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史中最大之恥辱」:此戰傷亡率令人髮指,20個中國軍人換日軍一條命

「抗戰史中最大之恥辱」:此戰傷亡率令人髮指,20個中國軍人換日軍一條命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1941年5月,華北日軍以約10餘萬兵力,發動了對晉南中條山的圍攻。曾聲稱要「堅持山西,確保河防」的衛立煌部近18萬人,面對日軍進攻,「一經中間突破,各部皆陷於包圍零亂之中竟至不可收拾」。結果,日軍以近1比20的極小傷亡代價打敗了中條山地區的國民黨軍隊,給晉南抗戰帶來嚴重的困難,成為「抗戰史中最大之恥辱」。

戰役形勢圖

太原淪陷後不久,日軍繼而佔領了晉南長治。中國軍隊為了減少損失,不以扼守城鎮為目的,分散在晉南山地進行游擊作戰,建立了以中條山為依託的游擊根據地。中條山位於豫北晉南交界處,橫亘黃河北岸,東連太行山,西接呂梁山,瞰制豫北、晉西,屏蔽洛陽、潼關,是便於向華北進擊的要地。駐晉豫兩省的中國軍隊分由第1戰區衛立煌、第2戰區閻錫山統轄,由朱德率領的第18集團軍也編入第2戰區戰鬥序列。

前線的國軍將士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的二三年內,日軍不僅向八路軍各抗日根據地大舉進攻,對中條山地區也發動了10多次圍攻,企圖摧毀抗日根據地,肅清黃河北岸的中國軍隊,掃清南犯西進的障礙。由於中國軍隊的抗擊和配合,日軍始終未能得逞。駐守中條山地區的第1戰區衛立煌部近18萬人,與環繞中條山外圍4個師團日軍成對峙狀態。

1940年,由八路軍在華北發起的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原決定採取一切措施,「剿滅」佔領區內共產黨的日軍,在選定山西境內1941年度打擊目標時,則改變了主意,他們認為八路軍在進行了百團大戰以後,戰鬥力恢復得很慢,而衛立煌部在中條山地區則以眾多兵力,長期牽制著日軍4個師團,山西境內的閻錫山部隊又無意與衛立煌軍隊合作,戰鬥力也低,因此決定首先擊破晉南中國軍隊後,再全力對付八路軍。

中條山會戰

據此,日軍進行了部署和戰前準備。環繞中條山外圍與衛立煌部對峙的,是日本華北方面軍第1軍司令官筱冢率領的第25、第36、第37、第41師團,分布於豫北的沁陽、博愛及晉南的晉城、沁水、絳縣、聞喜、夏縣、安邑一線。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2016年版。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日本記者回憶南京大屠殺:俘虜一個個被刺落到了城外,感覺墜入了十八層地獄
義和團為何一定要趕走洋鬼子?此文說得最透徹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