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歷史上的戰略要地,人人爭搶,一統天下就靠他們了

古代歷史上的戰略要地,人人爭搶,一統天下就靠他們了

喜歡歷史地理的朋友,接觸最多的恐怕要數「戰略要地」、「兵家必爭之地」、「軍事重鎮」等字眼。這些地方要麼位置特殊,要麼處於各方勢力割據的交匯地帶,要麼交通便利,要麼人口相對集聚,種種優勢,自有特別之處,不一而足。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符合上述條件的戰略要地都有哪些呢?又都演繹出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1、徐州。自古以來,徐州就掌控了戰略布局的制高點。從位置來看,徐州東近黃海,西連中原,北倚魯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連接蘇魯豫皖四省,東進西出,北上南下,都要經過此地。從時局來看,古徐州地處關洛、幽燕、江南三個重要地區的連接部,位置實在太過關鍵,人人都想得而據之。從內部來看,徐州城地處盆地,四周有天然築城優勢,城外有汴水、泗水守護,易守難攻,水運便利,成為「兵家共攻守要地」。歷史上圍徐、奪徐、守徐、戰徐的例子數不勝數。前有夏彭伯壽征西河,中有宋金戰徐州,後有徐蚌會戰,徐州經歷了刀光劍影,也見證了時代變遷。

2、襄陽。襄陽位於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的交叉點,是通往荊湖地區的要道。襄陽南有山峰十餘座,北面和東面則是濤濤的漢水環繞,這些天然屏障使襄陽易守難攻,成為「鐵打的城」之戰略要塞。三國時,關羽率大軍攻擊襄陽,完成諸葛亮北出荊襄奪取中原之策;宋元之爭,其鬥爭的關鍵在襄陽,襄陽之戰元軍運用了先進的投石兵器,花了近6年時間,才得以攻取;李自成出潼關,首先攻打的也是襄陽,然後才北上京師的,正是看中了襄陽的戰略價值。

3、安慶。安慶是江南的戰略要地。江南多山少平原,南京和武漢地區是兩個重要的核心,兩者之間有長江貫通,安慶恰恰位於中間位置,無論是從南京進攻武漢,還是從武漢奪取南京,必經安慶。安慶自然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節點。安慶背靠大別山,鉗制長江動脈,控制安慶則掌握對江南的主動權。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就曾與湘軍在安慶展開戰略性決戰。

4、漢中。漢中位於川、陝、鄂諸省的交界處,是入蜀的門戶,進可攻關中,退可守川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三國時代張魯父子盤踞漢中20多年;後來蜀、魏交兵,諸葛亮北伐,最看重的也是漢中;北宋滅亡後,南宋和金簽訂協議,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大散關一丟,接著漢中沒了,漢中沒了,則川蜀就危險了。如此,金軍則可沿長江而滅南宋。可見,漢中在統一中的重要作用。

5、巴蜀。巴蜀之地號稱天府之國,河流眾多,土壤肥沃,是作為後方根據地的不二選擇。巴蜀地處西南,向北翻越秦嶺,抵達關中,可劍指中原;向東可經重慶,順流而下,進入荊襄,可奪取江南,進而開啟統一模式。但巴蜀地形複雜,難進難出,攻取不便,歷來割據巴蜀的政權只有退守的份,而少有出川進取中原,進而統一全國的可能。例如,劉備、徐壽輝、明玉珍以及張獻忠等。

值得一說的是,歷史上的這些戰略要地並不是唯一的,當一個王朝初創時,區域性的軍事重鎮則成為爭奪的焦點;當王朝統一了全國,內部的軍事重鎮便不再重要,邊境上的軍事要衝則更加受到重視。從這個意義講,歷史上真正的戰略要地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補充完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趣 的精彩文章:

兩百年前,我國最富有地區不是江浙,也非廣東,而是這個中部省份
劉備依諸葛亮計割據巴蜀,有一個致命缺陷,註定無法統一天下

TAG:史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