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孤獨。」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孤獨。」




文 | 十三姨


圖 | 來自網路



我怕即使自己死在這裡,


變得只剩一堆白骨,


又有多少人會打電話來,


我都不知道。

——《無緣社會》




在一個10平米左右的住房裡,蝸居著七個老人。




74歲的王甘德,和他的六個房客。他們都是六七十歲的孤寡老人,其中有兩個棒棒,兩個賣糖葫蘆,兩個拾荒。




人均不足2平米,說是住房,更像一間青年旅舍。




屋裡塞著上下鋪,6個木板搭成的小床,一個挨著一個,緊貼牆和窗戶,過道只夠一人通過。




這裡毗鄰繁華,透過油膩污濁的玻璃窗,能瞅見筷子般密不透風的高樓大廈。一公里外,是重慶市地標建築解放碑。




就是這樣一個逼仄的地方,他們中最長的,竟住了十年。



原因只有一個:


「這裡好的是有人照屋,進來有人說話。」 




?

?



對於他們而言,最受折磨的也許不是病痛,而是孤獨。









「如果不是他們,我已經死了」




74歲的王甘德,是這間房子的房主。




和其他孤寡的租客不同,他有一個兒子,卻比沒有還不如。



兒子把他視為仇人,雖然住的很近,但即使在王甘德生病的時候,也根本叫不應。




?

?



去年十月,他的愛人也因病去世了。



他說,愛人在時,還好些,愛人死了就沒人了,孤人一個,沒人說話,也沒人照顧,沒意思。




一個人活著,實在太難熬了,自己生著病,葯也壓不住。




他向那些租客收著每月150元的房租,包水電,而他真正賴以生存的,並不是金錢,也不是藥劑。



而是這些聊以慰藉的熱鬧,支持著他活到了現在。




?

?



每天清晨,那些租客都會外出打工,拾荒,做棒棒,或者賣糖葫蘆。




剩下王甘德一人在家裡,白天對他而言,太漫長了。




?

?



租客李志安,60歲,職業是棒棒。




?

?



瞎了一隻眼,身高不到1米5,天天穿的皮夾克搭住了膝蓋,看起來像個滑稽的「小矮人」。常年負重形成的「筲箕背」,讓他更顯土氣。




因為要價明顯低於市場價,與街邊等活的「野棒棒兒」相比,他不算潦倒。




「瞎子吶,一年掙十幾萬!」房客們常開瞎子的玩笑。




雖然生活過的還算不錯,卻還是在這個小屋子裡住了三年,並早已把它當成了家。




孤獨了大半輩子,還是想要有幾個說話的人啊。




?

?



其他租客也都跟瞎子一樣,把這個巴掌大的小屋當成了自己的家,相互關照,抱團取暖。




?

?



如果有一天王甘德走了,這個家就散了,他們不能在這個地方住下去,又變回了那個獨身漂泊的人。




他們想到了敬老院,同時,也想到了死亡。







他們能留下的,太少了,能帶走的,只有孤獨。










我想,此刻的你,無法不同情他們孤苦無依的晚年。




你會憤怒,為著他們不顧親情、冷漠如路人的子女,你會憐憫,為著這些孤獨到幾乎沒有尊嚴的獨居老人。




你會想到因為自己的忙碌或者偷懶而許久沒有看望過的爸爸媽媽,和遠在老家的爺爺奶奶,想到他們獨自在家中守望,心生虧欠。




但是這個時候,有一點,你可能已經無視了。




孤獨,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而你正飽含深情同情與憐憫的,極有可能,就是你自己。




許多人年紀輕輕,卻早已成了飽受孤獨折磨的「空巢老人」。




還記得微博上曾經有這樣一個測試:

獨居是什麼體驗?




?

?


而回答這個問題的大部分人,不是老年人,而是與我們年齡相差無幾的朋友們。




獨居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呢?




@xiUxIuXiu森:

你回到家,喝水、拖地、洗澡、洗衣服、看完一本書,你一句話都沒有說。 現在,衣服洗完了,你準備晾衣服,你試著跟自己說句話,你說:「我晾衣服咯。」沒有人回應你。 然後,你又回到沉默區域,這樣的沉默一直要持續到明天上午九點,這十二個小時里,你對這個世界沒有貢獻任何聲音。




@AdamEve-SeeU:

如果一個人住,千萬不要在下午時睡午覺,一覺睡到六七點等你一睜開眼,看著朦朧黑黑的天空,看著空蕩的房間,會有一種被全世界遺棄的感覺,孤獨在那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PDD的正經女粉絲兒:

不斷地發朋友圈,努力讓自己不那麼寂寞。




@被大海遺棄的小島:

會把電視機開得很大聲,才會安心睡著。




@嘴甜奶大:

如果哪天沒帶鑰匙,真的會絕望。




@ZAZAZAQY-:

叫了外賣後,不敢去洗澡。




@陳逞承:

不敢生病。


?



???


一個人出門,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連遇到開心的事,都只能自己跟自己分享,說句難聽的,當你下班之後,回到一個人住的出租房裡,突然死了,都沒人知道。










也許孤獨是每個人必然擁有過的體驗,但不得不承認,有的時候,孤獨,對很多人而言,真的比死亡更可怕。




在日語里,就有這樣一個詞——

「孤獨死(Kodokushi)」。




讓我知道這個詞的,是日本一部叫做

《無緣社會》

的紀錄片。




無緣社會:沒有關聯的社會、各不相關的社會。




所謂「無緣」是指人正失去三大「緣分」:社緣、血緣、地緣。




「社緣」是指工作與人際關係的連結;「血緣」是指與親戚的關係;「地緣」則是指與故鄉的相聯。




這部片子記錄了許多與家庭和社會失去聯繫孤立生存著的人們,他們原本過著極為尋常的生活,卻一點一點地與社會失去關聯,開始獨自生活,最終孤獨終老的逝去。




深陷這個怪圈的群體大部分是老年人,但仍有許多壯年,甚至是擔負希望的年輕人群體。他們與事業無緣,生活大多不幸福,缺少關愛,沒有朋友,與家庭關係淡漠破裂,甚至想到死後無葬身之地。




孤獨,寂寞,是他們的標籤。




(40歲,男)


我四十多歲了,沒有工作,一個人在家


每天的一分一秒都生不如死


?

?



(27歲,女)


苦悶的夜晚我就會打電話


即使沒有人接聽


光聽到那提示音


也讓我覺得好像和別人有了聯繫





(79歲,女)


她害怕自己再次生病下不了床


出不了門,


為了以防萬一


冰箱里總是準備著三個月的食物


?

?



每個人都很渺小,渺小到沒有存在感。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孤獨。




而比孤獨更可怕的,是內心的無力,無力去面對,更無力去改變。




曾經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一個23歲的小伙,神志正常,四肢健全,卻把自己活活餓死在家中。




他懶於社交,懶得工作,衣服穿髒了就扔掉,再換一件,到後來身上的衣服都散發惡臭。




他甚至懶得吃飯,村裡人給他的肉、菜,掛在屋檐上變臭了,也不燒來吃,除非餓到極點,他再出門要飯吃。為了取暖,把家裡能燒的東西都順手燒了,連床也被他燒了。




除了吃喝拉撒,他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睡。




沒有人再願意與他交往,任由他自生自滅。




終於在一個冬天的深夜,獨自在家中死去了。




原來這個世上真的有一種死法,叫

「孤獨至死」






假使他能稍許振作,擺脫現狀,那會不會又是另一種結局?




三毛說:這世上哪個不是孤獨的來?又孤獨的死?




無可置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我們卻可以選擇生活的狀態,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親近家人,豐富自己,讓內心變得強大,而不是被寂寞吞噬,惡性循環。




住10平米小屋的7個老人,尚且知道通過抱團取暖消解孤獨。




那麼你呢,為何不鼓起勇氣,向這個世界敞開心扉呢?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


大家應該相互微笑


摟摟抱抱 這樣就好


———張楚《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那些被拐賣的女生下場有多慘?
Athleisure!恰到好處的時髦度,才是春季的穿搭靈魂

TAG:首席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