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據說區塊鏈正在顛覆18大行業,第18個叫「你的行業」

據說區塊鏈正在顛覆18大行業,第18個叫「你的行業」

區塊鏈能這麼解釋嗎

?

A

區塊鏈項目=麻將?中國最早的區塊鏈項目,是四個礦工一組。其中一個礦工能最先從144個隨機數字中,碰撞出13個數字正確的哈希值,就可以獲得一起記賬權並得到激勵。由於分散式記賬需要得到其他幾個礦工的共識,每次記賬交易的時間,大約需要十幾分鐘。這個區塊鏈項目,就是——麻將。

B

區塊鏈項目=數據不能被更改?區塊鏈,如同一串由36顆珍珠組合的珍珠項鏈,每顆珍珠都有對應的固定位置。當你拿走其中一顆珍珠,另外35顆珍珠的位置都會發生變化,並以此類推。而你動過手腳的項鏈,同一批次可能有10000串,這會導致每顆珍珠都具有唯一性,不可更改,不可造假。得以確保每顆珍珠都具有唯一性和真實性的技術,就叫「區塊鏈」。

C

區塊鏈項目=App store?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種(一種錢,或如同一款APP),而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種底層技術(一種記帳本,或如同AppleStore應用商店)。

其實,不管如何解釋區塊鏈,不管你懂還是不懂區塊鏈,它就那麼真實地成為一種現象、一種思維,並毫不掩飾地改變著你所處的行業。

上周,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寧波校友聯絡處成立十周年暨換屆儀式上,復旦管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主任凌鴻教授開講《區塊鏈技術與應用挑戰》,以下是演講摘要,希望能帶大家進一步理解「區塊鏈」。

01

什麼是區塊鏈

似乎人人都在講「區塊鏈」。學者不講區塊鏈,不行;創新創業沒有區塊鏈,不行……區塊鏈就像鎚子,大家拿著鎚子找釘子。那麼,什麼是區塊鏈?

初步地解讀,區塊鏈是建立在集體管理數據的一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做到:

第一,參與者達成共識。就像打麻將,三缺一找一個人來,這個人一旦加入了打遊戲的話,應該符合遊戲的規則,這就是共識。在虛擬空間里,有了這個共識才會有運營保障。

第二,數據無法篡改。若要讓數據改動,必須是讓51%的人篡改,這很難達到。

第三,不被破壞。

所以區塊鏈是擅長構建信用體系,適用於缺少信任、公開、安全的電子交易場景。電子交易的場景是虛擬空間的場景,所以區塊鏈的誕生,不是為了解決我們的實體問題的,是在虛擬空間裡面的一個技術,解決虛擬空間的一種電子交易的場景。

國家工信部白皮書的解釋是:「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散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散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在今天,區塊鏈已經從一個技術術語上升到了系統,系統也就是類似的代幣體統。應用包括了特性的應用、場景設計、法規制定、思維導向,所以就有一種提法叫「區塊鏈思維」,強調它的信仰、宗教和理念。

02

18大行業正在被顛覆?

最近有一種說法,區塊鏈正在顛覆著18大行業。其中第18個叫「你的行業」,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行業,都要改變!

國際大公司都在嘗試區塊鏈應用。IBM做了一個超級賬本,德意志銀行、滙豐銀行、比利時聯合銀行、法國外貿銀行、荷蘭合作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和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等7家銀行參與。超級賬本做完了以後,這些銀行之間的轉帳是完全自由、不需要管理的。因為「無中心」,所以成本會大大下降。瑞銀集團和Clearmatics(倫敦的區塊鏈初創企業)牽頭的公用事業結算幣也是一種數字貨幣。我們還看到,淡馬錫、SBI集團、美銀美林和英特爾與一些行業巨頭(如WellsFargo和ING等)組成了R3區塊鏈聯盟。

中國的「大佬們」在做什麼?百度在2017年5月就做了一個百度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產品。今年1月,百度上線BaaS(區塊鏈即服務)區塊鏈開放平台,致力於幫助實體經濟通過區塊鏈技術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運轉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業普惠水平。騰訊在做區塊鏈項目時實驗的第一個內部落地的商業場景是微黃金,也是虛擬貨幣,並也發布了Baas。阿里巴巴引入區塊鏈技術做跨境電商,實現全流程跟蹤、可追溯;支付寶愛心捐贈平台也能做到善款來源可追溯。京東也在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防偽追溯平台,逐步通過聯盟鏈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零售的商品追溯與防偽。

各大企業都有興趣加入到區塊鏈當中,國內的有小米、蘇寧、華為、360、迅雷、萬達、網易等等。國外的摩根、英特爾、亞馬遜、微軟、軟銀等等巨頭也都在全力加速介入區塊鏈。網上也陸續出現星球基地、招財貓、萊茨狗、加密兔子、鏈客等花樣百出的產品。

區塊鏈狂潮的根源是利潤,它已經不是一個技術的問題了,更像是唐僧肉,在利益的面前誰都難以免俗。

03

區塊鏈的思維與運用設想

今天所有的區塊鏈應用都體現了區塊鏈分散式、去中心、安全可信的特性。

目前,區塊鏈的創新應用包括變革支付清算、數字貨幣應用於數字票據交易平台等。銀行的支付清算存在滯後、支付系統與對賬系統分離、多方清算、資金風險高、差錯等困難,引入區塊鏈技術後,數字貨幣和直接交易並用,使得每次交易都直接附帶相應金額的數字貨幣,通過智能合約等區塊鏈編程技術,在節點確認交易的同時就更改數字貨幣的歸屬方,從而實現交易與清算的同步;交易介面開放靈活;監管和第三方評測也變得極其容易追溯。

我們還可以看到,La』zooz公司正試圖使用區塊鏈的技術解決拼車的服務,沃爾瑪使用區塊鏈對食品進行結算,等等。

關於區塊鏈未來運用的設想:

第一,虛擬世界中個人的虛擬資產的控制權。比如,用了區塊鏈技術,你發表的論文,任何人都不能隨意獲取,必須有你的認可才能拿到。

第二,個人創造的知識產權的交易可以在區塊鏈環境下得到保障。

第三,實有財產的證券化、虛擬化的全民共同管理。

這個設想帶來了所有的區塊鏈的思維:區塊鏈是多種技術的集合體,不是一種產品;區塊鏈不是數據的革命,是信用的革命;區塊鏈傳遞的不是信息,是價值。區塊鏈的應用主要是業務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所以技術不重要,更多的是業務,當然這些業務要符合區塊鏈的價值體現。

區塊鏈在應用過程中也會面臨挑戰:

第一,區塊鏈基於完全的網路空間場景,所以在實體空間的應用,天生就有弱點,目前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傳輸到網路中去,需要有進一步的技術創新。

第二,全過程的數字化的處理,從發行,交易全部是數字化。

第三,區塊鏈的特性應該能極大地提升業務的價值。

第四,需要妥善解決與實體空間的衝突。

凌鴻教授關於「區塊鏈」的更多解讀:

教授簡介

凌鴻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統、智慧城市、電子商務、ERP、知識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旦管院 的精彩文章:

春日囤書指南·第二輯
大數據時代的隱私還能保護嗎?

TAG:復旦管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