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提升道德循大道——「班會教育」材料

提升道德循大道——「班會教育」材料

提升道德循大道

文/陶旗學

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道德」一詞出自老子筆下,他在《道德經》中寫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德、王道。不過,「道德」作為一個合成詞,始於荀子。他在《勸學》中說:「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意思是「所以學習學到明禮的程度才停止,這就是道德的極致。」這句話至少有三層意思:一、學習是為了明禮;二,明禮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層次;三、學習是為通過明禮,將我們的道德修養提升到最高層次。

荀子真是一語道破學習的根本。學習,最根本的,或者說,位於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國家教育前沿的,就是要學會做人。春秋時代,戰亂頻仍。當時,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克己復禮」。雖然他所說的那個「禮」,指的是當時的周禮,但卻為每個時代,奠定下道德教育之基礎。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就是道德,就是有禮。教育過程中,我喜歡講「三成」:成人,成才,成事。其中,成人是第一位的,不成人,無道德,沒禮貌,想成才,想成事,談何容易!現在有一些學生,學習不好,看似與成人沒有關係,但仔細想想,關係很大。比如聽課,懂禮貌、講道德的學生,他們知道不能走神,不能睡覺,不能說小話,不能做小動作,因為要尊重老師勞動。他們很認真,很專註,很用心,很聚精會神。這樣,學習怎會不好?而一些沒有禮貌、不講道德的學生,老師講課時,他們該走神走神,該說話說話,該睡覺睡覺,該玩耍玩耍。有甚於此的,手機遊戲,打牌下棋。更為甚者,擾亂課堂,公然與老師對抗。這樣的學生,又怎麼能搞好學習呢!

所以,教育,一等一的事情,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做人,一等一的事情,是要做一個懂禮貌、守道德的人!

那麼,什麼是道德?道德是人類社會中,用以調整人們之間利益關係、規範人們各方面言行的、具有指導作用和約束力量的根本性原則。道德,它不是伴隨人類誕生而誕生的,而是在人類社會生活進程中,逐步形成的。人類在非常弱小的時候,利益分配應該是相對公平的。但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逐漸出現利益分配不公的現象。為了制衡利益分配,族群開始提出一些方法,用以規範利益分配。慢慢地,又制定出一些方法,來指導和約束個人言行。經過時間和實踐的檢驗與洗禮,很多方法約定成俗,融入到人們的血脈、思想、言行和族群文化中,成為不言自遵的種種原則。這,便是人類最初的道德。

可能有些同學會問,我們現在還沒有參與社會利益分配,為什麼我們要加強修養、提升道德呢?如果你有這種想法,你錯了,真的,而且錯得很遠。就個人而言,道德能夠提升我們的素質。什麼是素質?素質是後天形成的一種生活習慣。素質雖然帶個「素」字,但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後天的修鍊和提升。要說,種子是應該能夠結出果實的,但從發芽到成熟得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需要很多東西,風,水,光,肥,等等。可是,如果種子「素質」不高,不能適應一種東西,比如水太少,或者肥太多,它都無法結出果實。要說,花是能夠綻放絢麗、散發芬芳的,但有的花卻未能如此,也是因為「素質」有短板。道德還能夠讓我們保有尊嚴。人生有多種境界,繁華是一種境界,樸素也是一種境界,服飾簡樸,不穿金,不戴銀,哪怕稍顯貧寒,但卻踏踏實實學習,沒人會嘲諷他。可是,如果他不講道德,別的同學在聚精會神學習,他卻在旁邊說話甚至搗亂。即便他食精膾細,衣履華貴,但仍會受到老師批評,大家譴責。這樣的學生,又怎麼能夠保全自己的尊嚴呢?就社會而言,道德能夠維持社會秩序。比如走路,有道德的人,懂得正理賓士,講個先來後到,魚貫而行,保持井然有序。可是,無道德的人,才不管這些。他不僅橫行,攪亂別人正常行進;而且還霸道,霸住道路,不讓別人通行。這樣的人,萬里有一,就會擾亂社會公理良序。道德能夠凈化社會風氣。一個有道德的人,就像芬芳的玫瑰,不僅芳香自己,還能芳香別人。社會中,人人都講道德,風氣一定會純凈,就像萬事萬物都不污染空氣,空氣會很清凈一樣。偷竊是不道德的,老鼠是偷竊高手,更不道德。何況它還帶有病菌。所以人們痛恨它,因為常常「一個老鼠兌壞一鍋湯」。道德能夠和美人類社會。一天,孔融父親的朋友帶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先挑個最小的,把其餘的梨子按照長幼分給兄弟。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梨。」父親聽後,說:「弟弟比你還小哇。」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應該讓著他。」大家想想,在利益分配上,如果我們都能像孔融那樣,大利讓人,結果會如何?我想,人類社會一定會很和美,形成「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和諧局面!

正因為如此,我們要注重修養,提升道德。道德涉及到利益分配、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提升道德的路徑也很多。我覺得,主要有四條路好走。一、提升道德要學好傳統。道德來自歷史傳統。研究傳統道德,我們才能有區分地對待和傳承道德。傳統道德一如穀物,有的在時光考驗中變質腐爛,有的在歷史洞藏中提純芬芳。變質腐爛的,要淘汰;提純芬芳的,要弘揚!二、提升道德要研習當代。傳統道德只有適應時代精神,才具有生命力。我們需要忠誠,但我們不必膜拜神靈;我們需要孝順,但我們不必卧冰求鯉;我們需要勤奮,但我們不必懸樑刺股;我們需要兼善,但我們不必獨窮其身。時世在變,道德也會變,道德修養也必須適應當代需要。三、提升道德要改良習慣。人的習慣有好有壞,好習慣要淬鍊,壞習慣要棄絕。《了凡四訓》告誡人們,要想「遷善」,首先得「改過」。一個人,一邊做善事,一邊作惡孽,他的道德無論如何也提升不了。四、提升道德要嚴於律己。嚴於律己,就是自己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要做到嘴有德,手有信,腿有矩,能說的話才說,該拿的東西才拿,能去的地方才去。如此,我們的道德修養一定會提升!

同學們,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口越來越多,利益分配和人的思想言行也越來越複雜。這就更需要道德發揮指導作用和約束力量。我希望大家都能夠遵循大道,提升道德,一生修道德心,養道德情,育道德思,行道德義,說道德話,做道德事。讓自己人生絢爛,天地流芳!

謝謝!

(中國陶瓷:河南省固始慈濟高中語文高級教師,河南省作協會員)

長按此二維碼識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一片瓦 的精彩文章:

詩意人生最體面——「班會教育」材料

TAG:紅塵一片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