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紅學的內容與流派

一紅學的內容與流派

舊紅學部分

紅學的內容與流派

孤鴻姐姐的紅學漫談系列 之一

文 | 孤鴻姐姐

往期精彩的紅學漫談在此:紅學漫談 | 【自序】紅學是什麼?

上次我們聊了紅學的定義:以紅樓夢為研究對象,是「紅」;論述有理有據,是「學」。按照這個定義,可能很多索隱派的觀點,包括貴校歷史上最著名的校長蔡元培先生的觀點,都不知道能不能算進紅學的範圍里了,這就非常尷尬……有的小朋友可能還不知道索隱派是什麼意思,不如我們來看一看歷史上著名紅學研究者的研究內容,以及他們的流派。

舊紅學,也就是建立在中國古代常見的對小說的研究方法上的紅學,主要有評點派、題詠派、「舊」索隱派和「續書派」(續書派這個名詞是我造的,現代仍然有所謂「創作派」,但是鑒於現代人的創作已經完全脫離了曹雪芹的時代環境,我把這兩種「同人」分開討論)等。

說起評點派,大家可能會第一個想到金聖嘆評點的才子書系列。沒錯,金聖嘆的小說評點給後人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紅樓夢評點派第一人脂硯齋,所做的批註就有來自金聖嘆的痕迹。而脂硯齋並非唯一的評註者,許多紅樓夢的出版版本和抄本都帶批評,知名的評論者還有護花主人王希廉、大某山民姚燮、太平閑人張新之(即「三家評本」的三位評論者)等。這些評註基本上是針對人物、情節、寫作手法,有時會對我們理解情節有幫助,有時能喚起我們對某個人物的感情,有時能讓我們領略到作為讀者可能忽略了的、作者的胸中丘壑,有時還會有劇透。當然,評者畢竟不是作者,評點也不一定就符合作者的原意。我們大致可以把評點派理解為舊時代的彈幕黨。關彈幕看一遍,再開彈幕看一遍,是我們追番常常會做的事。彈幕水平直接影響觀影體驗,而有些作品總是配合彈幕食用更佳;好在是否食用彈幕,以及屏蔽誰的彈幕,任君選擇。

在廣大彈幕黨中,脂硯齋由於距離作者最近,彈幕也最有價值。ta(有人說是曹雪芹的妻子、表妹,也有人說是叔叔,性別成謎)與曹雪芹有許多共同的記憶,寫書時應該也是在一起的,甚至負責了一部分編審校對的工作,因此看到的文本最多、最全,思想與感慨也與曹雪芹比較接近。在林黛玉脫口而出「放屁」時,ta老人家順筆在旁邊寫「如聞」;在描寫黛玉「聰明清秀」的時候,ta也感慨道,近來小說動輒絕代佳人,殊不知真正佳人也只用聰明清秀四個字就寫盡了;ta看到「合歡花釀的酒」,都能喚起三十年前的回憶,使人知道作者真的飲過合歡花酒;ta會感嘆寶玉也是作者與自己的「不肖」行徑,大約在想當年倘若如何如何,或可免箕裘頹墮之禍。

評點派

紅樓夢題詠中的石頭與仙草(改琦繪圖,姜皋題詩)

題詠派的人數應該最多。畢竟,對於舊時代的文人而言,比起從頭到尾評點一本書,或者從書中挖掘似是而非的「真事」,或者寫一本續作,填一首詞或者寫一組詩真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力。除了明義那知名的二十首絕句之外,流傳於世的這種題詠大量存在於清人自選集中。僅僅從改琦的《紅樓夢圖詠》里,我們就可以看到他的二十幾位朋友題三十九個人物的八十多首詩。對流行的作品寫兩首詩抒發一下感情,就像看了熱門劇截圖發票圈,是大眾愛好。

題詠派↑

舊索隱派是相對五四運動之後一直到今天的新索隱派而言。「索隱」二字,大抵來自於第一回中「真事隱去」的說法。既然真事隱去了,那麼將它索求出來。傳說最早的索隱派是乾隆皇帝,這種說法是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他的《能靜居日記》中提到的,說和珅把紅樓夢給乾隆看,乾隆說了句「此蓋為明珠家作也」。納蘭家事這個說法還有一些其他的咸豐或者同光年間的筆記也提到,可見是當時流行的說法。大概因為寶玉身上有一些滿人習俗的痕迹,而滿人中最以詩文著稱的就是成容若吧。不過,這些說法里即使最早的,也已經離曹雪芹的創作時間頗有距離,所以這種說法的可信程度到底有多高,還要打個問號。

關於其他家族的揣測也有不少,比如「此文忠公之嬤也」這種批語留下了大量揣測的空間。坦白講,小說人物像真實人物,乃至有原型,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因為某個原型來自某家,就斷定這是講某家事,那是太武斷了。

不客氣地說,無論新舊,絕大多數索隱派簡直是腦洞派,有一點點影子就可以附會上去。有說「賈王薛史」實際上是「家亡血史」的,有說寶玉是胤礽之子弘晳的,有說紅樓夢是前明遺民表達亡國之恨的,還有說紅樓夢寫的是順治與董小宛愛情(順治十四歲的時候董小宛已經年近三十,和歷史上董鄂妃的年齡完全不符)的……其中翹楚、寫了《石頭記索隱》的蔡元培老先生(對就是那個蔡元培),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充滿了政治隱喻的小說,其中隱寫了康熙朝的政治生態。無論如何,這些腦洞都不可能得到一點點確認與呼應,而且相互矛盾甚至自相矛盾(大多數是由於缺乏清代常識導致的),所以我們只好把它們「兼容並包」起來了。

舊索引派↑

「續書派」這個我起的名字就很好理解了。自從紅樓夢誕生以來,有不少人都寫過續書,不過清朝比較著名的十幾種續書大多數是從一百二十回後寫起的。有人覺得黛玉姑娘未免死得太凄涼,因此無論如何也要把死人們從棺材裡挖出來再續前緣,讓寶玉把姑娘丫頭們一股腦全都娶了,結果寶玉年紀輕輕的,姨太太多得都可以打兩桌麻將;有人覺得寶釵是鳩佔鵲巢,因此非要將她寫死了給黛玉騰地方不可,還要將金鎖也弄來給黛玉湊成金玉良緣;有人覺得寶玉沉浸在女兒世界中實在不應該,乾脆把寶玉變成了祿蠹。可以說是把脂硯齋鄙視的「近之小說」的毛病犯了個遍。為了彌補寶玉出家這一bug,有幾種續書,包括顧太清的《紅樓夢影》,甚至把僧道寫成了妖僧邪道,寫寶玉出家是被妖法迷惑。因此還是俞平伯他老人家說得對:「論續書底不可能。」續書這件事,原本就是吃力不討好嘛。像顧太清與歸鋤子,可以說是和曹雪芹擁有比較類似的成長環境,才能寫出大概差不多的文字風格,可說到思想高度,那就麻繩拎豆腐——別提了。這兩位好歹還比較寫實,最後也知道把書中一切繁華最後歸為大夢一場,貼合上黃粱(紅樓)一夢的暗示,語言風格也還明白曉暢,至於其他續書……看了之後,你會由衷地感激高鶚程偉元的。

「續書派」↑

「舊紅學」大體就是這些內容。下次我們聊以胡適為開山祖師的所謂「新紅學」

希望割裂的排版沒有影響大家完整的閱讀

(請不要打紅學社的假美工);

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孤鴻姐姐的紅學漫談系列!

以及 歡迎諸位看官打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名紅學社 的精彩文章:

TAG:未名紅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