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是這3個字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是這3個字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是這3個字

01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新聞。

河北唐山市的路橋收費站被取消了。

收費站的工作人員即將下崗,於是他們去找有關領導討說法。

在這群下崗人員中,一位36歲的大姐說: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除了收費啥也不會,一句話在網上引發了強烈的討論。

有說大姐性格耿直的,有鼓勵大姐學習新知識、迎接新挑戰,面對新生活的。

但更多的是說這位大姐矯情、貪圖安穩,沒有危機意識。

人到中年,面對變化只會說:我不會

時代在進步,而她卻在逆流而下

36歲被離職意味著什麼?

對每個人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不盡相同。

但有一點是清晰的,36歲不應該是人生的終點。

想起《愛麗絲鏡中奇緣》中,紅皇后對愛麗絲說過的一句話:你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深以為然。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是這3個字

02

大學畢業那年,有個學建築的朋友去了一家事業單位。

朝九晚五,畫著一張張不知名的公共設施的設計圖,拿著死工資。

她對工作的好壞,沒有一個評判的標準。

家長說穩定的,且競爭如此激烈的崗位,就是她所理解的好。

最後,她發現其實穩定的工作,也就是沒有競爭,沒有壓力。

每天做著一樣的工作,到點打卡上下班,到日期發工資,久而久之對外界環境的變化變得十分鈍感。

在安逸的日子裡,漸漸地變得對生活無所追求

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眼看著昔日的好友們緊跟時代,談論時下最新的內容,隨著大潮全力衝刺,而她卻越來越聽不懂了。

於是,她慌了,明知自己處在這種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來的狀態,苦於不知如何改變。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是這3個字

我記得張泉靈曾說過一句話: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社會不會一成不變,工作不會停滯不前,你嚮往的穩定生活很可能有朝一日突然土崩瓦解。

與其找一個穩定的工作,不如增強自己穩定的能力

就好比《我的前半生》里的賀涵、唐晶,他們需要追求穩定的工作嗎?

當然不需要,他們辭職了馬上就會找到新的工作。

他們不怕裁員、不怕金融危機,因為他們的能力,能讓他們去哪裡都可以穩定地牛逼著。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是這3個字

03

經濟學在解釋人為什麼要購買保險時,有這樣一種觀點:


大多數人是風險厭惡型的,不喜歡不確定性。

人們寧願通過支付保險費用獲得穩定的預期,也不願在將來因為一個極小的可能性導致一無所有。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這樣一種現象:


很多人一邊抱怨著事業單位工資待遇低,但一遇到公務員考試、招教考試,銀行招聘考試等總是人山人海。

因為追求穩定是人的一種天性

但是盲目追求所謂的穩定,容易抹殺自身抵抗風險和波動的能力。

結果就是在風險來臨時,變得脆弱無比。

這個情況,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之前中興的程序員,在42歲被辭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這就是因為太穩定,才導致了人的脆弱性。

但實際情況卻是:一個人長期暴露在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性下時,他反而能茁壯地成長和壯

這種特性,叫做反脆弱性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是這3個字

之前有一則新聞是這樣說的,地鐵口賣燒餅的大媽,月入三萬。

賣燒餅的大媽,不確定性的收入,反而比普通上班族更高。

因為她的反脆弱性更強——這個地鐵口不讓擺,那就換個地鐵口擺嘛。

表面上看上去很穩定的其實很脆弱,而給人以脆弱假象的其實卻很強大。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中提到:舒適區是一種自我防禦的屏障,能夠起一種避風港的作用。

但是長期置身於一個穩定的環境,不求自身發展,只會停在原地,變得越來越脆弱。

我們應該主動地把自己置身於不確定性中,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小範圍冒險,才能加速成長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是這3個字

04

有一個笑話是這麼說的:


一位因為走私罪被抓的黑社會大哥,因為死活不肯透露最後一批貨藏在哪裡,結果被重判了25年。

現在,罪期已滿,朋友來接他出獄。大哥出獄後,一言不發,讓朋友將車開到郊區一地點,經過仔細辨認後找到了當初埋貨的地方。

挖了大半天后,一個特大箱子出現了。大哥看到箱子,特別激動,告訴身旁的朋友:這批貨一出手我們就有錢了,這幾年的苦沒有白受,以後就能過好日子了。

箱子在兩人的激動中被打開,結果一地的摩托羅拉BP機散落開來!

這讓人有點發笑的故事背後,講述的是時代的快速變化。

世上沒有永恆的產品,更沒有永恆的成功,時時刻刻的危機感才是現代社會的制勝之道

前幾年,手機支付還未流行,外賣軟體還不發達。

而現在人們漸漸習慣手機支付,送報紙的小哥也變成了送外賣、送快遞......

世界變化發展的太快,如果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毫不自知。

等到時代已經拋棄你的時候,才驚覺沒有追上,那已經太遲了。

大潤發的創始人黃明端離職的時候說: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含辛茹苦數十年,一眼望去換青天。

個人的命運並不是一條孤獨的航線,而是不可避免地和這個時代的變化纏繞在一起。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跳出舒適區,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提升自己。

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

對隨機性、不確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樣:你要利用它們,而不是躲避它

千萬別讓你人到中年,脫離了時代,面對急速發展的社會只能空嘆一句:我不會。

作者:haruko,精讀主創,一個老電影愛好者。

↓怎樣不知不覺,構建你的知識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人際交往中,什麼樣的人,最容易把天聊死?
為什麼你要努力浪費,那麼貴的人生資源?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