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到底是誰?名字有何玄機?《山海經》中的他文武雙全
刑天
作為傳說中的人物,刑天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早已被神化。在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刑天的名字和它的形象如此契合呢?
刑天
實際上,刑天這個名字並不是他的本名。在剛開始的時候,刑天不過是一個無名巨人。後來,這位巨人代表炎帝參加了與黃帝的大戰,被黃帝砍掉了腦袋,這才叫刑天。
從名字來看,「刑」的意思是戮、割;而「天」者,顛也,就是人的額頭。
刑天
刑天在《山海經》中的記載也十分明確。在《山海經》的《海外西經》中,記載了刑天被割頭的情景:
刑天抗擊黃帝,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刑天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
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刑天表示不服,於是繼續為炎帝而戰,最終被黃帝斬首,葬在常羊山。失去腦袋的刑天依然鬥志昂揚,以兩個乳頭作為眼睛,以肚臍作為嘴巴,揮舞干戚繼續與黃帝作戰。
正是有了這樣一段記載,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中就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
如果我們單純地將刑天看成是一位有勇無謀的匹夫,那就太過於狹隘了。實際上,刑天不僅是一名武將,而且還是典型的文藝青年,喜歡寫詩,擅長作曲。
作為一名曲作家兼詩人,刑天曾經為炎帝寫過一首《扶犁》,創作過詩歌《豐收》,這兩篇詩歌被稱為《卜謀》,主要是歌頌當時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大致相當於當時的炎帝核心價值觀。
刑天
後來,炎黃大戰在即,刑天棄筆從戎,參加了這場戰爭。結果,炎帝被黃帝打敗,忍氣吞聲到南方躲避。就在這時,替炎帝出頭的蚩尤被黃帝殺害,於是徹底激怒了刑天,決定和黃帝一決高下。
刑天左手緊握青銅方盾,右手持大斧。黃帝操寶劍與刑天搏鬥,設計將其殺害,終被斬首。
刑天
被砍下腦袋的刑天並沒有死去,而是將兩個乳頭化作眼睛,張開肚臍成為了嘴巴,繼續與黃帝戰鬥。這就是我們知道的「刑天舞干戚」了。
【往期閱讀】
山海經這個國家的人,懷胎36年出生
王母娘娘是神仙還是神獸?真相雷人
龍九子為何成四凶?這神獸做了啥?

山海經全譯
¥34.40

TAG:讀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