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軟肋徹底暴露,特朗普被打回談判桌?

美國軟肋徹底暴露,特朗普被打回談判桌?

我們不會挑事,但如果有人挑事,我們會堅決應戰。

中國人辦事歷來是十分認真的,我們一定會說到做到。

中美貿易戰事件回顧

其實這場中美貿易戰可以追溯到2017年的4月份,美國先是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啟動「232調查」,接著對進口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對進口家用大型洗衣機啟動「201調查」等。

但在此之前中國一直秉持著大國氣度,和以和為貴的宗旨,並未採取強制性措施。

直到3月23日凌晨,特朗普公布對華「301調查」報告,指令有關部門對從中國進口的約600億美元高端製造商品大規模徵收25%的關稅,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

隨著「301調查」報告正式發布,中國的貿易反擊戰也就此拉開了帷幕。

3月23日,中國商務部公布了對美國的中止減讓清單,對鮮水果、改性乙醇、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征15%的關稅,對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的關稅,共涉及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總規模約30億美元。

3月26日,中國在世貿組織會議上表示,美國以單邊實施的301調查結果為依據,企圖對中國採取限制措施的做法,有違美國在世貿組織曾做出的承諾,也有違世貿組織相關判決和規定。

4月4日凌晨,美國政府依據301調查單方認定結果,宣布對原產於中國的1300餘種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涉及500億美元的中國對美出口額。

4月4日下午,中國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同樣涉及美國對中國的500億美元的出口額。

4月5日,美國政府考慮依據301調查對從中國進口的額外1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

從30億到500億再到1000億,中國一直保持著積極的應對態度。

但美國真的能從這場貿易戰中撈到好處嗎?結局恐怕並不如特朗普預期的那樣樂觀,反而是暴露了自認為隱藏很好的軟肋!

美國暴露的軟肋

▲美股大幅度下降,市值蒸發過萬億元!

從數據報告反饋來看此次下跌最嚴重的是美國的製造業。

例如:播音下跌3.1%,從事建築、採礦設備生產的卡特彼得勒下跌3.5%,農業機械製造商約翰迪爾跌幅達3.9%。金融股同樣跌幅明顯,高盛集團股票下跌2.3%,摩根大通下跌2.5%。

由於美股長期處於歷史高位區域,市場估值泡沫化嚴重,此時如果中美打起長期的貿易戰,美股豈能不跌?

▲美國58%的人反對特朗普與中國打貿易戰!

經過這一次的關稅調整,重創了美國的股市、製造業巨頭,導致了上千萬人失去工作,人心動蕩。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60%左右的大豆等農副產品的銷售地就是中國,已經與中國的市場密不可分,去年的出口額更是達到了140億美元!

哈佛大學的一份民調則顯示,71%的美國註冊選民支持美國採取行動緩解與中國的貿易逆差,52%的人卻反對特朗普與中國打貿易戰,只有38%的人覺得貿易戰對美國有好處。

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本想趁火打劫沒想到卻暴露出自己的軟肋。而這其中最大的軟肋就是美國的股市,特朗普自身也知道美國的股市居高不下,並不是因為美國自身的經濟有多麼的好,而是因為美國對貨幣採取霸權政策和對資本主義市場的控制能力,而這一切,更多的是依靠多年的積威而已。

中國的反制硬牌

中國經濟實力今非昔比

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逐漸擴大,中國對外貿易必將打開一個新的市場。而美國如若失去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經濟必然受到重創。

▲中國善於化壓力為動力

美國之所以加大遏制中國的發展,其內在原因更多的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就像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一樣。中國對於這次非正義的貿易保護規則,從容應對,強硬回擊,並且善於將中美貿易摩擦的外部壓力,轉變為創新發展的內部動力,促進自身更加奮發圖強。

▲中國精準的反擊

中國是美國大豆的第一出口市場。這次將大豆列入徵稅清單,有其深刻考量。中國顯然還有很多牌可以打。中國的精準反擊,必將讓美國不少行業感到壓力。

綜上來看,中國這場貿易戰,並非是為了打而打。更多的是為了謀求自己的發展,如若美國政府一味地推行強權政治,謀求美國利益的最大化,那中國絕對有底氣奉陪到底!

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回顧

特朗普在一檔節目中表示:

1、 現在有很多人都在支持我。

2、 和中國的貿易戰必須打,雖然會有損失,但是最終的利益是巨大的。

3、 之後我還要和歐洲人打呢!

1

拖垮蘇聯的貿易戰

在上個世界80年代美國就對蘇聯發動過一次曠日持久的貿易戰。美國抓住每一次機會限制西方對蘇聯的技術出口,遏制並打擊蘇聯可以換取外匯的經濟領域。

最終在美國的強大攻勢下,蘇聯的出口收入因國際油價下跌而大幅下降,美元貶值又進一步使其出口所得外匯縮水,經濟陷入一片混亂,最終走向全面崩潰。

2

美日貿易戰

美日在 20 世紀 70 年代到 90 年代間也曾產生過貿易摩擦。

50 年代的紡織品,到60 年代的鋼鐵,再到70 年代的彩電。直到80 年代,美日貿易的摩擦對象導向汽車產業,嚴重觸及美國國內的支柱產業,美國才有了想要緩和的姿態。

直到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美國貿易逆差的 GDP 佔比開始下降,日美貿易關係才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改善。

3

美歐貿易戰

相比東歐和日本,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的起源更 " 生活化 " 一些,雙方因香蕉進口配額的矛盾在食品領域展開貿易戰。

美國要求歐盟讓出香蕉的市場份額,否則美國將於 1999 年初對來自歐盟的商品徵收 100% 的報復性關稅,年制裁額約為 5.2 億美元。

這次貿易戰的後果橫亘多年,蔓延至其他領域。此後歐美之間發生的激素牛肉、轉基因食品以及有關飛機噪音的規定等貿易摩擦,或多或少都與這一因素有關。

縱觀歷史,貿易戰沒有真正的贏家,中美貿易互補性也遠遠的大於競爭性,發起貿易戰爭得不償失、弊大於利。

當下國內很多人並沒有感覺到緊張的中美貿易戰給我們帶來的一系列的變化,那是因為美國進入中國的產品很容易找到替代品,其他多是奢侈品但又不是必需品,所以中美貿易戰對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影響其實很少。

倘若美國收緊中國簽證,可能美國留學和游會變得更為艱難,但是這恐怕對美國的傷害更大……

是轉機還是陰謀?

在4月8日,特朗普又發推了,他的推文稱,不管中美兩國貿易爭端上發生什麼事,他和中國國家元首將永遠是朋友。

他還說,「中國將取消貿易壁壘,因為這是正確的做法。稅收將是互惠的,雙方將就知識產權達成協議。兩國將有美好的未來!

希望特朗普這次能夠說到做到,有大局意識,重新回到談判桌並以朋友的姿態和中國進行友好的交流,停止對中國正在進行的貿易戰。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海青少年 的精彩文章:

春風十里,吹不動你!

TAG:威海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