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郭嘉被過度神化?錯!郭嘉若晚死兩年,曹操早已統一天下

郭嘉被過度神化?錯!郭嘉若晚死兩年,曹操早已統一天下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權謀家曹操(55)

主筆:江湖閑樂生

近日,電視劇《三國機密》正在熱播之中,前11集郭嘉一直沒露面,12集尾才登場,而對這個人物前期的鋪墊已經非常到位了,簡直就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雖然郭嘉才剛出場,但是令人瑟瑟發抖的人設已算是立住了,神乎其神,還從不犯錯,進城不到一天就打亂伏壽等人布置很久的計劃,好像真是有點被神化了。

但其實,《三國機密》並沒有神化郭嘉,在真正的歷史之中,郭嘉就是這麼厲害,甚至更厲害。如果他能晚死兩年,得以在赤壁之戰中為曹操出謀劃策,曹操早就統一天下了!

建安十三年,曹操被周瑜火燒赤壁,十餘萬荊州水師損失殆盡,曹操只得狼狽殺回江陵,卻發現剩下的兵馬,病的病,弱的弱,傷的傷,頹的頹,守城或可,進取是不可能了;事已至此,曹操只得借酒澆愁,連聲哭嘆:「郭奉孝若在,必能料敵機先,不使孤至此。」曹操這一嘆,讓在座的賈詡、程昱、荀攸等謀士都沉默不語,不知該如何勸慰。

在軍事行動中,戰略遠比戰術重要,特別是在亂世紛繁複雜的局勢之中,「先打誰後打誰,具體什麼時候打誰」這個戰略問題尤為重要。所以在一個軍事集團之中,除最高領袖決策人之外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戰略參謀。比如秦昭襄王的戰略參謀范雎,提出遠交近攻之戰略謀劃,奠定大秦帝國統一之基石;又如漢高祖之戰略參謀韓信,提出「漢中對策」,助劉邦先入關中再爭天下,五年楚漢相爭便造漢室四百年江山;再如東漢開國名將耿弇,同樣也是一個戰略參謀,他決策河北,定計南陽,為光武中興之業建立不朽功勛。而劉備在得到戰略參謀諸葛亮之前,也都是四處碰壁無所適從,直到諸葛亮提出「隆中對」,劉備的事業才有轉機;同樣孫權就是有了魯肅的』「榻上策」和周瑜的「時局論」,才得與曹操劉備爭雄天下,否則靠張昭那幫文士如何成事?

而曹操最重要的戰略參謀是誰呢?

正是郭嘉無疑。

總體來說,作為一個名將,曹操的軍事理論與戰術指揮能力強於其戰略能力,這就需要他的謀士集團幫他補強。而在曹操的謀士集團中,荀攸、程昱長於戰術,只有荀彧、郭嘉是戰略高手,而荀彧的才能又偏行政,真正能幫助曹操解決「先打誰後打誰,具體什麼時候打誰」這個戰略問題的,只有郭嘉。

公元197年,曹操討張綉新敗,又遭袁紹寫信羞辱,正是郭嘉在此關鍵時刻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說,勸曹操先討呂布,並派鍾繇穩定關中,再跟袁紹決戰,必勝!

公元198年,曹操征呂布,戰事持續了大半年,士兵疲敝,曹操準備放棄,又是郭嘉力勸曹操急攻,奠定勝局。

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劉備突然反叛,曹操欲自討之,諸將極力勸阻,又是郭嘉力挺曹操回師,將劉備打跑,為曹操避免了兩面受敵的窘境。。

公元203年,袁紹死後,二子反目,郭嘉又提出「急之則相保,緩之則爭心生」的戰略規劃,讓曹操悠著點兒不用急於進攻,從而輕而易舉地分別擊破了二袁。還有之後的征烏桓,也是郭嘉幫助曹操下的決策,雖然有些冒險,但終究是讓曹操再無後顧之憂了。

總之,曹操做事,殺伐決斷,但失之性急,所以就需要郭嘉這樣的深受信任、心細如塵、臨敵制變的超級智囊給他提供鞭辟入裡而絲絲入扣之全盤戰略計劃,並在黃蓋詐降、風向變化等細微末節上為曹操進行風險管控,這些都是曹操其他謀士做不到的。

有人說,曹操不是還有毒士賈詡嗎?確實,賈詡在曹操順江東下之前,是有勸過曹操,說:「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之安土樂業,則可不興師動眾,即江東稽服亦。」但賈詡這話,說了等於沒說,在這亂世之中,誰還相信「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鬼話,所以就連後世史家裴松之也說:「詡之此謀,未合當時之宜。於時韓遂、馬超之徒尚狼顧關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懷吳會,亦已明矣。彼荊州者,孫、劉之所必爭也。荊人服劉主之雄姿,憚孫權之武略,為日既久,何撫安之得行,稽服之可期?」

當此之時,若換做郭嘉在曹操身邊,必會詳細分析各方局勢,設身處地為曹操算清楚攻打孫劉的各種利與弊,助曹操完美決策。即便拿不下孫劉,也絕不會有赤壁大敗。

當然,這也不能怪賈詡參謀水平不行,畢竟這老鬼頭天生就是如此,世故圓滑,明哲保身,故謀事不能盡言,常常閃爍其詞,畢竟他不是曹操嫡系,非如此也不能身處高位而安享富貴到八十歲了。

可郭嘉不一樣,他在智謀上雖然不一定比賈詡高多少,但他年輕敢為,英姿勃勃,意氣風發,勇於任事。史書上說他「每月大義,發言盈庭「,無所不言,十分自信,這樣的戰略參謀對決策者才是幫助最大的。

事實上,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的戰術謀士也沒起到什麼作用。當初官渡之戰,程昱力勸曹操不要分兵守兗州,為曹操節省了寶貴的兵力;而荀攸更是獻計助曹操斬顏良、誅文丑,大挫袁軍銳氣;荀彧也在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多次為曹操分析局勢、加油打氣。然而到了赤壁之戰,曹軍大多數謀士突然就跟失蹤了一般,不獻一策,結果讓曹老闆以自己一人之頭腦,對抗劉備、孫權、周瑜、魯肅、諸葛亮之超強決策團隊,曹操也就理所當然的在一個錯誤的時間,打了一場錯誤的赤壁之戰,輸的一塌糊塗。

所以,曹操哭郭嘉,其本意就是間接地批評周圍的謀臣們,你們在關鍵時刻為什麼不能像郭奉孝那樣給孤出謀獻策呢?

看來,曹操為人,還是情商頗高的,他通過哭念郭嘉這種委婉的方式,提醒大家反思自己的行為,吸取經驗教訓,並給大家留了面子,這就是領導的藝術。

最後說一下曹操這強大的謀士團為何在赤壁之戰中如此不給力呢?

其一,赤壁與曹操以往的戰爭不同,是水戰,而荀攸程昱這些北方戰術參謀對水戰不了解,又因年紀大了不願學習,所以固步自封,從此漸漸淡出了曹魏的歷史舞台。

其二,曹操統一北方後威權漸大,侵浸皇權,荀氏叔侄乃與曹操政見不合,雙方已現裂痕;程昱又性情剛烈,因而得罪了不少人,還被誣告謀反,雖然有曹操護著他不曾被害,但他已心灰意冷,在赤壁之戰前夕便上交兵權,不太管事兒了;賈詡的情況則前文已述。事實上,就算這些謀士儘力儘力,但他們已年老體衰,魄力減退,與諸葛亮、周瑜、魯肅這些年富力強、幹勁十足的天縱英才還是沒得比啊!

看來,值此世代輪替之時,曹操的頂級人才庫,已開始落後於他的對手。

其實曹操後來也打過周瑜的主意,特意派名士蔣干前去遊說,可惜周瑜不從;並且也曾拉攏過太史慈,親自寫信給他,並於信件中暗夾中藥「當歸」,以為暗示,但太史慈也沒理會。到最後,曹操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找幾個他太不喜歡的人出來給自己謀事。

一個,就是河內司馬氏的優秀後輩,小烏龜司馬懿。要不是曹操真沒人,無論如何也不會他。具體原因,大家都懂的。

一個,就是漢宗室成員,光武帝劉秀子阜陵王劉延之後劉曄。其實以為個人意見,小劉也可當得上「算無遺策」四個字,其才能恐僅在郭嘉之下,而且他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活得長,一直活到了魏明帝曹睿時期。只可惜他身世不好,與劉協劉備劉表一家的,是漢朝宗室出身,雄主如曹操,尚能勉強「授曄以心腹之任」;心胸狹窄如曹丕者,就難以重用他了,每每不從其策。到了明帝時期,總算一度頗有熬出頭來的希望(「曄事明皇帝,又大見親重」),可惜最終還是被小人構陷,「遂發狂,出為大鴻臚,以憂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一場著名的消耗戰,歷時兩年,打的益州疲弊,打的曹魏力盡
這位名將,連破四王,威震羌胡,虎步關右,繼承了曹操少年時的夢想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