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最大最奇葩潛艇,出戰三次發射一枚魚雷,就悲催的沉入海底

美國最大最奇葩潛艇,出戰三次發射一枚魚雷,就悲催的沉入海底

原標題:美國最大最奇葩潛艇,出戰三次發射一枚魚雷,就悲催的沉入海底


美國海軍在二戰前,潛艇按照A、B、C、D的順序建造裝備,亞爾古號最初編號為V-4。


【V級潛艇家族】


V1、2、3 同級,SS-163 梭子魚,SS-164 貝斯,SS-165


V4 為單獨的布雷潛水艇,SS-166亞爾古

V5、6 同級,SS-167獨角鯨,SS-168鸚鵡螺


V7, SS-169海豚(一艘小型試驗潛艇)


V8、9 同級,SS-170抹香鯨,SS171墨魚


【布雷潛水艇】


美國海軍唯一的布雷潛水艇,V-4號亞爾古(USS Argonaut),緬因州朴次茅斯海軍造船廠建造,建造費用615萬美元,1928年4月2日服役。



亞爾古號長109米(385英尺),寬10米,水面排水量2710噸(水下4080噸),艇首4具艇尾2具21英寸魚雷管,可以裝載60枚水雷,是美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潛艇。




兩門6英寸/ 53倍徑的甲板炮,船首船尾各一門。


俯視艦首的6英寸甲板炮,水兵們正在裝填一枚21寸533mm魚雷,此時炮口要向左側偏轉以避開魚雷裝填作業



艦首甲板炮



艦尾甲板炮


【最大的潛水艇】


V-4排水量2710噸(水下4080噸)是V級潛艇中的巨獸。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了軍艦噸位,建造潛艇可以避開軍艦噸位限制。


在整個二戰中,她一直是美國海軍中最大的潛水艇,直到戰後核潛艇出現,他的噸位記錄才被打破。看一下他和同伴的對比吧。


1929年10月,聖地亞哥港V-4亞爾古和兩艘S級潛艇,最右側是S-44



1928年3月29日,在干船塢中的亞爾古號與USS O-2號潛艇


相比二戰期間的德國日本同行,亞爾古號都是個不得不說的大塊頭。


美國


日本


德國


艦型


USS Argonaut


伊400型潛水母艦

XB型(10型)


建造


僅此一艘


伊400,伊401,伊402


8艘


長度


109米


122米


76.7米


寬度

10米


12米


8米


水面/水下排水量


2710噸


4080噸


3530噸


6560噸


1621噸


2710噸

乘員


77人


213人


57人


續航力/航速


8000海里/10節


37500海里/14節


15,500海里/ 10 節


甲板炮


6英寸/53倍徑主炮2門

Mark XII Mod 2


5.5英寸/50倍徑1門


105mm甲板炮


魚雷管


前4後2


21寸(533mm)


前8


21寸(533mm)


備雷20條


船尾2

其他武器


60枚水雷


3架晴嵐水上飛機


可搭載800公斤炸彈或


450mm航空魚雷


18+48枚SMA水雷


航空炸彈


4枚92式改3航空魚雷


15枚航空炸彈


【戰爭經歷】

第一次戰鬥巡航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時,亞爾古號正在中途島附近海域。艇長Stephen Barchet中尉發現了日軍艦船,考慮到亞爾古號不是一艘攻擊潛艇,他選擇了下潛規避日軍。



第7驅逐隊的吹雪級,曙號


遭遇的日軍艦船是驅逐艦潮、漣(吹雪級),指揮官小西要中佐,他們的任務是炮擊中途島,牽制美軍,潮號12月8日向中途島發射108發炮彈。


1942年1月22日,當亞爾古返航珍珠港時,美國人認識到V級潛水艇巨大笨重的身軀,上浮和下潛的速度緩慢(最快下潛也需要52秒),不適合作為攻擊潛艇使用,於是妥協的方案就是將其挪作他用。


他進入馬雷海軍船廠,拆除了布雷設備和六個魚雷發射管,被緊急改裝為特種運輸潛艇,原先的水雷倉用於改裝為人員住艙,可以一次運送120名海軍陸戰隊員(一個連的規模)。


第二次戰鬥巡航


1942年8月17日,在約翰.皮爾斯(John R. Pierce)中尉指揮下的亞爾古號運送海軍陸戰隊第2突擊營(2d Raider Battalion)A連121名官兵突襲吉爾伯特群島中的馬金島,V-6鸚鵡螺號運載了另外B連的90名官兵,因為第2突擊營的指揮官是埃文斯.卡爾森中校,他們被稱為「卡爾森突襲者」。



卡爾森的突襲者是美國首次組建的特種作戰部隊,這是以後大名鼎鼎的三角洲特種部隊與海豹突擊隊的前身。


2天後,兩艘潛艇撤離了突擊隊員。他們8月26日順利返航珍珠港,卡爾森的突襲者在亞爾古號甲板上列隊,受到人們和尼米茲將軍的熱烈歡迎。



卡爾森突襲者列隊接受尼米茲將軍的歡迎


1942年9月22日,亞爾古的艦艇分類符號由SM-1(布雷潛艇)改為APS-1(人員輸送潛艇)。


第三次戰鬥巡航


42年底,亞爾古號的作戰基地轉移到澳大利亞東海岸的布里斯班。


1943年1月10日,亞爾古號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顛群島南部,拉包爾基地附近巡航,指揮官約翰·皮爾斯中尉發現了一支日軍護航船隊,由5艘運輸船和3艘護航艦艇。



陽炎級驅逐艦磯風


亞爾古號發起魚雷攻擊,魚雷未能擊中敵艦,然後遭到驅逐艦磯風,舞風的深水炸彈攻擊。亞爾古號受傷被迫上浮,遭到日本驅逐艦炮擊,亞爾古號沉沒了。巧合的是,美國陸航一架飛機恰好飛過,目睹了亞爾古號被日軍擊沉。


1943年2月21日,美國海軍部公報288


美國潛艇亞爾古號未能從巡邏行動返回,被推定失蹤。


105名水手隨艦沉沒。


這真是件悲催的事,明明知道自己不適合戰鬥,改成了人員運輸潛艇,在遭遇比自己強大的多的敵人時,還不利用自己水下艦艇的優勢偷偷逃跑,居然不自量力發起攻擊,結果才發射一枚魚雷,就被日本人鎖定,下場只能是在海底長眠了,這些可憐的美國兵被那個愚蠢的艇長白白害死。


本文作者:飛行豬,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尤其是最不要臉的鐵血網。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唐高宗李治真的「無能」嗎,在他手上是整個唐王朝最為巔峰的時代
志願軍出國第一戰,就碰到一支奇葩敵軍,他們是來搞笑的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