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王小波的走狗,此生最驕傲的事!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病逝於北京,年僅45歲。二十年過去了,重溫這樣一個致力於將「無趣」世界變得「有趣」的人,理解他所探索的必然、質樸、真理和人性,也是遇見更好的自己。
—— 書房書話
中國文壇外曾經有這樣一個人,
長得有些丑,被人罵過流氓,時常藏著壞笑。
高曉松卻把他當成「神一樣的存在」、
稱之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且甩開第二名很遠」,
林少華將他稱作「真正敢講真話的人」,
馮唐說他是「一個奇蹟」、「一個好得不得了的開始」。
他的情詩被當成靈魂愛情的範本流傳,
他的妻子稱他是「世間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書。」
他的作品讓諸多作家驚嘆「原來文章還能這麼寫」,
葉兆言稱他的文字「純得不能再純」,
劉瑜說他的書籍「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曾經採訪過他的李靜說:
「我敢打一百萬的賭,他的作品將是被後世反覆閱讀的不朽之作。」
一張愛笑的「醜臉」
好久沒聽過有人說「人不可貌相」,反倒是一言不合就「看臉」。
關於王小波的長相,在《悼小波》一文中,他的妻子李銀河委婉地說「我們兩個都不漂亮。」,「他的長相……實在是種障礙,差一點就分手了。」
相比李銀河,作家劉心武就直接多了。回憶起小波第一次拜訪他,他稱一開門就「嚇了一跳」「沒想到他這麼高」「不客氣地說,覺得丑,而且丑相中還帶著一點凶樣。」
但就是這樣一張「醜臉」,他一開口,世界就像被人在入口處摁下了開關,徹頭徹尾地換了模樣。
第一次與李銀河單獨見面,聊天時王小波就突然問李銀河有沒有談朋友,李銀河說沒有,王小波直接說:「你看我怎麼樣?」李銀河為他的膽大吃了一驚,從此二人確立了戀愛關係。
在那個略微親昵便被冠以流氓大名的年代,突然有張「醜臉」湊上前來,嬉皮又真誠,直接了當表達愛意,不知比現在的「強行撩妹」、「全是套路」要有趣多少。
而劉心武也說,「一開始對話,我就越來越感受到他的豐富多彩。兩杯茶過後,竟覺得他越看越順眼,那也許是因為,他逐步展示出了其優美的靈魂。」
「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
(摘自王小波《愛你就像愛生命》)
這個有趣的靈魂,裹挾著不那麼漂亮的皮囊,頂著一張愛笑的「醜臉」,寫出了一句又一句豐腴靈動的箴言和情話。
紅紫之謎
王小波的猝死和大紅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猝死和大紅沒有必然關聯,並不是所有猝死的作家都能大紅,而且王小波是一紅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
中國社科院「索爾仁尼琴」專家張曉強統計過:在1997年死去的作家有7位。但是,除王小波外,誰也沒有形成轟動效應。
王小波為什麼會有眾多的追隨者?
簡單地說:因為他有趣!還有,因為他純粹,理想主義,卻是一貫的低姿態,一貫的邊緣身份;
王小波有個在清華大學學編程的外甥,卻是個搖滾發燒友,打算畢業後以搖滾樂為生。他母親——也就是王小波的姐姐——十分擔憂,便找來小波做他的「思想工作」。
二人交流,外甥說「痛苦是靈感的源泉」,王小波接道:
「不錯,痛苦是藝術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黃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寶氣;演秋菊的卸了妝一點都不悲慘,她有的是錢……聽說她還想嫁個大款。這種種事實說明了一個真理: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
(摘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我怎樣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從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沒有大罐「雞湯」可煨,簡單有趣,深入人心。
這是屬於王小波的黑色幽默。
更有趣的是,小波的這位外甥聽了舅舅的話,畢業做了程序員,後來還加入了一支樂隊做音樂。
外甥名叫姚勇,編寫過的程序最著名的是騰訊遊戲《QQ炫舞》,他加入的那支樂隊,叫做水木年華。
姚勇(右一)時期的水木年華
小波的外甥把他當楷模,除了佩服其有趣理性,還有一點:
王小波是一位資深程序員。
多數人知道王小波是小說家,卻很少有人知道王小波可以算得上是上中國早期的程序員。
小波的計算機水平非常高,曾經自己編了一套DOS下的獨立輸入法。姚勇去找他,看到他用自己編寫的輸入法打字,「速度簡直像英文盲打」。
業內曾經有一種說法,認為王小波的編程能力絕對不遜色於同一時期的雷軍和馬化騰。
九十年代有很多中關村的老闆邀請過王小波加入公司當程序員,王小波也認真地考慮過,只不過後來覺得寫東西賺錢更有意思,一一回絕了。
「寫小說為業」的王小波,不是作家協會會員,不是專業作家,他的小說很難出版,根本無法靠寫小說的稿費糊口。他辭去「苟且」的大學教職,以自由撰稿為業,「寫小說」只是王小波的「詩和遠方」。
1997年5月13日,在北京萬壽寺——現代文學館召開「王小波《時代三部曲》研討會」的時候,到會人員多數只看過《黃金時代》,對《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是陌生的。
這是因為,王小波在世時,他的小說只發表了三分之一。當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時代三部曲》囊括了王小波已經完成的全部小說。所以艾曉明說,《時代三部曲》的出版,成為王小波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事情。可惜,他沒能等到這一天!
右為本文作者鍾潔玲,中是王小波的妻子李銀河,右是《花城》雜誌前編輯部主任文能。
1997年5月13日,花城出版社在中國現代文化館召開「王小波《時代三部曲》研討會」。
1997年4月26日,王小波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
有位讀者在信上說:「在網上看過一篇悼念文章,作者說他有天去王小波家,王正好拿到一個駕駛執照,很高興地說以後活不下去就去當貨車司機。
我看了很心酸,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人,在現實中卻如此不得志,上天真是不公。我老是想起他,想起他寫過的句子:我只能強忍絕望活在這世上。」
也許,正統文壇對他的排斥,恰恰招致了眾人的逆反心理,所以才誕生了「王小波門下走狗」這個群體。
誰會是走狗?他們也知道「王二」是不需要的,那實在是一群正話反說的叛逆者!
非主流的自由精神
王小波去世的時候,曾經有人說過:「我不能想像,缺了王小波專欄的《三聯生活周刊》會成什麼樣子?」言下之意,王小波對這本刊物的提升作用太大了。我本人就有多年的寫專欄的經歷,我知道,寫專欄的人多如過江之鯽,講故事的高手多如銀河沙數,但王小波只有一個。
多年以來,我在餐桌上一遍遍向朋友們複述王小波的雜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每每逗得全桌噴飯,成為佐餐最佳笑料。
王小波說,下鄉的時候,他養過一隻豬,這隻豬「兩眼炯炯有光」,「像山羊一樣敏捷」,吃飽之後就跳到房頂上曬太陽,模仿各種發音,它學會了汽車叫、拖拉機叫,春天的時候,它還學會了汽笛叫。
這下麻煩大了:當地人是以汽笛聲為下班鈴的,它提早一個半小時就叫,結果大家每天樂顛顛地提早下班。領導就把這隻豬定性為破壞春耕的壞分子,組成火槍隊和手槍對,分兩路包抄要剿滅它。結果這隻豬竟然站在兩個槍隊的連線內,任憑狗咬人喊寸步不離,如果火槍隊膽敢開槍就會打死手槍隊,手槍隊開槍就會打死火槍隊。弓拔弩張之際,這豬找到一個空子,像魚雷一樣撞出去,瀟洒之極,誰也沒能逮住它。
接下來,王小波還有傳神的一筆,「以後我在甘蔗地里還見過它一次,它長出了獠牙」。什麼樣的豬才會有獠牙,進化得這麼快?一隻肉豬,即便野外長年下著鐵風鋼雨,在豬生之內,也催生不出一對獠牙!這是一部短篇小說的框架,王小波卻把它高度濃縮成一則寓言式的雜文。
如果為了逗樂,這個故事可以完畢。很多網路寫手都能寫出逗得人滿地找牙的故事或段子,但王小波的立意卻不在此。
他一開頭就說,如果人不去管豬,豬完全知道該怎樣生活,它們會自由自在地閑誑,飢則食渴則飲,春天來時還會談談戀愛。但是偏偏人喜歡對動物和人進行種種設置。
而且,「我」也沒敢反抗。當手槍隊和火槍隊圍攻這隻豬的時候,「我」心裡說:「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該舞起兩把殺豬刀衝出去,和它並肩戰鬥,但我又覺得這樣做太過驚世駭俗——它畢竟是豬啊;還有一個理由,我不敢對抗領導,我懷疑這才是問題之所在。」
結尾,王小波說:「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他的潛台詞就是:喜歡設置別人生活的人和甘心被設置的人,都不如這隻敢於打破設置、特立獨行的豬!
我想,能夠從一隻豬來詮釋自由精神,提升到反抗設置生活的高度,除王小波,沒有第二個人。
王小波身上那種蔑視陳規、質疑現實的懷疑主義精神,已經超越了他的邊緣身份,體現了一個理想的知識分子的道義和良知。
如今,年輕一輩早就口出狂言,說「什麼壇到最後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都是花圈」,在我看來並非偶然意氣。可以講,王小波之後,正統文壇的地位動搖了,新的價值標杆,在大眾心裡。這是王小波的意義。
此生最驕傲的事,就是做王小波的走狗。
王小波寫了很多很多異類。
他們在荒誕、絕望的世界裡,熱烈的生活。
為了迎合自己,鞠躬盡瘁。
小波這樣的人,或許會認為寫作只是為意氣相投者,是交性情相投的朋友,而不是要求被大眾都能理解接受。
此生最驕傲的事,就是做王小波的走狗。
「王小波的名字是一個接頭暗號,我們靠他來辨別對方是否同類。」過譽也好,被忽視也好,他和他的作品都在那裡等著我們去發現、去閱讀。
童年時期的王小波(左一)極愛閱讀
小波自幼嗜書成癖,不管什麼書,但凡是能看得下去的,就雙手捧著,仰歪在床上,看得昏天黑地。
他愛書,我們也想讓你愛他的書。
一捧起就放不下那種愛。
所以這一次,書房君為大家帶來了可能是目前最特別、最好看、最有趣、性價比最高的一部《王小波文集》。
從外到內,都是驚喜。
王小波文集八卷本
文學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
知識群體必讀作品
原價286元,書房特惠價215元
(省71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有趣:八卷封面巧藏玄機
這一套《王小波文集八卷本》,其裝幀設計是由頂級設計師來負責完成的。風格上力求簡約,紙張環保無漂白,是最讓眼睛舒服的白色。
設計師採用的是線裝裸脊式裝幀,閱讀時可以優雅平攤,比一般的膠狀書多了一份質感,極具收藏價值。
那麼,既然是由頂級設計師親自操刀,還有什麼其他的亮點嗎?
八本書放在一起,你才恍然大悟:每一本書封面看似不經意的斜線,原來背後有這樣的用意啊!
這是設計師小小的心機,如同小波那標誌性的壞笑所昭示的那樣,生活應該是有趣的。也如同他的作品,一部部讀完,才能看清真實而完整的小波。
有溫度:李銀河親自校勘精選
這一套線裝插圖典藏版的《王小波文集八卷本》,收錄了小波最經典的八部文集《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紅拂夜奔》《沉默的大多數》《我的精神家園》《愛你就像愛生命》,涵蓋小說、雜文、信件等,全部由小波的妻子李銀河親自校勘、精選。
同時,由李靜、朱大可鼎力推薦並作序。兩人均與小波相交不淺,曾親自採訪過小波。在序言中,它們分別闡述了王小波的文學成就,也披露了小波不曾為人所知的小故事。
或心酸,或感動,或無奈,或幽默,一個漸趨完整的王小波,宛似就在眼前。
王小波文集八卷本
文學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
知識群體必讀作品
原價286元,書房特惠價215元
(省71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黃金時代》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白銀時代》
「這個世界終究會是銀子的。」
《青銅時代》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更詩意的世界。」
《紅拂夜奔》
「假如你不走到牆外面來,就永遠不會知道有這樣一些景象。假如你不走出這道牆,就會以為整個世界是一個石頭花園,而且一生都在石頭花園裡度過。」
《沉默的大多數》
「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我的精神家園》
「我總覺得文學的使命就是制止整個社會變得無趣。」
《黑鐵時代》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還會有人在走著。死掉以後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著的時候,想到這件事,心裡就很高興。」
《愛你就像愛生命》
「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首次曝光:早期作品的珍貴手稿
《王小波文集》插圖
有一天李銀河接到了朋友的電話,稱找到了王小波生前早期作品的部分手稿。
她一聽,眼淚一下就掉下來了。
那些手稿中,其中有一篇叫做《綠毛水怪》,正是她和小波的定情信物。當年她初讀這篇小說,發覺其中才氣難掩,一來二去便和小波有了來往,再不久就談起了朋友。
1980年剛結婚的王小波與李銀河在宿舍樓下合影留念
王小波與李銀河在美國匹茲堡大學
剩下的手稿還有《戰福》《這是真的》《歌仙》《這輩子》《變形記》,都是小波早期的作品,讀來略青澀,但骨里透著反叛,腦中不失理性,心裡又不乏有趣。
如今,這些獨一無二、原汁原味的珍貴手稿,將在這一版的《王小波文集八卷本》中首次曝光,送給這位浪漫騎士的每一個追隨者。
王小波早期短篇小說《綠毛水怪》手寫文稿
性價比高:可能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禮盒包裝/優雅裝幀/獨特排版/特質紙張/精美印刷……
每一個小小的細節,
都包含著對作家的無限的敬意。
「喜歡一個作家,就給他的作品最好的版本。」
這一套《王小波文集八卷本》,我們特別邀請了頂級設計團隊來負責全套裝幀設計。
力求簡單樸素,採用環保的無漂白紙張,是最讓眼睛舒服的白色。
書脊裝幀採用線裝裸脊式裝幀,閱讀時可以優雅平攤,張合自如。這種復古式的裝幀比一般的膠裝書多出了一份質感,它代表著一種文化與學問的符號,極具收藏價值。
寫到最後,突然想起劉心武曾在王小波逝世前一個星期給他打電話,問他晚上要不要出來喝酒。小波說自己頭痛,去不成。他沒有太在意,囑咐了兩句注意身體後就掛斷了。
後來劉心武回憶起小波的面容,始終覺得欠他一杯酒。
作家胡棄暗曾稱「魯迅是父執,小波是兄長。」
可有一種遺憾是,當我們想與這位大哥親切地對坐暢飲,不醉不歸時,他已經一別經年永不回頭了。
如今我們生活在再也沒有他的城市,所能做的,大概就是晚上回家讀一讀他的書,然後想像一個偶然的相逢,伸出同聲同氣的手,邀他一句:
「王小波,晚上我們出來喝酒吧?」
王小波文集八卷本
文學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
知識群體必讀作品
原價286元,書房特惠價215元
(省71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霍金三部曲》:讓全世界困惑的問題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這些沒用的小事,決定了感情的走向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