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鳳縣,人稱「酒鋪第一廚」的廚師,曾給唐玄宗做了一道鳳椒宴,被贊「仙丹靈藥」~

在鳳縣,人稱「酒鋪第一廚」的廚師,曾給唐玄宗做了一道鳳椒宴,被贊「仙丹靈藥」~

鳳縣宣傳:

【鳳縣最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鳳縣宣傳---中共鳳縣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權威、全面、詳細、及時的發布鳳縣新聞資訊,傳遞群眾心聲,密切黨群聯繫,記錄發展進程!每天奉獻美文美圖美聲音,陪你學習陪你樂。關注我們妥妥的沒錯!

這個傳說不僅富有傳說的傳奇色彩,而且有據可查。

新《鳳縣誌》大事記唐代一節中有載:「武德元年(618),改河池郡為鳳州,轄梁泉、黃花、兩當、河池4縣。……天寶元年(724)復改鳳州為河池郡。十五年(756),安祿山叛,玄宗南逃,六月下旬駐草涼樓(驛),二十九日到河池郡所。後,劍南節度副使崔圓迎駕入蜀。」

話說公元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自范陽率兵南下,很快就攻佔了洛陽,自稱大燕皇帝。第二年,唐軍在潼關潰敗,安祿山便長驅直入長安。唐玄宗匆忙決定南逃,到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四川棲身。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隨行的將士在憤怒中殺死了楊國忠,又逼使唐玄宗絞殺楊貴妃。

那時,河池郡(鳳州)為通蜀的必經之地,路雖難行,但由於地處大唐南北地域和氣候的「界碑」之地,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雖是六月天氣,但處處林木茂盛、清泉叮咚,瀑布江流如畫,椒香果香四溢,又少了關中長安的酷熱,真是一處消夏避暑的寶地。然而,痛失愛妃,又使李唐江山在自已手中被叛所亂動搖的唐玄宗卻怎麼也打不起精神,終日鬱鬱寡歡,自感百病纏身。由於病體沉重,只好在草涼驛歇息了一日,才又啟程到了河池郡。在郡府置地,唐玄宗雖有龐大的勤王隊伍和貼身太監們及當地官員的周密侍奉護衛,並陪同遊覽了郡府所在地的棲鳳湖和豆積山,每日的御膳還置豐盛。可唐玄宗的病情仍然未見轉輕,但為了早日到達目的地,唐玄宗一行經幾日休息後又繼續南行。然而,僅離開郡府翻越鳳嶺,沿連雲棧道來到距郡府約四五十里之遙的酒鋪村時,玄宗更覺龍體沉重,又加陣陣腹痛,連隨行御醫也束手無策,不得不停止前行。

終日守著皇上的太監深知,由於多日來皇上心病沉重,不思飲食,早間出發前儘管準備了豐盛的御膳,但皇上仍是沒有一點兒胃口。所以,剛一落攆,太監便傳來村上主事的人,讓儘快找來當地廚藝出眾的廚師,準備御膳。

那時,這深山野凹之地,哪有皇上太監眼裡的高級廚師?充其量只有宮廷里不曾見過的善以當地土產烹制獨具風味菜肴小吃的高手而己,好在太監隨從們正有個給主子獻上一頓當地風味的御膳,以取悅皇上的想法。村上主事者找來的便是一位自幼生活在深山,慣長以當地生長的木耳、蘑菇、岩韭、党參、黃芪、當歸等等製作菜肴,以六月花椒作為調味品,製作的菜肴不僅可以充饑,且能健身治病的廚師,當地人還給了他一個 「酒鋪第一廚」的雅號,這位從未經見過達官顯貴享用的那些「洋玩藝」,也從未想過能為皇上做「御膳」的廚師索性尋思道:也許是皇帝吃膩了山珍海味,有意要品嘗一下咱山裡頭的風味呢!便隨手從廚房後的花椒樹上摘了些許已經成熟的六月鮮椒放入菜肴之中。

誰知用畢御膳後,廚師還未清理完廚房,就聽屋外傳來「傳──廚──師──見──駕──」的傳喚之聲。

原來,這位廚師做的御膳雖然並不比河池府的豐盛,但呈到唐玄宗面前,卻使玄宗胃口大開,用罷御膳,唐玄宗先是肚痛煙消雲散而去,接著,淤積胸中的悶氣明顯消解,精神也大為好轉,頓時龍顏大悅,讓快快將廚傳來。

廚師見了玄宗皇帝,剛剛跪拜,就聽皇帝語氣溫和地問道:「不必拘禮,快快平身!近些日子,朕身一直欠安,不知你為朕做的飯菜中放了何物,使朕頓覺諸病全除?」

廚師這才明白傳己見駕的原委,急忙回答道:「萬歲,也許是因小民在菜肴之中放了咱們這一帶滿山遍野生長的六月椒……」

「什麼?六月椒?此物難道是仙丹靈藥?」還不等廚師的話落,唐玄宗便接住話頭追問道。

廚師便又答道:「回稟萬歲,花椒雖多處都有,可咱這兒的六月花椒卻與眾不同,它不僅獨具雙耳,用於佐料,不但能使肉菜鮮美,且有去腥、殺菌功能。用於中藥,又有溫中散寒、暖胃除風、消滿解脹、化痰止咳、破血通經、止痛等功效,更有殺蟲、除菌、消毒止癢的功能,我們這山大溝深缺醫少葯的地方常常用它治病,做飯菜使上它百利而無一害。」

玄宗一聽更是龍顏大悅,急命貼身太監將自已的一件紅袍賜予廚師,以謝其救駕之功。又心想:莫非是這古道山村處有神仙顯靈,不僅使朕龍體得安,不日又可平息叛賊?何不趁熱打鐵,在此感激神靈,上香許願。想到這裡,當即問廚師道:「你們這裡可有顯聖的神廟?」

廚師回道:「稟萬歲,我們村旁的桃花嶺正有一個關公廟,終日香火旺盛。」

關公,名羽,字雲長,三國時期的蜀國大將,以其「忠、義、仁、勇」的形象而名揚四海,自隋以來便越來越成為影響頗大的人神,不少地方都建有他的神廟,安史之亂,更使唐玄宗對關公崇信培加。唐玄宗立刻讓廚師當嚮導,吩咐隨行太監、護衛一行人等浩浩蕩蕩朝桃花嶺而去。

由於龍體轉安,心情舒暢,唐玄宗更覺這裡山青水秀,景緻非凡;於是,他將廚師叫到自已身邊,一邊前行,一邊請廚師介紹這方故道之地的風情。這廚師便抓住時機向玄宗一行敘說起「神仙娘娘灑降鳳椒普救眾生」的傳說,又指著村前不遠處的霸王山,說起「霸王山和白皮松」的傳說,使玄宗皇帝更產生了對這方山野故道之地的好感。來到桃花嶺上,又見山嶺之上桃林碩果搖枝,百草滴翠,掩映於林木之中的關公廟果然香火甚旺。玄宗一行急忙虔誠之至地走進廟內上香、跪拜,再三祈求這位神武的關聖儘快顯靈,以平息叛亂,維護李唐江山和自己的皇權永固。進香許願畢,唐玄宗又欣然提筆,為關公留下幅楹聯。

其上聯為:救國救民同登福地

對於下聯則在當地有著不同的傳說,一說為「再造盛世剿賊平叛」,又一說是「剿賊平叛除奸復國」。不過其意卻頗為一致,就是抒發唐玄發誓剿滅安史之亂的決心。

據說正是因唐玄宗賜予當地廚師的那件紅袍,鳳縣六月花椒便從此有了「大紅袍」這一雅號。後來,當地人又將玄宗親筆提寫的楹聯製成金字匾聯,懸掛在桃花嶺的關公廟上。由於關公漢封侯,宋封王,清順治九年(1652)又被謚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其職責和功能隨著崇信的不斷升溫,武聖人、武財神、佛教護法伽藍、道教伏魔天尊、百姓護佑神等等的稱謂有增無減,當年的關公廟後來又改名為關帝廟,直到公元一千九百六十年中期發生的「文革」浩劫中關帝廟遭毀,仍有一當地匠人於夜半時分將其上聯收藏於家中,成為佐證這一史實的遺傳。

編輯 石璐 校對 煊煊哥審核 毛忠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三月八日,致最美的你們
隋末極具殺傷力的「流行歌曲」,點燃民間反抗怒火,最終摧毀帝國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