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又逢一年清明節:它的背後竟然有著這樣的故事!

又逢一年清明節:它的背後竟然有著這樣的故事!

清明節一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重回故土,去祭祖和掃墓。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這個時節恰好趕上春暖花開草木復生,也是外出的好時機。

還有一點怎麼能忘?對於上班族來說,3天假期更是彌足珍貴的。

清明節是怎麼來的?有著什麼樣的風俗習慣呢?

春秋五霸晉文公重耳逃難的故事一直廣為流傳,在重耳被迫害逃難的路途中,他飢餓難當暈了過去,跟在他身邊的最後一個臣子介子推為了救命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過去了,重耳終於得以重返晉國,做了晉國的國君。隨後他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等到有人為介子推叫屈時晉文公才想起此事,急忙派人請介之推,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得自己親自去請,介之推卻不見了蹤影。原來介子推並不願意見到晉文公,就背著母親躲到綿山去了。由於苦尋不見,晉文公只得放火燒山,誰曾想把介之推與母親二人活活燒死在綿山裡面。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樹洞里藏著一片衣襟,上面寫著一首詩,最後一句是: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晉文公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到了第二年,晉文公率百官登山祭奠,看到柳樹「死而復生」,他非常高興,就像介之推又回到了他的身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從此清明就成了人們祭奠祖先,懷念前人的節日,同時當天吃寒食,戴柳枝的習俗也流傳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曉 的精彩文章:

古代五大頂級美女,個個傾國傾城,趙飛燕第五,第一迷倒父子三人
斗破蒼穹五大絕世高手,魂天帝第四,第一力壓蕭炎,罕有敵手

TAG:三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