建自己的平台。在人工智慧領域,微軟、百度、科大訊飛等都在加快布局人工智慧的平台化應用。

由於數字經濟通過更大、更開放的平台體系,動員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帶動了更大規模的協作,使得產業的組織方式和成長路徑出現了質的變化。數字經濟2.0時代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組織模式,生產方式由傳統的「標準+集中」轉變為數字時代的「定製+分布」,產業組織方式由產業鏈條式變為網路協同式。

在數字經濟時代,產業組織模式比較像進化論中描述的「生態群落」,平台經濟體佔據著生態鏈的塔尖位置。隨著產業環節的分離、分包和眾包模式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塔尖企業選擇分包、眾包方式改進技術創新模式和生產組織方式,給那些中小微企業提供了眾多的商業機會。阿里、騰訊等平台型企業圍繞消費領域,已基本形成了涵蓋「衣、食、住、行、娛、育」的產業生態。

在「生態群落」中,構建順應未來的應用場景、擁有更多「連接」的企業,可以實現快速發展,成長為獨角獸企業,這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一種典型的產業成長路徑。目前我國在獨角獸企業培育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並開始發布獨角獸名單,在科技部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中,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醫療健康、大數據與雲計算等領域聚集的「獨角獸」最多,數字經濟成為最活躍的發展領域。

未來城市經濟或園區經濟的發展,也將呈現出「生態群落」的特徵。根據東灘顧問的研究,比較理想的「生態群落」應由猛虎型企業、狼群型企業和蟻群型企業三類企業構成,這方面深圳、杭州的表現比較突出。下圖展示了深圳的產業發展路徑和企業「森林生態」。

猛虎型企業——行業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強勢帶動產業快速強鏈補鏈,引領行業革新,並且通過建設大企業生態鏈下的創新企業中心,一方面自身的不斷創新,另一方面帶動一大批其他的創新企業共同成長,持續引領行業創新。

狼群型企業——活力型創新企業

這些企業是行業的創新主體,它們具備核心技術、對市場有快速的反應及適應能力、極強的協作能力,還能夠合縱連橫,具有較大的行業競爭優勢。

蟻群型企業——小微企業

這類企業的集聚,能夠形成集群效應,它們對產業變遷的趨勢有靈敏的洞察力,對生態圈夥伴有強大的號召力,以「雙創」氛圍和平台集聚初創企業快速集聚,建立社群圈子。

數字經濟的發展是以應用場景為核心驅動的,以「應用解決方案」為核心的信息產業價值鏈變化,以市場需求為驅動的產業發展模式變化,極大地拓展了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和交叉應用空間。每一個「生態群落」都是不斷更新的,產業應用的創新推動著「生態群落」的迭代更新,是「生態群落」保持活力的源泉。

數字經濟是最容易產生產業跨界的領域之一,數字經濟引發的跨界的產業生態為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環境和有利條件。數字經濟商業生態出現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區塊鏈等融合升級,與經濟社會各層面深度融合所形成的各種「跨界融合」,為數字經濟注入新的驅動力。

隨著智能化、服務化、扁平化、商業模式創新的不斷發展,新舊產業交互作用、跨界融合,逐步創造出全新的產業體系,傳統產業不斷變革。新的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產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商業模式重構,產生新規則,促進產業深度融合,激發新興業態的不斷湧現。融合型數字經濟和服務型數字經濟,已成為平台企業跨界投資的主要領域。

從2017年中國獨角獸名單看,阿里巴巴投資、孵化的獨角獸企業高達29家,孵化出的獨角獸包括螞蟻金服、阿里雲、菜鳥網路、口碑、阿里音樂、淘票票、釘釘、阿里體育8家,投資布局的獨角獸企業則包括小米、滴滴出行、餓了么、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等。騰訊布局了包括美團點評、自如、滴滴出行、威馬汽車等26家獨角獸企業;小米布局了蔚來汽車、小鵬汽車、金山雲、智米科技等12家獨角獸企業;百度布局了包括愛奇藝、優信互聯、我買網等8家企業。

據分析,到2021年,全球數字經濟的規模將達到45萬億美元,佔據全球經濟總量的50%。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將選擇擁抱數字化,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數字經濟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的「火車頭」。以物聯網來看,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物聯網涵蓋農業、工業、家居、物流、交通、醫療等領域,大數據推動產業朝著生態化、智慧化方向飛速發展。

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推動下,工業成為物聯網發展最具潛力的領域。互聯網+製造,帶來了定製化製造、共享型製造、分散式製造、智能製造等製造業的變革。近年來,海爾不僅完成了自身的互聯網模式升級,還依託海爾U+、洛可可工業設計集團、深圳硬蛋等行業的領先資源,將項目創意、工業設計、生產製造、產品銷售、基金放大等環節緊密結合,完成孵化器與創業者、投資方、專家導師和產業鏈有機的結合,實現生態閉環、垂直孵化。

如同農業經濟時代以勞動力和土地、工業經濟時代以資本和技術為新的生產要素一樣,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隨著互聯網和實體經濟融合的發展,所有的企業最終都要依靠大數據、依靠數據的計算、依靠數據的價值去發展經濟。數字經濟2.0時代,數據的流動與共享,推動著商業流程跨越企業邊界,編織全新的生態網路與價值網路。

在構建「數據驅動力」方面,地方政府有著天然的優勢,城市經濟社會管理需要依靠大數據的支撐,而地方政府可以引導或出資構建基礎的大數據平台,這可以帶動基礎型數字經濟和技術型數字經濟的發展。而大數據平台一旦搭建起來,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積累,將會為融合型數字經濟和服務型數字經濟的發展創造巨大的空間。

貴州是一個典型案例,大數據戰略助推了貴州的跨越發展。目前,貴州正在建設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圍繞數據資源管理與共享開放、數據中心整合、數據資源應用、數據要素流通、大數據產業集聚、大數據國際合作、大數據制度創新等方面開展綜合試驗。貴州堅持以應用為中心,在政府治理、司法改革、民生事業等領域湧現出數據鐵籠、智慧法院、社會和雲、雲上貴州APP等一批大數據的應用模式。

福建正在通過建設數字福建產業園推進產業升級,以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作為入駐啟動項目,重點打造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地理信息等六大重點產業。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一期項目,目前已完成143個省直部門600多項業務整合遷移。在商務雲應用方面,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應用試點陸續入駐。

2018年,國家發改委組織實施「互聯網+」、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大數據應用創新工程是個重頭,涉及醫療、交通、教育、金融、物流、環境保護以及時空信息應用等領域,鼓勵地方開展大數據採集處理、分析挖掘和創新應用,依託本地區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開展跨部門、跨地域的數據融合應用和協同創新。這從政策上為地方構建「數據驅動」平台提供了引導和支持。

綜上來看,為了更好地抓住數字經濟的機遇,地方政府應迎合數字經濟帶來的產業變革,積極布局數字經濟的新平台、新經濟、新模式一是建設數字經濟集聚發展平台,以政府引導引進技術廠商搭建智慧城市平台、大數據平台等;二是引進平台經濟體落地經營,打造數字經濟「生態群落」,推動服務型數字經濟升級;三是整合區域產業資源,打造智能製造服務平台,推進融合型數字經濟發展。

- END-

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灘顧問 的精彩文章:

數字經濟的技術、市場和場景

TAG:東灘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