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與劉伯溫齊名,卻因三首詩文得罪了朱元璋,慘死街頭

他與劉伯溫齊名,卻因三首詩文得罪了朱元璋,慘死街頭

元末明初,江南一帶的經濟全面超越了北方,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方面也相應提高到了一個新檔次。這時期,江南才子們的名字越來越大,開始走向全國,高啟就是其中的一個。

高啟雖然出身於富家,不過自小就父母雙亡,成為孤兒。他很早就有神童之稱,過目不忘,在詩文方面名氣很大。他是著名的「北郭十友」之首,更是與宋濂、劉基(劉伯溫)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元末明朝,演義、小說、戲曲才是主流文化,高啟卻獨樹一幟的挑起發展詩歌的重擔。

元末的時候,天下大亂,江南這一代被張士誠所控制,此地古稱為吳,張士誠便雄踞江南,自號吳王。當時吳王座下的饒介擔任淮南行省參知政事,此人本來就是個詩人、書法家,非常喜好結交文人。在他的再三邀請下,高啟出任了他的幕僚,為他鎮守吳中獻計獻策。可惜,這成為了他的黑歷史,為悲慘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其實,高啟天性喜愛自由,又看不慣官場之中爾虞我詐的那一套,加上家境殷實,也不缺錢,當了幾年幕僚之後,就棄官而去。

他曾遊歷過江南各地,最後投奔到自己的岳父處,在吳淞江畔的青丘隱居下來。在這裡,他還取了個「青丘子」的號,並且不問世事,專心於詩歌創作,著有《青丘子歌》。

可是,隱士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尤其是名氣如高啟一樣這麼大的隱士。朱元璋一統天下後,到處訪問賢士。也許是因為對於新朝抱有幻想,也許是不甘才華被埋沒,高啟決定接受明朝的徵召,擔任了翰林院編修。

朱元璋對這位才名遠揚的飽學之士,也是非常重視,給予了足夠的禮遇。高啟的主要工作有兩點,一是給朱姓各位王爺擔任講學老師,二是要他協助宋濂等人編纂《明史》。

兩年之後,由於他盡心儘力的工作,朱元璋打算授予他禮部右侍郎的職位,兼任吏部郎中。然而,高啟在這兩年時間內,對於明朝的官場也很厭倦了,不僅以年少才低為借口拒絕了職位,還向朱元璋提出歸隱的想法。

就在朱元璋猶豫的時候,他卻聽到了一首詩歌廣為流傳:

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

一打聽這是高啟所作《宮女圖》,朱元璋得到天下後,也經常在宮中與后妃等飲酒作樂,還有出宮尋歡作樂之事。於是,他懷疑這首詩就是諷刺自己的。

沒想到不多久,又有一首《題畫犬》的詩歌被他所得知:

猧兒初長尾茸茸,行響金鈴細草中。莫向瑤階吠人影, 羊車半夜出深宮。

這首詩還是高啟所作,朱元璋又氣又恨,還不好將事情鬧大,便同意了高啟的辭官請求,讓他回到江南歸隱。高啟還是選擇回到青丘,教書、耕田,過得也是逍遙快活。

四年後,一位文人來到蘇州擔任知府。這個人叫做魏觀,是高啟在朝廷之中的同僚。當時高啟教授諸王學習,而魏觀卻是太子的老師,兩人關係很好,也頗有惺惺相惜的味道。

魏觀來到蘇州後,看到原來的知府衙門很破舊,府庫之中又很充足,便拿出錢財來修建治所。本來這也不算一個大事,但他稀里糊塗將新的知府衙門建在原來吳王張士誠的宮殿遺址上,這就犯了大忌。

魏觀自己找死,偏偏高啟也是個書獃子,他向好友祝賀,獻上了自己的新作《郡治上樑文》。

消息很快傳到朱元璋耳中,他就對張士誠比較敏感,魏觀居然敢將府衙設在老對手的宮殿之上,讓他勃然大怒。朱元璋下令,將魏觀在鬧市腰斬。

同時,高啟的作品《郡治上樑文》也被朱元璋看到,張士誠住過的地方竟然以「虎踞龍盤」來稱呼。朱元璋認為高啟對自己不斷諷刺,還是張士誠的舊臣,一定是思念舊主,誹謗新朝。於是,高啟也淪落到魏觀同樣的下場,時年僅僅三十九歲。

參考資料:《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鹿鼎記》中這個反清義士,歷史原型卻是殺人如麻的降臣
曾國藩的一項愛好,怎麼也戒不了,還嚴重影響了他的身體健康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