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年一杯功夫茶

十年一杯功夫茶

十年一杯功夫茶

撰文:劉東黎

疏林晚鐘,飄然落葉,重讀《茶人三部曲》,時間彷彿是在滄桑的古井裡泡著一般。十年一杯功夫茶,回顧現代中國史洪流和浮沉其中的茶人茶事,亦是在遠眺中國幾代茶人的家族史和心靈史。世易時移,總有後來者會從舊夢中聞弦辨音,隱約戚然……

「夜浮於水,明月如洗,水天一碧,環視天地悄然無聲,只有青山濃翠欲滴。此時,舟則活,舟則幻,舟則意東而東,意西而西。杭九齋嘆道:『叩舷浩歌,心神飛越,曾不知天之高,地之下,不知老之將至,悠然而忘世矣。』遂名他的船為『不負此舟』」。

「湖邊那老柳樹下,果然盪一小舟,有舟子一人,老衲一人。膝上桐琴一展,半閉僧眼,正凝神操琴,琴韻低徊,音色幽怨,音流凝澀。此時此刻,芳草凄迷,斜陽昏淡,湖上風緊。杭天醉聽此樂,復大慟,眼中又覺一片模糊……」

以上兩段,是我隨手翻開王旭烽《茶人三部曲》看到的,十分心儀這工筆畫般的一片似水文心。這筆觸輕快的性靈文字,彷彿將江南麗色,山水樓台,復原於宣紙之上一般,透著悠久歷史文化格調打磨出的蘊藉亮色,就像山色與湖光的相為映照,也讓人聯想到張岱在西湖看雪的情景:「天與雪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幾乎一樣地清心爽目。

我在想,為什麼我們尋常寫不出這樣文思豐瞻、情理交融的文字呢?原因可能就在於寅恪先生所說的,對於前人立說之「用意與對象」,我們不能予以「真了解」;「所謂真了解,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

就如王旭烽這樣,她本有史學功底,曾在茶博館工作,這先就有了一種語言不能道盡的奇妙的人生緣分。起初只是「被由一葉茶舟載來的濃郁的茶風情吸引」,隨後又被中國茶人這個帶著百年家國滄桑氣息的群體所震撼,日久年深,與自己「想往與理想的生活模式達到了高度的默契。」於是她每天就在「青山綠茶之中,飲一杯青茶,讀一段茶史,寫一段札記,訪幾個懂茶之人,領悟著茶與中國人、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深刻聯繫,想像著這個獨特的生命歷史世界。」

《茶人三部曲》中說到的茶人茶事,對我們而言雖已恍如隔世,卻仍蘊含著別樣的歷史意味與文化風情,讓我們至今出神地倚窗而望。這是一部以中國茶文化史、浙江及杭州近現當代史中的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展現江南茶人世家命運的巨作,「茶的青煙、血的蒸氣、心的碰撞、愛的糾纏,在作者清麗柔婉而勁力內斂的筆下交織;世紀風雲、杭城史影、茶業興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帶,熔於一爐,顯示了作者在當前尤為難得的嚴謹明達的史識和大規模描寫社會現象的腕力」。(「矛盾文學獎」頒獎辭)自1995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南方有嘉木》發表以來,出版界一般把它定位為中國第一部茶文化小說,尤其是茶藝界的不少人士,大多把這部書作為學習茶文化的教科書。

一部茶史,猶如涓涓細流,彙集成連天大河,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精神饋贈,也體現著人類對於自然、生命、自由、女性等問題的深刻思索。我注意到作者在另一本散文集中,把女性的生命與茶聯繫在一起,有過這樣的一種思考:

我常常是久久地、久久地凝視著這被沖泡開的茶。我懷著青春一去不復返的感悟,眼看著這從處女成為少婦的過程。我看著一道潔水沏來,佳人在杯中旋轉,沉浮,若即若離,若歌若舞,含苞欲放,綠袖繚繞,那才叫「女為悅己者容」呢。她震驚、激動、升騰,而後的優雅的憩靜;她成熟,有所感悟,她也知道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她慢慢降落,終於沉積於生活深處,綽綽約約,落落大方,高貴素雅;然後,又一道天外的力量襲來,她又升騰了,宛如初戀後再次狂熱的愛情……(王旭烽《茶語者》)

在「茶人三部曲」中,女作家不僅寫出了女性生命力的頑強,更以茶與女性陰柔美的合一,表現了對女性讚美之情:敢愛敢恨的林藕初、敢做敢擔的沈綠愛、寧靜淡泊的杭盼兒、沉毅不屈的葉子、溫情繾綣的愛光、遺世獨立的白夜……忘憂樓里在時代衝擊下頑強生存著的女人們,著實讓人唏噓感嘆。亂世蒼茫,這些茶鄉女子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疑雲瀰漫、愁霧深鎖的歲月,她們的一生也隨之浮沉輾轉。然而在她們身上,我們惟獨看不到命若浮萍的軟弱。她們人淡如茶,心裡留不下悲苦血淚,只是在命運的輾轉和流離中,一次次地飄浮上升。

《茶人三部典》這部宏篇巨制,敘述了杭州茶葉世家杭氏家族的興衰史,起筆於茶葉與鴉片生死纏鬥的最初歲月,時間橫跨晚清社會、辛亥革命、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文革和改革開放,展示了杭氏六代人經營茶葉的坎坷命運和時代的風雲變幻。歷史的蝴蝶扇動翅膀,終於釀成一次次滔天巨浪,杭家幾代人也將身不由已地盡數受到影響;他們帶著縈繞於懷的生死歌哭,走過幾個時代的匆匆場景,每個人的沉浮故事都打動人心。作者著意於歷史,並藉助於真實歷史的時空框架,來完成對人物命運和茶葉發展軌跡的演示,茶園裡所有人物的命運流徙,都飄浮迴旋於帶著清苦茶香的歷史時空之中,這讓整部作品從始至終,都充溢著一種或熾熱或清冷的藝術美感。

試摘幾句(多在各章節開頭),感受一下作者用小說寫史的縱橫筆力和不凡才華:

「浙江的茶樹正在加爾各答茁壯成長,太平軍已經退出杭州,新知府薛時雨走馬上任,並坐在轎中口占《入杭州城》詩一首。與此同時,杭老闆和林秀才兩家終成姻親。」

「杭天醉沉迷於大煙的那一年,也是吳升發奮圖強的那一年,也是趙寄客跟著黃興在南京密謀反袁獨立的那一年。此時,距杭州光復已經有兩年多了。」

「那一日,恰逢六月六日,時為民國一十八年——杭州西湖博覽會開幕之際。彼時,離忘憂茶莊杭氏家族民國一十六年間的罹難,尚不足兩年,而離盧溝橋異族的炮聲。還有整整八度春秋呢。」

「1942年的第一天,就充滿著戰時氣氛……這裡是彌天的大夜,山的黑海洋,星星大粒大粒地就嵌在火堆旁,旅人就坐在天上。在火堆與火堆之間,是一群群火蛾一般飛舞的火星,它們踴躍著發出輕微的碑噗碑噗的聲音,越發襯得天風浩蕩,群山洶湧,森林呼嘯卻又萬籟俱靜。」

「彷彿童年的流浪正是今夜亡命的預演,或者今夜的亡命正是童年流浪的複習。1966年夏天,杭方越加人了驟然暴漲的無家可歸之人的行列。夜幕下他隱路獨行,街上人流川涌,殺聲震天。他卻彷彿行走在荒野。前面看看也沒有親人,後面看看也沒有親人,他被命運第幾次放逐了?……杭氏家族最後一名女成員.在此大風暴席捲的紅色中國懵懂登場……」

作者文風總的來說是清和含蓄、有如工筆寫意一般,然而有的時候,她又會寫出另一種風格、另一種性靈的文字,滿紙涵蘊著熾熱和凝重的想像:

「夜空中能夠聞到濃郁的深紅色的恐懼的氣息,它不僅從空中撲來,瀰漫了整個城市的天空,而且,它也已經在內部生成,鬱結在了這個城市的地底。此刻,就從這湖面上強大而又緩緩地升起來,不動聲色,勢不可擋,在夜幕中無聲地冷笑,逼近那些夢中還在溫柔富貴鄉中的這個城市的南宋的遺民們。」

「白夜不再叫喊了,但再也不會睜開眼睛了。她歪著頭,依偎在得茶的懷中,世界重歸於寧靜,天人合一。杭盼聞到了一股香氣,這種香氣只有她們這裡有了,那是茶花在夜間發出的特有的茶香氣。她走遠了幾步,重新看到黑黝黝茶園在月光下發亮,這是夢境中的神的天地,這是天國的夜。」

不忍割愛,一下子引了好幾段。《茶人三部曲》,這部百萬字的大作,最早閱讀於十年之前,十年間時代語境大變,現在恐絕少心力捧讀這樣的大部頭了。但當時那種拿起就放不下的感受,仍恍如昨日。中國茶人與這個國家共同經歷的驚濤駭浪,令讀者內心有如一片片搖曳於寒風之中的秋葉。整個閱讀過程,也如同是在品茶,讀者能品出其中的苦澀,那不是一個人的,而是一個時代的,是民族文化心靈的一種苦澀,茶和人物命運,被細膩無間地糅合在了一起。

茶好,就好在溫厚宜人、隨遇而安、怡情悅性而又矜持自愛的風格。在《茶人三部曲》中,茶作為獨立的審美物而出現,是大自然的精魂和代表。它對自然從沒太多要求,只要有水、有土,就能生根發芽,即使被採摘、揉捻、炒制、沖泡,最終還能被激活,舒張著優美的生命。即使是在烽火連天的歲月,它仍漠然、傲然的生長著,展現著生命本質的美麗,不憂不懼,不卑不亢,不離不棄。杭州城淪陷前夕,書中人物在話別時有一段話:

「羅力,要活著啊……活不下去的時候,你什麼也不要想,你就想一想那些山裡的野茶。你知道野茶是怎麼活的?一點點的土,一點點的水,要吃沒吃,要喝沒喝,根一頭扎在薄土裡,那一點營養,讓它活不下去又死不了。做人做茶,做到這個分上,都是可憐啊。可是它不死,它把根長長地在地底下延伸,一直伸到它找到活路的時候……」

此乃至情至性之語,動於心,發乎中,也是一個茶人的風骨,在面對苦難時的隱忍不屈,正是中國人內蘊著頑強生命力的精神圖騰。杭氏家族幾代人的生存抗爭,一百多年的時代精神、中國茶史的命運和衍進,被作者提到了一個相當的藝術高度。

十年一杯功夫茶,醇香綿長讓人沉醉。重讀《茶人三部曲》,時間彷彿是在滄桑的古井裡泡著一般。疏林晚鐘,飄然落葉,回顧現代中國史洪流和浮沉其中的茶人茶事,亦是在遠眺中國幾代茶人的家族史和心靈史。世易時移,總會有後來者能從舊夢中聞弦辨音,隱約有戚然之感,復有匪淺之得益。理解了這個家族,就領悟了歷史和時代變遷的本質。如果我們還能感到某種溫馨而沉靜的文化氣韻,感受到博大深沉、謙遜內斂、永不屈服的民族精魂,也就足夠了。

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是一部茶文化小說,又是一部家族史、社會史和精緻雋永的茶文化史。在漫長的閱讀過程中,讀者也隨著她登天梯上茶山,如看一縷浮雲、一片青瀑,一杯香茗,所有的一切,與汲汲於名利的煙火氣有著絕然的界線。我與王旭烽這位女作家素未謀面,但我完全熟悉這種平和沖淡的心性與氣質。知識學問可以被傳遞,器識與情懷卻無法被模仿。對於王旭烽來說,她的人生永遠是明朗的,茶就像陽光和空氣一樣,是一種寄託和象徵,襯托出一個人生命本質中的浪漫與莊嚴。茶有利於涵養一種穎悟而超然的精神,讓人在艱難的時世中窮且益堅,在流逝的歲月里老而彌篤,保持對學問和人生真義的敏感與追求,也給我們的人生增添了幾分深遠的慰藉。

撰文 | 劉東黎

排版 | jady

原創文章 歡迎分享

商業轉載請聯繫公號後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一隻茶碗可以買下1500套別墅,還能在碗中看到浩瀚星空
大表姐放飛?甜茶搞怪?魚人也來湊熱鬧?這屆奧斯卡笑點淚點齊飛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