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朴至美:絲綢之路漢唐釉陶大展

大朴至美:絲綢之路漢唐釉陶大展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是一家以收藏元代以前中原古陶瓷為特色的非國有博物館,藏品極為豐富,是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民營專業博物館。2018年4月7日,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年巨獻大朴至美:絲綢之路漢唐釉陶大展隆重開幕,精彩呈獻該館收藏的漢唐釉陶精品200多件,一些極為重要的珍貴器物,堪可媲美國際一線大館。為共襄盛舉,由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河南省非國有博物館協會主辦,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承辦的「漢唐釉陶學術研討會」也同時舉行。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南開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及省內文博單位、高校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及收藏家濟濟一堂,圍繞我國釉陶器的歷史與發展、工藝特點、對外交流等問題進行了學術研討。據悉,這是國內首次釉陶專題學術會議,意義重大。器之美,非圖片所能盡現,展覽將持續到年底,建議大家擇機前往,從容近觀。(攝影/ 滿倉)

近期熱帖 · 目錄

(注意:以上鏈接均可點擊!)

釉陶是一種表面施釉的陶器,起源於先秦時期,漢代得到了極大發展,唐代達到了巔峰。漢代的釉陶器一般只施一種釉色,淳厚古拙、素雅沉靜。南北朝時期開始從單色釉向多色釉邁進,標誌著陶瓷施釉技術和審美觀念的重大發展。唐代絢麗多姿的三彩器物是釉陶工藝發展的顛峰之作。漢唐釉陶器在中國陶瓷史、工藝史、藝術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且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與載體。

漢 褐釉畫彩壺

高31厘米

漢 褐釉畫彩方壺

高42厘米

漢 綠釉文字壺

高46.5厘米

我國古代金屬鉛的開採、冶煉和使用,可以上溯到商周時期;戰國時期,婦女們即開始使用成分為鹼式碳酸鉛的白粉化妝;先秦道家使用鉛等礦物煉製仙丹。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實踐中,把鉛與二氧化硅等物質混合,進行高溫化學反應,逐漸掌握其生成物,即鉛玻璃物質的形成規律,並將其應用到陶器上,導致了鉛釉的發明。

漢 褐釉刻畫彩壺

高36厘米

漢 綠釉刻龍虎紋壺

高47厘米

漢 綠釉跑獸壺

高47厘米

漢 褐釉畫彩壺

高39厘米

漢 褐釉畫彩鼎

高21厘米

漢 褐釉尊

高30厘米

漢 褐釉畫彩尊

高21厘米

漢 綠釉尊

高29厘米

漢 褐釉畫彩尊

高18.5厘米

漢 褐釉畫彩尊

高17.5厘米

漢 綠釉狗

高22厘米

漢 綠釉虎

高14厘米 長19厘米

漢 黃釉鳥

高17厘米

鉛釉陶出現的初期,品種數量較少,早期分布於陝西關中地區。漢宣帝之後,鉛釉陶生產獲得了迅速發展,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在陝西地區和中原地區的河南有較多發現。洛陽地區發現的鉛釉陶,器形規整、施釉均勻,燒造技術成熟,到了西漢晚期,鉛釉陶的使用普及到了北方黃河流域的各個地區,南方地區則到了東漢時期才開始使用鉛釉工藝。

漢 綠釉騎馬俑

長20厘米

漢 藍釉灶

長25厘米

漢 綠釉灶

長32厘米

漢 綠釉井

高28.5厘米

漢 綠釉井

高48厘米

漢 褐釉龜背博山爐

高28.5厘米

漢 綠釉排房

高27厘米

漢 綠釉酒案

漢 綠釉六博俑

俑高20厘米 六博盤長24厘米 寬14.5厘米

漢 綠釉舞俑

高15厘米

漢 綠褐釉陶樓

高70厘米

鉛釉陶器發展到南北朝時期,最突出的特點是製作精細,堆塑繁雜,而且由於佛教興盛,器物上出現了帶有佛教色彩的裝飾。北齊時期的鉛釉陶釉色豐富、釉質晶瑩明亮,在施釉方法上,出現了兩種或兩種以上彩釉共施一器的做法,如白地加綠彩、黃地加綠彩、黃綠褐三色並用等,從漢代單色釉向多色釉演進,並且注重釉彩自然流淌的生動意趣,為後世生機勃勃、絢爛華貴的三彩鉛釉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北朝 三彩蓮花四系蓋罐

高21厘米

北朝 三彩長頸瓶

高17.5厘米

北朝 黃釉人物扁壺

高20厘米

北朝 醬釉虎子

長25厘米 高20厘米

北朝 醬釉罐

高21.5厘米

隋/唐 黃釉彩繪舞馬

高50厘米

隋/唐黃釉女舞蹈俑

高24.5厘米

隋/唐黃釉武士俑兩件

高50厘米

唐 三彩獅

高19厘米

唐 三彩凈瓶

高24厘米

唐 三彩鳳首壺

高33厘米

三彩器物是鉛釉工藝發展的巔峰之作。所謂三彩,並不局限於三種顏色,而是包括褐、黃、綠、藍、紫、黑、白等多種顏色。唐三彩充分利用低溫鉛釉熔點低、流動性強的特點,形成了絢麗多姿、鮮艷奪目的釉色。唐代的工匠已經能夠調配出白色、淺黃、棕黃、褐紅、淡青、翠綠、深綠、天藍、茄紫、赭黑等各色鉛釉。經過成分分析,這些鉛釉的成色劑除了漢代以來的銅、鐵,還有鈷、錳、銻、鉻等。

唐 三彩蓋罐

高32厘米

唐 三彩劃畫人物壺

高17.5厘米

唐 三彩扁壺

高22厘米

唐 三彩皮囊壺

高20厘米

唐 三彩坐鼓女俑

高28厘米

唐 三彩抱雁女俑

高32.5厘米

唐 三彩抱雁男俑

高31.5厘米

唐 三彩雁尊

高27厘米

唐 三彩雁尊

高18厘米

唐三彩從初唐開始燒造,大致經歷了初創走向成熟時期、高峰時期和衰落時期三個歷史階段,與初唐、盛唐、晚唐的歷史分期基本一致。公元七世紀初到八世紀,是唐三彩的初創時期,器物品種比較單一,多為單一色釉。公元八世紀初至八世紀中葉,包括開元天寶和整個盛唐時期,是唐三彩的鼎盛時期。當今所見之唐三彩精品,多為這一時期製作,數量之多、質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燒造的最高水平。

唐 三彩鸚鵡杯

高8.5厘米

唐 三彩鸂鶒杯

長11.5厘米

唐 三彩猴鳥紋山尊

口徑8.5厘米

唐 三彩碧筒杯

高11.5厘米

唐 三彩鳳首杯

長11厘米

唐 三彩把杯

口徑6厘米

唐 三彩鼓釘提籃罐

高18厘米

唐 白釉綠彩風爐/釜

高14.5厘米

唐 三彩卧牛枕

長15厘米

唐 三彩象形枕

高9厘米

唐 三彩三足釜

高13厘米

公元八世紀中葉以後,唐王朝日漸衰落,厚葬之風淡化,加之高溫燒造的、質地堅密的瓷器逐漸成為陶瓷主流,唐三彩燒造遂成強弩之末。雖然此後宋遼金仍有三彩燒造,但無論品類還是規模都已不能與唐代相提並論。

唐 三彩人物扁壺

高20厘米

唐 三彩樂舞扁壺

高19厘米

唐 三彩馬球俑

長16厘米

唐 三彩狗

高17.5厘米

唐 黃釉

高13厘米

中國古代鉛釉技術對周邊國家影響深遠。中國鉛釉技術的外傳,通過絲綢之路,對絲路沿線國家的釉陶工藝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西亞從八世紀開始即受我國三彩技術影響,燒出了帶有伊斯蘭色彩的鉛釉陶,即波斯三彩。在東亞,出現了仿燒唐三彩的新羅三彩、奈良三彩等。九世紀,中國唐三彩不再流行,日本也停止了奈良三彩的燒造。

唐 三彩多足蓋爐

高12.5厘米

唐 三彩龜形硯

長22厘米

唐 三彩二十四孝塔式罐

高46.5厘米

大朴至美:絲綢之路漢唐釉陶大展

展覽時間:2018.4.6 - 2018.12.31

展覽地點: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

展覽地點:鄭州市順河路36號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閉館)

聯盟微信號:guwanlianmeng

聯盟旨在聚合老貨資源,連接正路藏家、行家、研究者、文博界人士及希望少走彎路的愛好者,堅持以業界良心和專業精神做事,為老貨發聲,傳遞行業正能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國古玩老貨聯盟 的精彩文章:

TAG:全國古玩老貨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