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董卓其實很悲催,本來可以和曹操一樣成為一代梟雄!只是生不逢時!

董卓其實很悲催,本來可以和曹操一樣成為一代梟雄!只是生不逢時!

文學漫談第二十二期,點評的是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不是歷史人物,不是影視劇人物,不是其他文學小說,請大家予以區別!歡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請先看下羅貫中的原著好嗎?

上回咱們說到,引起漢朝天下大亂的始作俑者,其實不是何進,而應該是袁紹。袁紹本來想憑藉何進的力量,來使得自己重新恢復家族四世三公的威望,只是沒想到何進左一個不聽,右一個不同。無奈之下,袁紹只得給何進進獻了一個餿主意,那就是讓外臣帶兵前來剿除宦官勢力。於是,著名的董卓,登場了!

由於各種文學作品的渲染,現在大家只要一提到董卓,都是嗤之以鼻的,兇殘、蠻橫、慘無人道、禍亂皇宮等罪名,都安在了董卓的頭上。其實,這隻能說,董卓最後是一個失敗者,對於一個失敗者,後來人總是要想辦法對其進行污衊的。

但是,從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當中,關於董卓的描寫,基本上和曹操經歷的,是一個套路。那為什麼曹操能成為一代梟雄,被後世敬仰,而董卓卻落得千古罵名呢?這隻能說,董卓生不逢時。

既然說到了董卓和曹操一樣,那麼,咱們就一起來看看,發生在董卓和曹操身上,到底有哪些事情是一樣的。

先說戰功。一開始,董卓是一方統領使,官位比曹操要大許多。既然董卓能統領一方,自然說明董卓具有統兵的能力,不然,朝廷也不會讓他去做這個官。雖然,在對付黃巾起義的時候,董卓被描述成屢戰屢敗,沒有戰功。那麼曹操呢?在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王者之前,曹操又有什麼戰功呢?大家不要忘了,曹操也是失敗過很多次的。

其次說下「挾天子以令諸侯」。董卓到京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廢掉當時的皇帝,而立陳留王為皇帝。但是,董卓是知道的,當時的皇帝懦弱,而陳留王很有帝王的風範。那麼,為什麼董卓不要一個懦弱的皇帝,而非要立一個有能力的皇帝呢?

其實這裡面,代表者一個權力的更迭的意思。原來的皇帝再懦弱,那不是董卓立的,在皇帝的身邊,都不是董卓的人,現在,董卓要重新立皇帝,表示自己已經掌握了朝廷的實權。而且,通過重新擁立皇帝,可以看到在朝廷中,有誰是支持自己的,有誰是懼怕自己的,有誰是反對自己的。可以說,這種一石三鳥的做法,很巧妙。

那麼曹操呢?曹操的故事,在後面咱們還要細說,只能說,曹操把「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件事,做的沒有這麼暴力罷了。

最後,再說下董卓的為人。且不管董卓是如何對待當時朝廷上大臣的,小說中一開始也並沒有將董卓描述成十惡不赦的人,而是描述成一個善於納諫、不拘小節、敬賢禮士的人。這一點,在書中,李肅勸反呂布的一段話,可以證明。在書中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中是這麼寫的:

布曰:「兄在朝廷,觀何人為世之英雄?」肅曰:「某遍觀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

為了得到呂布,董卓不惜動用一切代價,這個舉動,和曹操的求賢若渴,不是一樣的道理嗎?而且,如果董卓真的是大惡人的話,他的身邊,怎麼還會有這麼多的文臣武士?他怎麼還會有力量,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呢?

只是,董卓沒有曹操幸運,也沒有曹操那般成大事的隱忍力。曹操在把持朝廷的實際政權之後,一直隱忍著自己想要當皇帝的念頭,逐漸的培養自己的力量,以便讓自己的後代順利稱帝。而董卓,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冒然稱帝,並沒有想到,此時的天下,人心還是向著漢朝的。

於是,董卓錯失了成為一代梟雄的最佳時機。

那麼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當中,還有哪些你沒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們下回再說!

歡迎關注蟲子天下,看更多有態度的原創文學點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蟲子天下 的精彩文章:

第六季跑男開跑,鄧超:你們希望誰來?網友:只希望沒有她!
趙雅芝接二連三刺激網友,網友終於「發怒」了:能別這麼美嗎?

TAG:蟲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