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二戰後美國為何保留天皇?又為何選擇裕仁天皇

二戰後美國為何保留天皇?又為何選擇裕仁天皇

1945年8月15日,日本軍國主義者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作為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發動者和主要決策者,戰爭的最大戰犯裕仁天皇卻沒有出現在戰後的遠東軍事法庭上,並且日本的天皇制在戰後還得以保留。

二戰後美國為何保留天皇?又為何選擇裕仁天皇

(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網路圖)

眾所周知,美國是處理戰後對日問題的主導國家,那麼美國為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呢?又為什麼選擇裕仁天皇?

早在1943年8月,美國的約瑟夫·塞·格魯和尤金·霍·杜曼就向政府提出了保留日本天皇制的主張,他們指出:如果盟國採取嚴厲態度,主張廢除天皇制,那麼日本人就會為天皇而誓死戰鬥到底,因為日本國民對天皇制有著一種宗教式的崇拜,這將會在戰場上給美國帶來巨大損失。

1945年2月至6月,經過四個多月激戰的美軍終於奪取了硫磺、沖繩二島,但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當時,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尚有690萬軍隊,其中的257萬駐紮在日本本土防守。美國政府認識到,如果日本誓死不降,美軍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去攻佔日本,而這將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格魯和杜曼的言論逐漸引起高層的重視。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布了《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儘管為了平衡反對派的壓力,刪去了格魯所寫草案中「該政府如能確立不復活軍國主義的政策,則可保留君主立憲制」的表述,但正如7月30日為避免日本人誤解,由美國國務院作出的解釋那樣:「因為沒有明確說明要天皇下台,所以有保存天皇的設想。」美國政府想保存天皇制的意圖徹底挑明。

不過,讓美國人想不到的是:二戰結束後,日本皇室就在美軍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幕多位「天皇」爭奪皇位的大戲。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但在歷史上,關於天皇的正統問題曾出現多次激烈的紛爭。

二戰後美國為何保留天皇?又為何選擇裕仁天皇

(麥克阿瑟和裕仁天皇。網路圖)

這得從公元13世紀末期說起,那時日本皇室內部分裂成兩大派別,即以後深草天皇為首的持明院派和以龜山天皇為首的大覺寺派。當時三大神器(鏡、玉、劍)在南朝手中,後來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致函南朝後龜山天皇,要求南北朝統一,條件是將象徵皇權的三神器和皇位讓給北朝,今後皇位由皇室兩派交替繼承。南北朝統一後,足利義滿卻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後龜山天皇大呼上當。1410年,後龜山天皇逃出京都重建南朝,史稱後南朝。為重奪皇位,南朝天皇的子孫不斷進行鬥爭,持續了一個世紀左右,無奈大勢已去,於事無補。此後,日本天皇均出自北朝天皇后裔。

1945年9月,南朝直系天皇子孫熊澤寬道給麥克阿瑟遞交了一份陳情書,他專門派軍官赴名古屋探訪熊澤。此事引起日本國內輿論一片嘩然,日本皇室極為緊張,害怕美軍用熊澤替換當時的天皇裕仁。

不久,熊澤的三個親戚也不甘落後,加入了爭奪皇位的行列。日本各地又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了十幾位「天皇」,如愛知縣的「外村天皇」和「三浦天皇」、鹿兒島縣的「長濱天皇」、新澙縣的「佐渡天皇」、高知縣的「橫倉天皇」……他們均稱自己才是正統天皇,將這場爭奪皇位的大戲推向了高潮。

二戰後美國為何保留天皇?又為何選擇裕仁天皇

(尷尬面對戰爭遺孤的裕仁天皇。網路圖)

27日,裕仁親自登門拜訪麥克阿瑟,會見結束後,麥克阿瑟立即致電杜魯門總統,建議美國政府「不能把裕仁作為戰犯逮捕」。在麥克阿瑟的積極活動下,美國政府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1946年元旦,裕仁天皇在美軍施壓下發布《人格宣言》,第一次向全國申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

「熊澤天皇」當然不甘心,他到處宣傳「裕仁是偽天子」,「發動侵略戰爭、篡奪南朝皇位是北朝的殘暴本性」。還將裕仁告上東京地方法院,但被法院以「天皇不受司法約束」為由駁回。1966年5月11日,熊澤寬道病逝,終年76歲。日本天皇終歸裕仁。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從卧冰求鯉看二十四孝, 解析這些不可思議的故事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鞋帶老是鬆開?原因找到了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