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澳媒:「中國崩潰論」已經成為一個刻薄的笑話

澳媒:「中國崩潰論」已經成為一個刻薄的笑話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4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崩潰」論的崩潰在日本,他們稱之為「『中國崩潰』論的崩潰」。這句話是以玩笑的方式描述中國經濟的現狀,它可追溯到10多年來對中國聳動的悲觀預測。現在,中國經濟非但沒有不堪負債,中期而言反而顯得動力強勁。許多長年累月唱衰中國的熊如今都已退縮冬眠了。當然,這個笑話不免有些刻薄,日本的繁榮離不開強勁的中國經濟,但日本也害怕中國的強大,就像很多澳大利亞人那樣。

2017年,中國的增長率超過6%。這樣「出乎意料」的增長卻被一些西方分析人士認為是政治秀,即那種在某個政治年份中央政府要求的增長目標。誠然,在過去一些增長數據確實有增長隨著黨政領導層換屆而水漲船高的現象——即將卸任或就任的官員花大錢促進穩定和政績。但過去10年里中國經濟變了,官員們早已無須花大錢刺激經濟,因為民眾已替他們做了。如今,中國的消費和服務業已成為增長的主動力。

短期而言,中國受益於工資水平上升及居民債務和通脹低下。過去10年里實際收入上升了120%,零售額去年實際增長了9%,而美國為2.4%。銘基亞洲的安迪·羅斯曼說:「2006年,中國消費者的花銷只相當於美國零售額的22%,而在2016年,這個數字達到了87%,而在本10年末很可能會超過美國。」

最近的中美貿易爭端讓人們不禁為中國捏把汗,但比起10年前,中國對美國和出口的依賴度都大大降低。2017年,凈出口占增長的比例不到10%,今後幾年這一個數字也不太可能大幅增加。而中國重建亞洲大陸的計劃——「一帶一路」倡議,更會加速對美國以及東亞和東南亞依賴度減少的大趨勢。其他一些政策的成功也在帶來益處。比如去除鋼鐵和煤炭產業的過剩產能,效果好於幾乎所有人預期。清理過剩房地產的計劃也在奏效。

當然,中國的經濟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債務仍在上升,儘管比過去慢了。此外,有的地方政府對於管控花費仍有不足。而最令人擔憂的則是中國的人口在不久後開始從「人口懸崖」跌下。缺乏配套完善的養老體系正讓養老成本快速上升,中國龐大的國內儲蓄也在開始減少。要知道,近幾十年來,國內儲蓄一直是中國的一項法寶,它賦予北京的決策者巨大的靈活性。

基於新的國際國內的發展形勢,或許中國很難在未來的前進道路上一帆風順。但眼下,「中國崩潰論」的聒噪看起來已銷聲匿跡。(作者理查德·麥格雷戈,向陽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俄專家:日本或籌建6-7萬噸「真正航母」 欲圖改變釣魚島周邊力量對比
美陸戰隊派1587士兵赴澳演習數量創7年最高紀錄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