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外的優秀班主任這樣教育青春期的娃:愛情高於上帝

國外的優秀班主任這樣教育青春期的娃:愛情高於上帝

瓦西里·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烏克蘭卓越的教育家、教師、思想家和作家,被網友稱作「當代班主任的典範」。他生前在帕夫雷什中學任教,擔任這所農村中學的校長、教師長達32年,奇蹟般地寫出了40部專著、600多篇論文和1200篇兒童小故事。他擁有一個優秀班主任全部的素質:鐵打的身子、短暫的睡眠、對學生的無限熱情、對教育的獨到理解和優秀的文筆。

蘇霍姆林斯基

每天凌晨四、五點鐘,蘇霍姆林斯基就起床工作,或是伏案奮筆疾書,或是望著星空思考,揣摩學生心理,琢磨和學生鬥智斗勇的新方法,8點去學校迎接前來上學的孩子們,然後講課、備課、旁聽課、開展興趣小組……這樣工作一整天后,他回到家中想必已經累成了泥人。都說當老師的人最不愛管自己家孩子,但是一名優秀的教師是是不會放任自家孩子樹大自然直的。他非常注重和女兒的溝通,在孩子14歲時,他寫了一封《給女兒的信》,和女兒深談了青春期小女孩都關注的問題——愛情,這封信還被當作優秀的教育案例在全國示範學校傳閱。

蘇老師和孩子們

信件原文翻譯·

親愛的女兒:

您的問題使我心情非常激動。

今天你整整十四歲了。您正跨越一個界限,越過它你就是一名成年女性了。您問我:「爸爸,什麼是愛情?」

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個幼稚的孩子在說話,我的心就跳得益發歡快。你在跨越這個界限,願你幸福。但我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您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

千百萬女性,尤其那些十四歲的少女,懷著一顆忐忑的心在思考著:什麼是愛情?對此各有各的理解。每個男青年,當他們已萌發成年男人的氣質時,也都在思考著這個問題。現在,親愛的女兒,我給您的信再不是從前那種信了。我的宿願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稱之為生活的本事傳授給你。但願父輩的每一句話如同一可顆小小的種子,從中萌發出你自己的觀點和信念的幼芽。

從前,這個問題也同樣使我不能平靜。在我少年和進入青年早期的時候,祖母瑪利亞是我最親近的人。她真了不起。我心靈中所獲取的一切美好的、智慧的、誠實的東西應該都歸功於她。她在戰前去世了。是她在我面前打開了童話、祖國語言和人類美德的世界。有一次,在初秋寧靜的夜晚,我和她坐在一棵枝葉繁茂的蘋果樹下,望著向溫帶飛去的鶴群,我問道:「奶奶,什麼是愛情?」

奶奶善於用童話解釋極其複雜的難題。她那雙烏黑的眼睛顯露出沉思和不安的神情,不知為什麼,她用一種特別的,從未有過的目光看了我一眼。

「什麼是愛情?……在上帝創造世界時他就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並且教會他們傳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孫。給男人和女人都分了土地,教給他們如何築造窩棚,又給男人一把鏟子,女人一把穀粒。『生活下去,繁衍你們的後代吧!』上帝對他們說道:『我去忙自己的事了。一年以後我再來,看看你們這裡的情形。』

「剛過一年,上帝帶著大天使加夫里拉就來了。那正是清晨,太陽升起的時候。他看到窩棚旁坐著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們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穀物。而在他們旁邊放著一隻搖籃,搖籃里躺著熟睡的嬰兒。那男人和女人一會兒望望天空,一會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傳情。在他們目光接觸的剎那間,上帝從那目光中發現了一種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種從未見過的力量。這種美勝過天空和太陽、大地和麥田――勝過上帝所創造的一切。這種美使上帝迷惑不解,驚慌不已。

「這是什麼呀?」他向大天使加夫里拉問道。

「這是愛情。」

「愛情是什麼意思?」

大天使無可奈何地聳聳肩。上帝走到男人和女人面前追問他們,什麼是愛情。可是,他們也無法向他解釋。於是上帝勃然大怒。

「好呀!看我不懲罰你們才怪!從現在起你們就要變老。一生中的每時每刻都將消磨你們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為烏有!五十年後我再來,看看你們眼睛裡還留春著什麼東西,該死的人!

「上帝為什麼要發怒呢?」我問了奶奶一句。

「是因為沒有經過請示就創造了一種他自己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你還是往下聽吧!五十年後上帝同大天使加夫里拉又來了。這次他看到,原來有窩棚的地方已蓋起一幢圓木造的房子,荒地變成了果園,地里一片見黃色的麥穗,幾個兒子在耕地,女兒在收麥子,孫子們在草地上嬉戲。老頭兒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時而望望紅艷艷的朝霞,時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傳情。上帝在這對男女的眼中看到了無與倫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還含有一種新東西。

「這是什麼?「他問大天使。

「忠誠。」大天使答道,但還是解釋不清楚。

上帝怒不可遏。

「你老得還不夠快嗎?該死的人,你活不了多久了。我還要來,看看你的愛情還能變成什麼樣!」

三年以後,上帝帶著大天使加夫里拉又來到這裡。一看,有個男人坐在小土丘上。他的一雙眼睛充滿憂鬱悲傷的神情,但不光中卻仍然使人感到一種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種同過去一樣的力量。這已經不僅僅是愛情和忠誠了,還含有別的東西。

「這又是什麼?」他問大天使。

「心靈的追念。」

上帝手撫鬍鬚,離開了小土丘上的老頭兒。舉目向麥田、向火紅色的曙光望去:金黃色的麥穗中站著許多青年男女,他們一會兒望望火紅色的天空,一會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傳情……上帝久久地佇立凝視著。隨後深沉地思索著離去了。從那時期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這就是愛情,小孫子。愛情,它高於上帝。這是人類永恆的美和力量。人們世代交替,我們每個人都不免變成一捧黃土,但愛情卻成為人類種族的生命力永不衰敗的紐帶。」

這就是愛情,親愛的女兒。萬物生存、繁殖、傳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夠愛。同樣,從人本身來說,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愛的人,才成為真正的人。如果不善待愛情,便不能提高到人類美這一高度,就是說它不僅僅是能夠成為人、但尚未成為真正的人的一種生物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字如面 的精彩文章:

九十年前的學者談讀書和教育,一點都不怕得罪人!

TAG:見字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