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文殊菩薩,救度阿難

文殊菩薩,救度阿難

文殊菩薩,救度阿難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廣義地來說,凡是執著事相,住著事境,皆是淫慾。乃至執著佛相,住著佛境,情意纏綿,也是淫慾。

世間萬相,生生不息,論其數量,恆沙無盡。見色聞聲,起心動念,無不是相。乃至閉目塞聽,滅盡受想,也在相中。無量萬相,若心取之,是名淫慾。無量萬相,若心舍之,也是淫慾。乃至不取不舍,也在欲中。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也就是說,著相住境的習氣不除,則三界不可出,六道不可免。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這個並不是說,男不娶女,女不嫁男,便是除了淫慾,便是出了三界。若是男不娶,女不嫁,便是除了淫慾,那麼,法界之中,無量無數的維摩居士,又是如何成佛的?維摩居士,有男也娶,有女也嫁,子子復孫孫,哪裡有淫慾?若悟本心,空心應緣,男娶女嫁,子子孫孫,皆是空花泡影,亦名佛土莊嚴。然而,淫慾之人,切不可借著「子子復孫孫,哪裡有淫慾」這句話而大行淫慾。

如何除淫慾呢?有人以為,有了男女淫慾的心,那就是淫慾,就應該把它按捺下去,或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直至見到異性而不動心了,猶如見到木頭石頭,那便是沒有了淫慾。其實不然,欲界之人,生在欲界,則居心動念,無不是淫,無不是欲,見男淫男,見女淫女,見花淫花,見草淫草,見名淫名,見利淫利,見這便淫,觸著便欲,哪有他不淫慾處?即是住在色界,或住在無色界,那也是連帶著欲界的色界與無色界。哪裡逃得出欲界?

或有精進修行的人,淫慾心一動,便把它按捺下去,再一動,再把它按捺下去。若是這樣消除淫慾,則是造淫慾之業,種淫慾之根,那是永遠也消除不了淫慾的。何以故?每動一個淫慾心,便將它按捺下去,這就在八識田裡種下了淫慾的種子。無數次的按捺,便是無數次地種植。如此按捺,如此種植,縱繞他修成了一個離欲阿羅漢,那也是帶著淫慾而住在無色界的人,待他出了這個羅漢境界,那些被他按捺下去的無量的淫慾種子,便會隨緣而起現行,令他按捺不住,再次夢入輪迴。

試看釋迦佛是如何教導阿難消除淫慾的。楞嚴法會上,文殊救回阿難,然後,佛便給阿難說了一個消除淫慾的法,而且是一個最直接的法,最根源的法。釋迦佛是如何說的呢?釋迦佛令羅睺羅撞鐘,然後,問阿難:「剛才的鐘聲,你聽到了嗎?這聽到鐘聲的,究竟是什麼?」若能識得這個聞聲的人,若能識得這個觀音的人,則淫慾不除而自消。不識這個觀音的人,則淫慾不可斷,三界不可出。

釋迦佛反覆指示這個觀音的人,反覆指示這個了了常明的心,而阿難尊者,未能識得。幸好阿難不識,若是識得,哪裡還有七處征心、八還辯見的佛陀開示。七處征心,八還辯見,阿難依然不識此心,所以佛令大勢至菩薩說念佛法門,再令觀世音菩薩說觀音法門,以令有情眾生,依而行之,覺悟此心,繼而消除淫慾,出離三界。[1]

無論是秘密持咒,還是持名念佛,都是運用的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的法,也就是說,無論是念咒,還是念佛,我們的方法,都是心念耳聞。如此而念,久久功深,則根塵識心自然脫落,圓覺自性自然現前。這時,憑著般若智慧,便能認出這個自性真佛,就能認出這個「本真的自己」。至此之後,心光普照,則淫慾自然得脫,眾生自然得度,佛道自然得成。

明心見性,是佛法的根本。若不明心見性,則無由解脫。《楞嚴經》云: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2]

見性之人,以自性為自己,或曰以良知心體為自己。良知心體,或曰自性,或曰妙明真心,只是這個蓋天蓋地的覺性靈明。自性隨緣現相,然而,卻不住一相。自性隨緣起用,然而,卻不著一用,道家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儒家所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自性本然如是,良知本然如是,佛教的宗旨,也只是要人恢復這個本然如是,儒教的宗旨,也只是要人恢復這個本然如是。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或曰格物致知,天下太平,或曰轉識成智,十方凈土,這都是諸人心上的事。

廣義地來說,見了花色,著了花相,這已經是淫慾。流連忘返,欣賞其美,這已經是上了淫床。遍地是色,處處是相,若不明心,又豈能免得淫慾?淫心不除,三界則不可出。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也。三界只是人心中的事,不是物理空間的特定疆域。住在慾望上,即是欲界。住在色相上,即是色界。住在空境上,即是無色界。般若波羅蜜,智慧到彼岸,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皆空,苦厄度盡,三界何存?所以說,諸法空相,本無實際。

淫室在哪裡?阿難又是誰?摩登伽女又是誰?

淫室在哪裡?淫室是個表法,表貪著色相,就像阿難尊者,貪著佛的相好莊嚴,這已經是淫慾。淫室只在迷人的心裡。迷則淫室有,悟則淫室無。迷了,處處是淫室。悟了,在在是凈土。

阿難是誰?在大乘佛教里,阿難也是個表法,表著相見佛的習氣。佛問阿難,因何出家?阿難答言,因佛相好,隨佛出家。也就是說,執著了佛的相好莊嚴,這已經是入了淫室。落入相好,情意綿綿,這已經是上了淫床。入淫室,上淫床,只是諸人心中的著相自纏。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著相自纏,永在三界。

摩登伽女是誰?摩登女也是個表法,表所著的相。凡夫之人,人人那裡皆有阿難,人人那裡皆有摩登伽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若人著相而見,則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便是摩登伽女。若人讀經,依文解義,想像凈土世界的莊嚴,想像諸佛菩薩的神通。如此想像,如此嚮往,所想之境,所往之處,皆是摩登伽女。將自身陷溺於佛教妄想中,情意綿綿,是名終日淫床上,沉淪三界苦。

釋迦佛又是誰?在大乘佛教里,釋迦佛也是個表法。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靈山即是此心,此心即是佛祖。既然此心即是佛祖,佛祖即是此心,何不回歸自心?何不融入自性?回歸自心,融入自性,即是出了三界,到了凈土。

可以說,著相自纏,情意綿綿,即是「攝入淫席,淫躬撫摩」。阿難覺性高,當下凜然一覺,「不對了,我著相了,我妄想了」。這便是「如來知彼,淫術所加,

齋畢旋歸

」。阿難凜然一覺,便是世尊放百寶光。可惜,世人妄想,以為阿難在淫室,世尊在遠方,阿難與世尊,兩人各一方。這時,世尊遙知阿難,落入魔難,世尊便趕緊吃完飯,急忙到精舍,敷好座,盤好腿,放光動地,念楞嚴咒,勅令文殊,前去救度。就世間的觀念來說,從遙知阿難落難,到回到精舍,放光動地,再念完楞嚴咒,再令文殊前去相救,有這麼長的時間,阿難早已生米做成熟飯了。讀經看教,哪有這樣事實考據的?佛法不是這樣的物理事實,而是心上的本然如是。

著相的習氣太重,淫慾的習氣太重,即使凜然一覺,也不能將妄想習氣覺破,也不能出得這情意綿綿,是故世尊,勅令文殊(智慧),持楞嚴咒,前去相救。今人念佛,心念耳聞,不是文殊持楞嚴咒相救么?今人念咒,心念耳聞,不是文殊持楞嚴咒相救么?若離了文殊持楞嚴咒相救,則一切眾生,皆不得出離三界之苦。

文殊是誰?在大乘佛教里,文殊也是個表法,表諸人的自性光明,表諸人的自性智慧。若言心外有文殊,是名心外求法,是名外道。佛是自心妙體,文殊是自心智慧。若言心外有文殊,持咒前去救阿難,這早已是犯了淫慾大戒。

自性妙體,敕自性智慧(文殊),持自性密咒(工具),度自心眾生(阿難),令諸眾生,回歸本處。世尊教導阿難斷除淫慾的法,世人不去實踐,反而著相而行,是故佛云:著相而行,猶如煮沙成飯,盡未來際,永不得成。



[1] 參閱《楞嚴經》卷五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冊。

[2] 《楞嚴經》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冊,第一三一頁下。

文殊菩薩,救度阿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王驤陸祖師:如何了生死
著即成魔,脫即成佛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