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共和國「戰神」朱德的另一面:擅長題寫楹聯

共和國「戰神」朱德的另一面:擅長題寫楹聯

原標題:共和國「戰神」朱德的另一面:擅長題寫楹聯



戰爭年代,朱德頗具儒將風度,他注重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不僅喜歡寫作、書法、種植欣賞蘭花,愛觀賞戲劇,在戎馬倥傯領軍戰鬥之餘,還經常利用其豐厚的國學修養吟詩賦詞,尤其擅長題寫楹聯以言史寄懷、撫今述志,並為後人留下了頗多佳句。

是南來第一雄關,只有天在上頭,許壯士生還,將軍夜渡;


作西蜀千年屏障,會當秋登絕頂,看滇池月小,黔嶺雲低。


這一《題雪山關》之聯是1916年朱德任討袁護國軍團長時由滇入川,與護國軍總司令蔡鍔一起行軍,到了四川敘永縣雪山關時,二人合作的,極富軍旅特色。


四川敘永縣境內的雪山關,是四川、雲南、貴州三省交通要道,地勢險要,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1916年1月,為反對袁世凱倒行逆施,恢復帝制,蔡鍔率討袁護國軍行至雪山關時,他眼望雄關險道,心中有萬分感慨,於是口佔一上聯:是南來第一雄關,只有天在上頭,許壯士生還,將軍夜渡。


後來成為紅軍總司令的朱德當時正在蔡鍔部下任支隊長,他縱馬經過雪山關時,也心潮起伏,感慨萬分,聞知蔡鍔將軍所吟上聯後,當即對以下聯:作西蜀千年屏障,會當秋登絕頂,看滇池月小,黔嶺雲低。


蔡鍔和朱德合撰的這副雪山關對聯,可謂氣勢磅礴、感情熾烈的即興應對之作,抒發了蔡鍔和朱德的寬廣胸懷與護國壯志,充分表露了愛國將領叱吒風雲、討袁必勝的信念和英雄氣概,氣度非凡。後人將這副對聯鐫刻於雪山關南門之上,成為感人至深的山川名勝佳聯,特別引人注目。


當年,朱德隨蔡鍔護國討袁入川時,還為滇軍軍界舞台撰寫了一聯:


大英雄惟有上台難,對兩朝絲管,五族旌旄,如此江山,更有何人偷生,自打收場鼓;

好歌舞莫教稱頌錯,看北帝披猖,南呼革命,這般局面,仍余我輩入蜀,重麾破陣旗。


這一對聯是朱德的心理寫照,為了「五族旌旄」和「如此江山」,朱德上馬英勇殺敵,不願「自打收場鼓」;下馬漫步梨園,仍不忘「南呼革命」「重麾破陣旗」。


1918年,朱德為瀘縣黃家祠堂撰寫過一副戲聯:


登場時著眼爭觀,任伊千種形容,終嫌他假裝作道學風流,未免幾分牽強態;


卸裝後留心細看,換卻一番面目,須認得果真的忠臣孝子,原來都是等閑人。

這一副對聯寫得幽默詼諧,調侃逗樂,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渾然一體,自然得體,讀後使人心情愉悅,耳目一新,回味無窮。


同年,朱德又給瀘縣雲錦區白雲崖寺戲台撰聯:


萬口肆譏評,想當時炙手絕倫,譜入傳奇,由他說短論長,才知道死後聲名到者般樣;


滿腔皆勸戒,看兒輩裝眉做臉,追思往事,不過逢場作戲,趁早把生前幻相作如是觀。

另外,朱德在江安視察期間,為江安縣城望江樓撰寫了一聯:


回首萬重山,岷峨到此將千里;


舉頭三百尺,江水南來第一樓。


上聯以「回首」二字,含蓄地表達了千里江山之美;下聯以「舉頭」二字,直接地描述了凌空江樓之秀。撰聯手法新穎凝練,既巧妙地道出了遠近風景的特色,又使聯妙趣橫生,引人入勝,浮想聯翩。


1926年秋天,朱德奉命入川爭取楊森部率軍北伐。他從武漢溯江而上抵達楊森駐地萬縣。不久,他因公去成都便抽空拜謁了武侯祠這一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迹。並且即興撰寫一聯:


千古文筆出師表,


一腔忠義八陣圖。


該聯引典自然,構思巧妙,字詞鏗鏘,擲地有聲。以諸葛亮的千古絕唱《出師表》和防禦東吳入侵在長江北岸白帝城魚腹渡設置的八陣圖,來謳歌諸葛亮一生輔佐蜀漢、文韜武略、忠貞義烈的氣節與恢宏膽識。(摘自《人民政協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文摘 的精彩文章: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哪些?總有一款適合你
人們為什麼關注宋史?

TAG:世紀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