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而孤獨,卻又不甘寂寞!

人生而孤獨,卻又不甘寂寞!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DEARS(ALL SINGLES BEST)

中島美嘉 

00:00/06:22

人是群居動物,但我們時常會感到孤獨。在知乎上關注孤獨話題就有110000多,相關的問題竟然達到16000個。在這個話題上,幾乎每個人都能找到共鳴。

一個人最孤獨的是什麼時候?國外網友已經標出等級出來,看看你是第幾級。

似乎對於自己最孤獨的時刻,我們都有著深刻的印象。

1. 翻遍了通訊錄,翻遍了QQ,翻遍了微信好友,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去聯繫的人。

2. 我的照片里全是風景!

3. 打開許久未用的微博,提醒有21條私信,激動到手抖,結果全是新浪新聞。

4. 一個人去吃火鍋,鄰桌的問我要不要一起?

5. 第二杯半價。

6. 「你們在說什麼這麼好笑呀?」「沒什麼」。

7. QQ郵箱祝你生日快樂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說到: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野獸也只有偶爾的深夜長鳴,大部分時間還在奔跑。我們都是社會動物,需要通過社交鏈接更多的人並獲取認同。人類又是群居動物,骨子裡希望身邊擁有更多的交流對象,這是本能。人們一生都在追求認同感,這也是人性的弱點。我們希望發一條朋友圈,有很多人點贊,這樣會從心理上給人帶來被認同感,增強存在感。

不知道什麼時候,孤獨成為現代社會的集體狀態

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我們接觸的宣洩渠道從未如此之多。社交APP多到手機內存都不夠用。如果有耐心,找個人就可以騷聊一晚上。在這個社交網路高度發達的年代,人與人的聯繫越來越多樣化,也更淺薄話,沒有肢體接觸就沒有溫度,由此帶來人們的整體孤獨感的增加。

我們寧願一個人走路,一個人下班待在車裡,一個人安靜的坐著……,只是不想去打擾別人,也不想別人打擾我。孤獨帶來了焦慮和抑鬱,但更多的時候,覺得沒人可以說話,即使有人也懶得說。

嚴格來說,孤獨是中性詞,他會帶來焦慮和抑鬱,甚至產生憤怒、悲傷,更極端的會想到自殺。

註:只要你用搜索引擎,搜索「自殺」,首頁首條就會顯示諮詢熱線。

如果你仔細觀察,我們都患上了社交焦慮症。從害怕孤獨到習慣孤獨,最後到享受孤獨,排斥社交。抖音的群嗨,知乎的抖機靈,網易的段子,成為暫時治癒孤獨的良藥。我們看到或者打造的親密的社交關係,也不過是意淫出來的關係。

現實比想像中的殘忍,我們能夠感受空巢老人90後價值觀「喪」。他們會想:明天會更好嗎?努力一定會有未來嗎?算了,來一杯網紅喪茶,在沙發上的葛優癱才是最舒適的生活狀態。

從行動派到旁觀者,不會因為人多而刷存在感,再多的情緒在任何時候也能隱藏起來,保護自己。孤獨的也是一種自我保護,但保護再好,也會失控!

海明威自殺留下的遺言是:「晚安,我的小貓」,因為他覺得貓具有真正的情感忠誠,人類往往由於某種原因隱藏自己的情感,貓卻不會。對人的最大懲罰,就是關禁閉,禁止與人交流。作為敏感的作家,除了與小貓交流之外,沒有其他可以傾訴的對象,長期的孤獨感導致極端的行為。

在這個浮躁的世界,我們能夠享受片刻的孤獨!

影響人類情緒中快樂的是多巴胺,分泌越多,快樂越多。產生多巴胺的最大的動力是慾望。多巴胺會不斷的獎勵你的大腦,讓你感到爽!

享受孤獨就是與自己對話,如果孤獨帶給我們焦慮和抑鬱,也就是負能量,但懂得獨處的人,會通過調節轉化成正能量,讓自己分泌更多的多巴胺。無論是戒酒消愁、還是抖音自嗨,用美食犒賞自己,雖然短暫,至少能夠享受即刻的快樂,減輕暫時的孤獨感,睡一覺起來,身體完成自我修復。

一個人會孤獨,兩個人也會孤獨,一群人也會孤獨!頻繁的社交會造成一種乏味感,只有獨處的時候才是你真實的自己。因為社交是要做出犧牲的,並不是真正的你,而獨處的時候,才是真正的你。因為孤獨,我們需要網上交流,表現自己,或者看書、看電影、運動,分泌更多的多巴胺,用快樂滿足自己。

仔細想想,孤獨是我們人生的一種常態。你經歷的每一件事情,只有你自己感受到,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體會到。人生而孤獨,卻又不甘寂寞!

網上有人問:孤獨會毀掉一個人嗎?會!但也會讓孤獨的人進化更強大的人。既然一個人,何不更好的對待自己,即刻享受孤獨的快樂。我們也許不是孤獨,只不過是太久缺愛了吧!生活很喪,且愛且珍惜!無論怎樣,給自己一個大熊抱,對世界有更多的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多巴胺 的精彩文章:

TAG:快樂多巴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