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收復情緒寶寶的「武林秘籍」

收復情緒寶寶的「武林秘籍」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將情商(簡稱EQ)定義為「擁有認知我們自己的感受以及他人感受的能力,從而促進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並且維繫與他人的良好關係」。能夠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通常情商都比較高。

俗話說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孩子的性格在十八個月的時候會完全形成,六歲之前是孩子情緒管理認知的黃金時期,更是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對今後的個性發展和品格培養都具有深遠影響。

情緒寶寶往往有如下特質:場景一:如果孩子一餓了馬上就要吃東西,在沒有得到之前就一直哭鬧;場景二: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愛生氣會將玩具進行摔打、甚至攻擊別人;場景三:商場里看中的玩具是一定要收入囊中的,如果不能如願就哭鬧不止,打滾撒潑;場景四:吃飯時候一定要看電視,百般阻撓的結果一定是以碗碎湯撒收場等諸如此類等等不勝枚舉。如果家有情緒寶寶,有些家長們的頭估計不是一般的大,不排除有些家庭正好是反過來的,很「佛系」的應對自如。

如果說孩子的世界是一個江湖,那麼每一位父母都應該深諳孩子世界裡的「武林秘籍」:

第一式:認識情緒之「六脈神劍」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發脾氣是種心理需求的表現。嬰幼兒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他們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與否的認識,不可能像成人那樣進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動的決定,都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儘管這些事物往往是對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因此,當寶寶遇到挫折或是不舒服的時候,很自然的就通過發脾氣來表達,或者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一是父母可以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引導寶寶表達自己的情緒及發現產生情緒的原因,提高孩子的情緒敏感度。二是可以通過鼓勵寶寶把不高興、不愉快的事件告訴父母或其他人來緩解心中的不愉快;三是採用轉移注意力的做法,用其他的遊戲或事物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待寶寶的情緒平復後再來討論。

第二式:洞察情緒之「獨孤九劍」

在物質橫欲的時代,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不免節節攀升,日常生活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們更是很少會教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對待情緒。

家長們需要做的是:可以利用遊戲、繪本或者周圍的人、事、物……來引導寶寶設想他人的情緒和想法。從別人的情緒反應中,讓寶寶逐漸領悟到積極情緒能讓自己和對方快樂,消極情緒會讓自己和對方造成痛苦這一概念

第三式:宣洩情緒之「降龍十八掌」

生理學研究表明:人在痛苦時流的眼淚中含有較多毒素,用淚水餵養小白鼠甚至會誘發癌症。孩子的生氣吼叫、發火等都是合理的情緒,需要一個合理宣洩的方式和途徑。

美國的一位育兒專家曾給出這樣的一個建議:在家裡的一個獨立空間中,規划出一個「發泄空間」,孩子們可以去那裡,尖叫、大罵、打牆壁。家長們在那裡準備枕頭、以及一些他們最愛的玩具,然後孩子們可以去那個地方發泄他們所有的憤怒情緒。當孩子們在「發泄空間」發泄之後,他們冷靜下來,然後再回到家庭環境中來。

第四式:控制情緒之「龍象波若功」

父母是孩子的模範,父母首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要把不良情緒帶給家庭和寶寶,在家庭中塑造出一種安全、溫馨、平和的環境。要培養寶寶樂觀地面對人生,父母首先對生活要有一種樂觀的態度。

其次就是要給予寶寶鼓勵和支持,幫助寶寶克服一些他自己難以克服的困難,多鼓勵和讚美孩子,教會寶寶以正確的態度和措施保持樂觀的情緒,增強獨立性和進取心。

學會這四式武林秘籍,慢慢你會發現,你收穫了一個懂事體貼的超級寶貝,因為,TA是你培養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楊紫穿超大號羽絨服似蠶寶寶 扎小辮自推行李露倦容
只需4步,治癒寶寶節後睡眠綜合症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