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據歐洲:如此德比,怎能不愛

數據歐洲:如此德比,怎能不愛

德比,一直都是足壇極其特殊的存在。而同城德比,這四個字里蘊含的火爆與激情,可能幾天幾夜也聽不厭講不完。上周的五大聯賽里,就上演了這樣的三場同城德比:馬德里、曼徹斯特和默西塞德。雖然比賽的過程和結果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帶給了球迷一種相同的觀賽體驗:夠緊張,夠刺激。

選出皇馬VS馬競、曼城VS曼聯、埃弗頓VS利物浦這三場比賽,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有意思的數據。

【皇馬:46次傳中】

1-1戰平馬競的比賽,佔據進攻主動的皇馬送出了瘋狂的46次傳中,那個進球同樣來源於此。值得注意的是,皇馬隊內送出傳中最多的前四位除了馬塞洛和卡瓦哈爾之外,還有搭檔雙前鋒的貝爾和C羅,這也足以說明進攻球員換位的靈活。

說到西班牙足壇的德比,球迷們的第一反應自然是國家德比。而說到同城德比,馬德里則是當仁不讓。馬競在這些年的強勢崛起,已經把這座城市德比戰的水準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本場比賽,雖然雙方都因為前後的歐戰賽事輪換了個別主力,但激烈程度和技戰術含量依然保持在了極高的水準。開場前20分鐘,皇馬拿著70%的控球率轟出6次射門,馬競擺起招牌的鐵血防守和鋒線壓迫,一切都是熟悉的樣子。

至於什麼禁區內倒地爭議、肩膀級越位疑雲、門柱和神撲、鏟球和黃牌、西蒙尼的怒吼和C羅的高難度射門,德比經典要素同樣一個都沒少。

球權不斷交替,節奏持續加速,如此德比,怎能不愛。

皇馬的最大優勢是傳中後的集體「起飛」。他們上半場有著多達18次傳中,是對手馬競的6倍。如果說這一數據的差異主要來源於控球率的話,那麼另一項數據就充分說明了「皇家跳得高」的名不虛傳:13次參與頭槌爭頂,贏下了11次,成功率達到了84.6%。

Ps.全場比賽他們23次頭槌爭頂贏下了20次,成功率還小幅上升到了87%。真·馬德里空軍聯隊……

不過,皇馬的傳中並不是簡單的邊路起球往中鋒頭上硬砸,而是頻繁利用球場橫向的快速轉移來尋覓機會。左路阿森西奧內收、馬塞洛一條龍,右路卡瓦哈爾和巴斯克斯互相傳球二人轉,C羅和貝爾時不時拉邊接應,每次卻總有人能出現在禁區騰空躍起。以這場首發的人員配置來說,已經足夠合理。

馬競的最大優勢則是前場集體逼搶後的閃電反擊。他們在對方半場完成了2次搶斷和2次攔截,並且全都在三傳兩倒間轉換成了直接的進攻威脅。床單軍團這個半場只有4次射門,3次卻都發生在禁區之內。

(圖)馬競的防守之所以強悍,源於他們既可以先刷一波高位逼搶,還能在失敗後立刻瘋狂回防築起一座紅白色的城牆

這個半場雖然沒有進球,卻是同城德比甚至現代足球的頂級水平。如此之快速而頻繁的攻防轉換,回頭一看控球方傳球成功率91%,反擊方傳球成功率81%,我簡直是跪成了一座雕像。

稍事休息,下半場精彩繼續。

第53分鐘,貝爾左路超高弧線傳中,正是皇馬最習慣的進攻方式。C羅卻沒有選擇最習慣的高高躍起,而是用一腳難度很高的凌空射門打破了比分的僵局。哨響還不到8分鐘,這就已經是皇馬在下半場送出的第4次傳中。

短短四分鐘之後,托馬斯、比托洛和格列茲曼在禁區右側打出精彩配合,格子幾乎面對空門狀態下扳平了比分。托馬斯給比托洛送出的這次傳球,已經是馬競在下半場的第3次肋部直線輸送。

比分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之後,齊達內和西蒙尼開始走馬換將。皇馬這邊換上本澤馬、莫德里奇和伊斯科,64分鐘就換下了C羅。馬競那邊換上了科雷亞、加比和加梅羅,71分鐘換下了科斯塔。雙方的心態完全一致:想贏,也想為歐戰留點力。

然後,雖然對抗強度和攻防節奏絲毫沒有下降,但兩支球隊都沒能再收穫新的進球。

尤其是攻勢越來越盛、絕對機會卻逐漸減少的皇馬。巴斯克斯這樣的輪換球員已經足夠努力,他本場比賽的進攻對抗(19次)和防守對抗(15)次數全都高居雙方球員首位,這種情況其實非常非常罕見。

而伊斯科與莫德里奇登場之後更是聯手掌控了中路,皇馬憑藉著他倆強大的控球能力再也沒給過馬競射門的機會,但此時的皇馬卻缺少了送出致命一擊的人。

就連開啟補時模式的拉莫斯頭頂腳踢,比分最終也沒能再度改寫。

回頭來看看最受關注的7號對決:

C羅,4次射門裡3次射正1次被後衛封堵,還有2次關鍵傳球和5次傳中,傳球成功率86%,外加一次招牌的戰斧式慶祝動作。

格列茲曼,2次射門1次射正1次被封堵,同樣送出2次關鍵傳球和85%的傳球成功率,3次過人全部成功,覆蓋全場的積極跑動,外加一次熱門遊戲Fortnite擊敗對手後的嘲諷尬舞「Take the L」一次。

(圖)你這個網癮少年!

而這場「遊戲」隱藏的真正主線其實是:奧布拉克8次撲救+納瓦斯4次撲救,加起來給雙方球迷買了一筐橘子。

以及,一個很懂如何刺激德比情緒、爭議判罰多到數不清的西甲特色裁判組。

【曼聯:5次射門一波流】

3-2逆轉擊敗曼城的比賽中,曼聯在第50分鐘到第70分鐘之間完成了5次射門,這也是他們整場比賽射門的全部。而就是這5次射門,為曼聯帶來了3個進球,以及一場德比的勝利。

在英超的傳統概念里,默西塞德德比最火爆,倫敦德比最精彩。而現在,曼徹斯特德比正在成為英格蘭足球最重要的同城德比。本場比賽之前,藍月亮和紅魔分別佔據積分榜的第一和第二位,只要曼城主場贏下德比就能提前六輪奪冠,光從數字上來看比德甲霸主拜仁還能更早一輪。

對於曼聯和穆里尼奧來說,讓同城對手和瓜迪奧拉踩著自己奪冠,顯然是最難接受的結局。於是,曼聯主力悉數登場,包括染著藍月頭的輿論熱點博格巴。而出於要在歐冠殊死一搏的考慮,曼城把德布勞內、阿圭羅、沃克等主力全都放上了替補席。

甚至,連熱蘇斯都在為了歐冠蓄力,瓜迪奧拉在中鋒位置上的選擇是:N/A,兩個席爾瓦和斯特林輪著來。

嗯,真是一個偽9號情懷泛濫的教練。

不過,就算有著一定的輪換,比賽的基調還是老樣子。開場前25分鐘,曼城拿著63%的控球率和射門次數4-0的優勢,不斷在球迷助威中湧起一波波攻勢。曼聯先立足防守等待著厚積薄發的機會,反正沒有中鋒的對手攻勢雖猛但禁區內只有3次觸球,也就和自己差不多。

然後,孔帕尼在角球進攻時強硬地甩開了斯莫林,暴力頭槌1-0,這是曼城本場比賽禁區內的第4次觸球。

六分鐘之後,斯特林助攻京多安禁區內上演華麗舞步,比分變成2-0,這是禁區內第5次和第6次觸球(技術統計里連貫動作算一次)。

而第7和第8次觸球,是斯特林兩次吐出了喂到嘴邊的餅。偽9號這活,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當好的。

如此輪換依然流暢,充分說明了曼城進攻體系的強大。

(圖)曼城在本輪英超里控球次數倒數第一,控球時長和長時間控球數正數第一,人員輪換絲毫沒有影響球隊的整體風格

整個上半場,曼城拿到了66%的控球率和9-0的射門優勢,連搶斷成功次數都比曼聯要多出1次,如果斯特林換成板凳上那倆中鋒里的任何一個,比賽很可能半場就結束了所有懸念。

但當雙方異地再戰時,神奇劇情就此上演。

博格巴第48分鐘遠射被撲救,完成了曼聯本場比賽的第一次射門。京多安還了一次門柱之後,上半場因為出球拖沓被黑的體無完膚的博格巴頭頂腳踢,比分轉瞬間變成了2-2。

所有的球迷分成了兩派:後悔半場時高呼城已冠的,以及慶幸半場時沒喊魔已完的。

到底發生了什麼?

首先,在中場休息時心理調整非常成功的曼聯大幅增加了逼搶的強度,第50分鐘到60分鐘之間的短短十分鐘他們4次成功搶斷,比整個上半場只少了一次。

其次,博格巴發揚了黑極必反的優良傳統,進攻慾望空前高漲,控球→出球→前插的節奏比上半場快了好幾拍。

看圖說話,這是博格巴上半場的觸球分布圖。

這是博格巴下半場的觸球分布圖。

有的時候,簡單的數字就是比千言萬語的浮華辭藻都有力。

更神奇的還在後頭,上半場被黑的第二慘的斯莫林緊跟博格巴腳步,門前墊射反超了比分。曼聯在20分鐘內完成了5次射門,這也是他們整場比賽全部的5次射門。

更更神奇的是,瓜迪奧拉連續換上德布勞內、熱蘇斯、阿圭羅三大主力攻擊手,最後半小時再也沒有給過曼聯任何一次射門機會,自己狂轟9腳差不多佔到了全場的一半。

然而阿圭羅的絕佳機會被德赫亞神撲,斯特林在黑極必反的主旋律里出淤泥而不染,曼城踩著對手登天的計劃無奈擱淺。

綜上所述:足球真該死!足球真美妙!

永遠不要小看穆里尼奧,誰也不知道在忍耐和吸收了無數傷害之後,魔力鳥的球隊能憋出怎樣的大招。

也永遠不要小看同城德比,雙方加起來的26次犯規和9張黃牌只是數據上的縮影,火爆的身體對抗、壓抑不住的荷爾蒙都讓比賽變成了寸土不讓的戰爭,不散盡最後一絲硝煙、流盡最後一滴血,你永遠都不知道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如此德比,怎能不愛?!

【利物浦:米爾納在場時控球率67%,不在場時只有47%】

0-0戰平埃弗頓的比賽中,利物浦前68分鐘的控球率始終保持在67%左右。而在換下了米爾納之後,剩餘時間的控球率下降了二十個百分點。雖然這和兩位主帥最後時段的戰術選擇密切相關,但米爾納本場比賽所表現出的經驗和作用有目共睹。

說到英超的同城德比,怎麼能少得了火爆的默西塞德。然而,奪冠基本無望前四基本無憂、歐冠首回合拿到了三球的領先優勢,利物浦接下來的重心是什麼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

於是,渣叔在這場「英超最火爆」的默西塞德德比里輪休了薩拉赫、菲米等大腿以及阿諾德、羅伯遜等小將,在首發陣容里派出了很多好久不見的老面孔:克萊因,上次登場時曼聯和曼城還在爭四;丹尼-英斯,上次首發時主帥還叫羅傑斯。

至於陣型,那就更加飄逸了。防守時是433,克拉萬出現在左後衛;進攻時是343,愛沙尼亞人和范迪克、洛夫倫變成三中衛。但這只是理論原則,實際操作中陣型的切換其實都由一名球員來掌控。誰呢?老牌萬金油米爾納。

退守時,他和維納爾杜姆、亨德森並列三後腰,對位限制魯尼、施奈德林和湯姆-戴維斯的三中場。推進時,他第一時間轉移到左路變身左翼衛,不用讓克拉萬去發揮自己隱藏的進攻能力。時機的選擇不單單是球權的轉移那麼簡單,而全由他自己來判斷:他居中克拉萬就拉邊,他拉邊克拉萬就回撤。

能邊能中的全能和判斷形勢的經驗,對於這支以瘋跑和激情為主的球隊來說簡直就是寶藏。

前半個小時,米爾納單人控球率9.3%笑傲全場,6次傳中佔到全隊2/3,1次弧線遠射被對方撲救,外加1次搶斷和1次攔截。轉播鏡頭在米爾納那腳射門之後立刻給到了索斯蓋特,看來大家想的內容都差不多。

另一方面,因為亨德森即將在歐冠1/4決賽第二回合停賽,克洛普明顯在這場比賽里開始試驗維納爾杜姆拖後接應防線出球的Plan B。

打滿全場的杜牧此役只有本隊最低的1次丟掉球權,雖然有過不少執著控球而被搶得搖搖欲墜的鏡頭,但終究還是沒墜。不過,面對曼城那種等級的前場逼搶,他必須要比這場比賽里的出球選擇再果斷好幾倍。否則……

說回這場比賽,利物浦畢竟輪休了多名主力,進攻火力自然沒有以往那麼強盛。他們上半場雖然有著66%的控球率,但主要的進攻手段只有遠射和傳中。7次射門4次都發生在禁區之外,索蘭克也沒能在與對方高大中衛的對抗里把握住傳中帶來的零星機會(沒有一次爭頂成功)。

帶著0-0的比分進入下半場之後,利物浦的打法又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維納爾杜姆徹底變成了唯一的拖後後腰,亨德森和米爾納變成了中前衛,陣型基本上固定成為433。與主要還是在中路活動的亨德森不同,米爾納這一次變成了左中右都覆蓋的自由人。

這一改變為紅軍在下半場前15分鐘拿到了接近80%的超高控球率,埃弗頓則在徹底喪失控球權的情況下連續做出換人調整。阿勒代斯的目的性同樣非常明確:格耶換下魯尼,為了更能搶,以及提高一下被魯長老嚴重拖慢的轉換速度;勒溫替補博拉西耶,換一個更年輕的反擊點繼續跑。

而利物浦這邊雖然控球優勢愈加明顯,但索蘭克和英斯的個人能力始終無法完成關鍵的最後一傳或者一擊,全隊在下半場前20分鐘甚至沒有一次射門。於是,改變同樣在所難免。

先後換上張伯倫和菲米爾諾,渣叔肯定還是想贏球。但換下表現最活躍的米爾納和個人能力最突出的馬內,更說明了這場默西塞德德比的重要性顯然要低於三天后的另一場比賽。

球迷是這麼想的,球員肯定也是這麼想的。張伯倫的活力短暫帶來了連續攻門的buff效果,菲爾米諾上場之後卻又變成了20分鐘0射,自然不可能有進球。

而在埃弗頓這邊,雖然比賽最後半小時的搶斷和攔截次數大幅度上漲,控球率也瘋漲過了60%,但太妃糖的這波後程發力始終缺少最關鍵的一步:反擊里尤為重要的個人能力。

他們此役只有3次成功的過人,並且全都來自沃爾科特,比起對面的利物浦少了5次。一對一的進攻單人對抗,埃弗頓全隊的嘗試次數甚至不到利物浦的一半。

更可惜的是,他們僅有的幾次從邊路傳中里獲得的絕佳機會,中路的最後包抄都讓現場球迷集體發出了「腿到用時方恨短」的感慨。

整場比賽,埃弗頓在禁區內只有3次射門(全都發生在75分鐘以後),卻有4次離射門甚至是破門只差一步。

進球0,黃牌0,紅牌0,說好的最火爆德比呢……

也罷,至少最後階段高潮迭起刺激不斷,這份直播費也算沒有白花。

【數據綜述】

切爾西1-1戰平西漢姆聯的比賽里,坎特完成了自己在英超的第100次登場。自打被萊斯特城從法甲的卡昂以560萬英鎊的身價買來之後,這個法國人在英超先後代表兩傢俱樂部舉起了聯賽冠軍獎盃,還成為了這個星球上最好的防守後腰之一。

在這100場比賽里,坎特完成了整整400次搶斷和299次攔截。作為一個重度強迫症,我十分非常特別想偷偷給他加次攔截……

4-1擊敗奧格斯堡之後,拜仁提前5輪拿下了德甲的冠軍。如果有過出場就算的話,那麼金斯利-科曼已經擁有了2個法甲、2個意甲、3個德甲一共7個聯賽冠軍的榮譽。

雖然這種計算方法比較勉強(比如2015-16賽季算了兩個……),但21歲的他出道以來每年都能站上聯賽冠軍的領獎台,確實也算得上是人生贏家了。

里昂客場5-0大勝梅斯的比賽中,德佩拿出了4傳1射、直接參与全部進球的神奇表現。這也是五大聯賽最近5個賽季里,首次有人能在單場比賽里送出四次助攻。

上一個助攻大四喜的創造者是誰呢?2013年5月,效力於阿森納的卡索拉。

新版打賞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德羽則說 的精彩文章:

內德專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數據歐洲:控球vs反擊,足球永恆的話題

TAG:內德羽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