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古代的油漆技術和漆器

中國古代的油漆技術和漆器

您也可以提前預約時間,直接攜帶藏品實物到我公司洽談,我司有專業人員接待。

漆之「春秋」

春秋時期(公元前八到五世紀)已經重視漆樹的栽培。《詩經·國風》中有「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唐風·山有樞》),「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鄘風·定之方中》)等句。《尚書·周書·顧命篇》有「漆仍幾」的話。春秋晚期精美的髹漆彩繪的幾、案、俎、鼓瑟、戈柄、鎮墓獸等,都有實物出土,為有關古代文獻記載提供了實物資料。

戰國漆器

戰國時期(公元前五到三世紀)已經設有官營的漆林,由專門官員掌管。《史記·老莊列傳》中說:「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嘗為漆園吏。」戰國時期的工匠還初步認識到漆膜對器物的防腐保護性能。《考工記》中說:「漆也者,以為受霜露也。」從兩周到戰國這段時間裡,用漆塗飾的車輛、兵器把柄、日用几案、盤、奩等以及樂器、棺掉等物都有大量出土。從出土實物分析,知道這時多用木胎、皮胎和夾紵胎(用麻布)等胎型。為了防腐,後來有些木建築和金屬器物表面也塗飾漆層,許多漆器上都繪有各種彩色花紋圖案。照明代制漆器藝人黃成的說法,「蓋取其堅牢干質,光彩於文也。」

從技術上來判斷,戰國時期一些漆器顯然是用幹性油加各色顏料配成的油彩來繪飾各種纖細的花紋圖案的。按油彩亮度比漆大,但是抗老化性不及漆。漆產量比油小,成本比油高。把幹性油作為稀釋劑填人漆中,既可改善性能,又可降低成本。把油和漆合用,正可取長補短,使物盡其用。就是近代也還是這樣。我國古代還發現用蛋清和密陀僧(氧化鉛)或土子(含二氧化錳)分別作為大漆和幹性油高聚物薄膜的催干劑。

戰國漆器彩繪中包括紅、黃、藍、白、果五色和各種複色,所用顫料大概是硃砂、石黃、雄黃、雌黃、紅土、白上等礦物性顏料和藍靛等植物性染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山居士 的精彩文章:

收藏紙幣品相為王,差一品價差百倍
中美貿易戰之後,文化產業發展方向

TAG:雲山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