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發商提高門檻是隱形搖號 政府接過來能解決問題嗎?

開發商提高門檻是隱形搖號 政府接過來能解決問題嗎?

近期,上海、南京、長沙、成都、杭州、西安等6個城市啟動新房搖號的政策。搖號與限購、限貸、限價等一道,正在成為熱點城市調控的標配。「搖號售房」蔓延至主要城市,或寓意新一輪樓市調控來臨。但凡搖號,均意味著稀缺、供不應求,典型如汽車牌照搖號。問題是,熱點樓市量價回調大勢已立,剛過去的一季度,CRIC監測的40個城市新房成交同比降20%;國家重點監測的16個熱點城市,12個城市房價下跌,「領頭羊」北京下跌15%。

買漲不買跌。樓市氣氛不好,緣何供不應求呢?答案是一二手住房價格「倒掛」。「環比不增長、逐步有回落」,這是近期新房定價的原則。由此,新房價格與不受管制、交易成本高(稅費佔房價的6%~10%)的二手房價格「倒掛」,熱點城市新房價格普遍低於同區域二手房價15%~30%。人為價格限制,巨大的顯性溢價空間顯現,需求爆棚在情理之中。不僅剛需急著入市,不著急買房或換房的人、投資客等等,都抱著「賺一把」的心態沖了進來。

於是,市場私下矯正價格扭曲的「灰色地帶」應運而生。比如,預售管制和價格管制下,資金回籠困難、利潤被擠壓,於是有了「全款的優先,按揭的不要堵門口,公積金的把小黃車挪走」的「歧視鏈」,消費貸也大行其道,因為湊夠全款可省10萬元;再如,價格被低估,損失白花花的銀子,開發商也不甘心,「捆綁高價車位」、「捆綁高價裝修」等策略就祭出了;另外,靠關係的內部人士炒賣房號、「茶水費」,房源內定和權力尋租等也層出不窮。

可見,好心辦了壞事,限價下的樓市異化為「富豪遊戲場」,剛需反倒被排擠出去了。於是,打破樓市「歧視鏈」,打破茶水費、號子費和走後門製造的腐敗空間,給剛需購房機會,就得由政府主持搖號。清明節假期的4月4日,杭州發布搖號細則,凡購房意向客戶登記數超過房源數的項目,開發商均應聯繫公證機構,採取公證搖號方式,按序售房。同時,搖號要對「無房家庭」(不含未婚、短期離異和短期賣房者)給予傾斜,提供一定比例的房源。

也就是說,開發商先要公示房源並接受購房意向登記,制定搖號方案。然後,與房管部門會商,公證搖號銷售方案敲定後,才能申請預售證。可見,公正搖號已成為商品住房銷售的必經程序了。不久前,武漢和長沙的「搖號售房」方案中,也明確提出,剛需「優先選房」,武漢甚至規定,40%的房源配置給剛需。筆者認為,「房住不炒」的頂層設計框架下,政府限價,不就是為了剛需能「上車」嗎?因此,剛需「優先選房」是搖號政策的第一原則。

開發商提高門檻是「隱形搖號」,政府接過來能解決問題嗎?估計很難。天上掉下餡餅,有錢沒錢的都想要。巨大的利益刺激下,按下葫蘆浮起瓢,違規層出不窮。搖號極具觀賞性的傳播效應,刺激需求和房價上漲預期。瘋搶限價新房,意味著大家預期,以後新房價格至少會漲到二手房現在的價格,從而填平窪地。政府該怎麼做呢?要麼,乾脆讓新房價格看齊同區域二手房價,並通過大規模供地、租售同權、以軌交拓展外圍等供給側改革增加供應、分流需求。要麼,政府將限價和搖號堅持到底,讓市場逐步形成這樣的預期:現在一二手房價「倒掛」沒關係,政府主導的新房定價會成為「市場標價」,整個市場的價格會向這個價格靠攏;政府主導的搖號支持剛需,將分流市場需求。由此,限價和搖號,將打破大家對於「調控-鬆綁」輪迴的預期。問題是,二線城市整體供地彈性並不高,近年來打造新產業集聚地風生水起,「搶人大戰」愈演愈烈,需求卻不斷高漲;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鬆綁政策也是蠢蠢欲動,小動作不斷,由此強化了市場「調控-鬆綁」將輪迴的預期,即限價是暫時的,搖號是不得已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