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慧律法師:大智慧的人就是佛

慧律法師:大智慧的人就是佛

大·智·慧·的·人·就·是·佛

佛是超越一切表相的,那一顆大智慧的心就是佛。

一、「無佛不佛。」佛是一個名詞,覺性就是佛,大智慧的人就是佛,大解脫的人那一顆心就是佛,平等心就是佛,無所住的心就是佛。無所謂佛,性相一如,體用不二。沒有所謂佛,或者是不佛,這些都是名詞。諸位!你不要把佛概念化,佛是超越一切表相的,那一顆大智慧的心就是佛。不具任何的時間和空間,六根門頭,縱橫自在,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回歸當下這一念,剎那猶如虛空,等同法界,量周沙界,平等不二。一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全回歸當下一念,體相用具足,這個就是佛。諸位!不要死在名相和語言上,解脫是證量的真實境,不是語言可以表達的;但是為了善巧方便,不說不行。

二、「般若空觀,萬法一如。」當我們用大智慧觀照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法法本空。你會發現,花非花,花本空;那一棵樹,樹也是空。為什麼?這樹砍下來,放火一燒就沒有了。那一座山只是一些土堆和石頭構成的。你遠看,喔!那是一座山,山印在我們腦海里,山沒有真正的山相,山可以移走的。樹沒有真正的樹相,沒有永恆相。

因為這個世間沒有永恆,都是無常,所以它不圓滿。當我們開採了我們的清凈自性以後,我們的生命就完全圓滿。為什麼要參禪、要悟道?就是要邁向生命的圓滿。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要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圓滿,日子過得真正的快樂、幸福,而不是去追求那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東西。

世間人苦不堪言。有一對男女談戀愛,女孩子要和他分手,男孩子不同意,就砍她三十幾刀。如果這個男孩有學佛,這種不幸的事情,就會避免。有緣就成夫妻,沒有緣可以做朋友。當我們了解萬法一如,用般若的空慧一觀照,喔!一切的執著,都沒有任何的意義。

三、「真妄無別,生佛不二,能所皆泯,心境雙亡。」什麼是如來的境界?妄,妄心本空;真,也不可以立一個真,立一個真心就是知見立知。如是體會!進入絕對的智慧,絕對的平等,絕對的自在。若立一個真,這個真就是妄。不可以頭上安頭。法受益就好,內心相應就好,不可以再動一個念頭,對法的執著。

真妄無別,生佛不二。我們色身,這個就是佛!為什麼?即於五蘊身就是佛身。五蘊當體即空,就是如來藏性就是佛,因此佛也不可以離開當下。我們對這個生命要非常珍惜!有人碰到了金融風暴,就帶幾個孩子去自殺,我看了這個新聞報道,內心非常難過。自殺一次要重複地輪迴好幾次,因為八識田中種下這個自殺的種子是很可怕的。諸位,不懂得犧牲奉獻,就會活得很苦!有的人說:「你講的是理想,真正缺錢的人,逼上梁山的時候,不得不死啊!」我就說:「那就是業了,沒辦法了!」人一出生,不像紙張用完了可以回收,人沒有辦法。人一死亡,就是另外一個生命,人一自殺就不能再來了!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非常可貴的佛身,因為我們自性就是佛,今生今世好好地用功,生佛是不二的。能所皆泯,能緣的心、所緣的境,主觀的意識心、客觀的外在的環境,其實本來就不可得,心境雙亡。師父曾經一直講說,生存是非常殘酷的,要活下來實在是很不容易的。諸位真的要珍惜我們這一條命,也許你真的活得很苦很苦。記得!要為眾生而活;要為佛教而活;要為佛陀而活;為人類而活,為這個世界盡一點心力。當你要自殺的時候,踩剎車:我願意把我的生命貢獻給佛陀、貢獻給眾生、貢獻給人類!這個不是更好嗎?

四、「佛不拜佛,佛不念佛,佛也不繞佛。」講到這裡,大家會吃驚:「我念了三天、拜了三天的三千佛,師父竟然講佛不拜佛!」是的!佛不拜佛,佛不念佛,佛也不繞佛,這是從自性本自具足的角度上講的。你們說:「那我們就回去了?」不!沒有大悟,你還是要好好地拜佛。有個居士說拜完三千佛腿發抖,我告訴你們,以前煮公上人主佛七,我凌晨二三點就起來拜,從早到晚一直拜,那時候年輕有力,你們現在不能和我比。我拜到去廁所時,一蹲下去就爬不起來,我不是念阿彌陀佛,是叫:「阿娘喂!」怎麼會痛到這麼嚴重的程度?雙手雙腳都沒有力,腿站不起來直發抖,在那邊停頓了很久,出來的時候,沒辦法走樓梯,就是發抖!所以,這個腳發抖,正常。沒有關係,多多訓練,多多拜佛,這是好事。佛不拜佛,意思就是說:覺性就是佛,沒有能拜,也沒有所拜,自性就是佛。佛不念佛,因為既沒有能念,也沒有所念,我們借重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為了善巧方便,攝受身心。佛不繞佛是心法,有的人不了解這個真理,問我:「師父啊!那經典怎麼說『繞佛三匝』呢?」這個表示恭敬。

五、「若不明心,盲修瞎練,徒自疲勞。」有人修行,半夜不睡覺,把自己搞得很疲勞,卻不見道。甚至搞得神經兮兮的,造成家人誤會,還會怪師父。這樣不對的,我沒有這樣教你們,修行人是正常吃、睡,正常起居、作息。不要做一個很奇怪的人,解脫是心的念力,我們要用心力、念力去修行,當然還要加上體力。如果佛法不懂,就變成用體力在修行,到最後就會半途而廢,因為人的體力有限。

以前我們在大專佛學班,有一個交通大學的同學,日修夜修,回去再修。懺公對他講:你不要這樣!要先明理,要慢慢地明心,要懂道理。修行就像走樓梯一樣,有的人坐電梯,那是根器比較利的人;走樓梯,是漸次性的。坐電梯類似頓悟,這要看根器。這個交大的同學就是不聽,修到最後生病。我去看他,已送進精神病院了。佛有這樣教你嗎?但是那一些懶惰的人聽了這話,哇!好開心。回去一躺,師父說要正常睡,來睡覺了!剛好有個借口,回去就不用功了。我的意思不是這樣,是說精進要恰到好處,吃一點苦;如果太過量,無法承受;如果不明心,盲修瞎煉,徒自疲勞。如果變精神病,就更可惜了!

六、「悟無所得處,即是佛行處。」無所得如同虛空,沒有增、沒有減,沒有來,也沒有去。諸位!儘管胸量放大,上蒼會二倍福報奉還給你的,你一定要把你的胸量放大。胸量廣大,猶如虛空。受一點委屈,不需要一直辯解;人家冤枉你的時候,你也不需要解釋。記得!因果是最標準的審判官,它會還你公道的。

一切傷害眾生的人,到最後一定被自己傷害,因為他造了惡業!你們要跟我學一點,就是口業絕對清凈。有緣的人,互相共論法義;沒有緣的人,合掌令歡喜。我這一輩子,就是口業非常清凈,絕對不去批評任何一個比丘,只要他是為法、為眾生,乃至於說他是很平凡的一個老實修行的,我們都要讚歎!我們絕對不去攻擊、批評任何一個道場,乃至於他的方式跟我不同,我們也是隨喜讚歎。當然邪知邪見、惡知見、壞佛的正見,這個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師父讚歎一切比丘,讚歎一切道場,也讚歎八大宗派,南傳、北傳、藏傳。
慧律法師:大智慧的人就是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慧律法師:健康第一,佛法第一
聞名不退願 得三法忍願 四十八願頌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