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0萬盆牽牛花開得顏,湟中一種植戶心裡惆悵

50萬盆牽牛花開得顏,湟中一種植戶心裡惆悵

?非虛構寫作,講述身邊的人和事

「沒有選擇,種花是我唯一的出路」

4月8日上午,湟中縣多巴鎮合爾營村花卉種植基地,一棟棟大棚沐浴著陽光。

5號大棚內,垂吊牽牛有的已經開花,有的剛長出花苞,還有的剛被移栽至盆里。陽光透過塑料膜照進大棚,紅色、黃色、藍色還有紫色的花間隔開來,十分艷麗。

這棟大棚里的牽牛花是馬啟興種植的。這樣的大棚,他還有四棟,裡面種滿了垂吊牽牛、虎頭梅、串串紅等花卉。

馬啟興原是湟中縣多巴鎮加拉山村人。他臉龐黑紅,走起路來,腿腳有些不便。溫室大棚的一端,隔出一個小間,裡頭支著一張床,中間放著一個爐子,周圍有幾張桌子。為了精心照看花卉,馬啟興和妻子魏洪英居住在這裡。

為什麼選擇種花?馬啟興說:「我沒有選擇,種花是我唯一的出路。」

「行動不便,『貧困帽』戴了很久」

55歲的馬啟興扶著自己的右腿回憶說,如果不是因為那場車禍,也許他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

17歲那年,馬啟興上初三,那時候,他熱愛學習,成績也很優秀。馬啟興說,到現在,他還記著初中的知識。

然而,那一年,他因車禍腿部受傷,雖然能正常走路,可「殘疾」二字卻要伴隨終身。無奈之下,他放棄了學業。

40歲時,馬啟興再次遭遇車禍。這一次是重創,受傷最嚴重的還是腿部,從此,馬啟興幾乎喪失了勞動力,幹不了重活。

「行動不便,我把『貧困帽』戴了很久。」馬啟興說,因為妻子行動不便,他是家中的頂樑柱,他的受傷是整個家庭的噩耗。也就從那個時候起,原本還算富足的家庭每況愈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困難。

「妻子需要治病,兒子需要上學……」

第一次車禍後,棄學的馬啟興沒有向命運屈服。不滿20歲的馬啟興,跟著人去挖過金子、養過羊、打過零工,還去新疆種過棉花。

總之,他什麼活都願意跑、願意干。後來,馬啟興娶妻生子,成了一家之主,可好日子沒過多久,他的妻子病倒了,無法乾重活,馬啟興一人擔起了養家糊口的重責。

不能幹重活,馬啟興就給一些包工頭做做管理,還到西寧的工廠里看過大門。馬啟興說,他曾經在西寧一家工廠里當了七年的「守門員」。

馬啟興想盡辦法謀出路,因為他知道,妻子需要治病,兒子需要上學,家人需要他。

加拉山村黨支部書記任國章說,馬啟興是一個能跑能幹的人,雖然他身體有殘疾,但他比一些年輕人還要努力、要強。

「有了買家,我大膽地種起了花卉」

自己身體殘疾,妻子常年患病,還要供兒子讀書,這些是馬啟興成為貧困戶的原因。自從精準扶貧以來,馬啟興享受到各種幫扶政策,再加上他本人很努力,生活得到了一些改善。2017年,馬啟興終於脫掉了「貧困帽」。

多巴鎮組織委員趙金蘭說,多方努力下,馬啟興家中年收入已達到12000元,所以他家已達到脫貧標準,接下來的任務是如何讓他的生活條件更好一些。

任國章有20多年的種花經驗,他把馬啟興從加拉山村帶到合爾營村,幫他租好溫室大棚,教他種花的技術,分享經驗,讓他在種花這條路上快速上手。

2017年,馬啟興投資了一小部分,收益不錯。於是,他決定第二年繼續種花,壯大產業。種植之前,任國章曾與一名老闆談好,等種植的花卉開花後,老闆會全部買入。

「有了買家,我大膽地種起了花卉。」馬啟興說。

「產業選對了,門路沒選好」

為了投資種植花卉,馬啟興先是貸款5萬元,然後向任國章借款3萬元,還從親朋好友處借得4萬元,共投資12萬元租種了5棟大棚。

如今,5棟大棚里的花卉部分已經開花,種植的50萬盆花卉已經到了出售期,而當初聯繫好的花海老闆覺得溫室種植的成品花成本價太高,無法兌現承諾。

眼看氣溫逐漸回暖,大棚中的花卉將大面積開花,而馬啟興種植的這些花多用於裝點公園、街道、學校等地方,老百姓需求少,如果再找不到買家,馬啟興的花馬上將面臨滯銷。

「這些花的收益是我脫貧的希望,如果花賣不出去,我不光沒了積蓄,還背了不少外債。」馬啟興說。

「產業選對了,門路沒選好。」任國章說,如果50萬盆花按照市場價全部售出後,馬啟興能掙七八萬元。

然而,馬啟興看著大棚里開得正艷的花卉直嘆氣:花開得這麼好看,就是賣不出去。

歡迎識別下圖二維碼,關注青海青海勁能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海勁能量 的精彩文章:

TAG:青海勁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