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赫魯曉夫下台為何沒成為中蘇關係改善的轉折點?祝酒事件加深交惡

赫魯曉夫下台為何沒成為中蘇關係改善的轉折點?祝酒事件加深交惡

文|黃金生

1964年10月16日,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做最後一次綵排,觀看完演出後,周恩來給全體演職員講話時先提醒站在合影階梯上的演職員們聽後不要跳躍,然後說,告訴大家兩個好消息,第一,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二,赫魯曉夫下台了。現在,中央領導到樓上開會,研究國際國內形勢,我也要上樓參加會議,大家要把節目排練得更好,用實際行動向黨中央彙報。

這兩個消息後來被概括為「原子彈送瘟神」,但中共高層很快就冷靜下來,因為對蘇聯新領導人的對華政策還不了解。毛澤東、周恩來等決定利用此契機改善與蘇聯共產黨的關係,爭取扭轉中蘇關係惡化趨勢。黨中央決定,由周恩來率黨政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祝賀十月革命勝利47周年,探一探勃列日涅夫對華政策是否會有改變,是否能夠改變兩黨兩國關係的高度緊張和嚴重對峙。

赫魯曉夫下台為何沒成為中蘇關係改善的轉折點?祝酒事件加深交惡

1964 年,周恩來訪問莫斯科,參加祝賀十月革命47 周年時的照片

蘇聯黨政高層也認為中蘇關係的緊張與赫魯曉夫的個人行事風格極有關係,許多人都認為,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根源在於赫魯曉夫的魯莽無禮。勃列日涅夫也指示蘇共相關部門給予中共代表團足夠隆重的禮遇,但在宴會上,卻發生了「祝酒事件」。

11月7日晚,在克里姆林宮舉行國慶招待會,席間,中國代表團的賀龍和蘇聯的崔可夫正在交談,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突然走過來對賀龍說,我們已經把赫魯曉夫搞掉了,你們也把毛澤東搞掉吧,這樣我們就能夠友好起來了。周恩來了解此事後立刻向蘇共中央提出嚴重抗議,勃列日涅夫向中國方面表達了正式歉意,並說馬利諾夫斯基是「酒後失言」。中共中央認為這是一個干涉中國內政的嚴重事件,在指示中國黨政代表團提出抗議的同時,譴責蘇共新領導破壞團結、繼續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主義,同時在與蘇共領導會談時絕口不談召開國際會議和籌備會議的問題。隨後,在11月9日和11日舉行的兩次會談中,中方當面拒絕蘇共關於停止公開論戰、召開國際會議的建議;而蘇聯方面也重申蘇共二十大以來歷次大會所提出並在黨綱中固定下來的總路線是不可動搖的。雙方立場相去甚遠,談判不歡而散。在談判無果的情況下,周恩來決定率領黨政代表團提前回國。這樣,赫魯曉夫的下台並沒有成為中蘇關係改善的轉折點,相反中蘇敵意進一步加深了。

1965年2月,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在訪問越南和朝鮮途中,先後兩次在北京停留,周恩來、陳毅與其進行了會談,毛澤東也接見了他,但由於雙方都堅持各自立場,均無助於兩黨兩國關係的好轉。1965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中國強烈反對的情況下,強行召集以集體譴責中共為目標的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的籌備會,標誌著國際共運的全面破裂。1966年3月,中共拒絕參加蘇共二十三大。以後,蘇聯向中蘇邊境不斷增兵,製造軍事威脅,頻頻挑起邊境事端,兩國關係從盟友走向敵對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羅馬角鬥士有哪些級別?最危險的時刻卻是勝利之時
茫茫南與北,道直事難諧:李白失敗的第一次求官之行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