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號玩家》:每個人的熱愛都應得到尊重

《頭號玩家》:每個人的熱愛都應得到尊重

上映將近兩周了,這部神片相信大家都已經該二刷的二刷,IMAX的IMAX,想到電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歡呼聲肯定還記憶猶新,酸叔終於可以不用怕給大家劇透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了。

《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最被人稱道的地方,就是構建起一個由流行文化乃至亞文化組成的烏托邦。在這裡不用擔心因為熱愛漫畫、某個小眾音樂或者Cult電影被稱作「Geek」或「Weirdo」;能肆意地表達自己所熱愛之事;大放異彩的多元世界如同花園一般,你不必熟悉每一朵花,但是你必能找到屬於你的一朵,同時也能感受到別的花朵的美麗。

影迷們可以為《閃靈》的神還原和德羅寧的飛行模式而笑得不能自已;音樂迷看到Thriller的MJ裝束聽見Staying alive也是會心一笑;遊戲迷看見春麗、肯和跑來跑去的獵空感慨老斯對於年輕一代的尊重與理解;特攝宅看見機械哥斯拉再現大熒幕,聽著熟悉的哥斯拉進行曲肯定心潮澎湃;美漫迷被驚鴻一瞥的阿卡姆騎士、喪鐘、蝙蝠俠等驚得目瞪口呆;日漫迷們….哪有聽見「啟動高達模式」而不振奮的?

這座大花園給予了每一個亞文化愛好者相當的歸屬感。

因為,每一個愛好者,一邊以自己愛好的小眾性為傲,一邊又在苦苦追尋著周遭人的認同感。

影迷們對於經典好片在國內的水土不服扼腕嘆息;音樂迷試圖在KTV唱一首經典老歌被嘲笑是老古板不懂流行歌;漫迷則更加被動不動被大眾扣上宅男的帽子,只因為他們在享受漫改電影之餘,願意花時間去研究喜歡的角色包括漫畫在內的其他作品。

似乎,喜歡大家都喜歡的東西,就是「潮」;而願意刨根問底地熱愛研究,就是「宅」。

宅男這個詞愈來愈成為一個貶義詞,社會賦予了這個詞油膩猥瑣、社交障礙等引申含義,直到現在大眾愈加喜歡貼標籤:看《復仇者聯盟》電影的很酷,看《復仇者》漫畫的是宅男;唱馮提莫的是潮人,聽杜蘭杜蘭的就是老古板;看《哥斯拉2014》發個朋友圈證明自己緊跟潮流,順便鄙視下《哥斯拉2016》「日本人拍怪獸片居然還要套皮套?是不是下一秒奧特曼就出來了?」

直到,粉絲們不敢在社交平台上發布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因為真的太容易被人誤解了。

包括《頭號玩家》,電影論壇上有人試圖與原作小說進行對比,都會被其他人嘲諷:「看個電影幹嘛還要補個小說?我又不是宅男。」

想必他們很難理解熱愛Star Wars,花大把金錢購買星戰道具複製品的G;喜歡怪物,房間里貼滿了自己畫的詭異隨筆的B;還有同樣喜歡怪物,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詭異山莊的T。聽起來「哇塞,好宅啊」「這有什麼有意思的,多看看電影逛逛街有什麼不好的。」

這三個人分別是致力於拍出華語科幻片高峰的古天樂;黑暗中的純粹童心蒂姆·伯頓;新晉奧斯卡最佳導演吉爾莫·德爾·陀螺。

(陀螺的怪物之家)

他們有著對某個事物普通人難以想像的熱愛,而這份熱愛成為了他們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與持續的動力。

看個電影確實沒必要補小說、遊戲、漫畫乃至前作電影,這樣看電影很「累」,對於很多只是想去電影院放鬆自我的影迷來說對他們並不公平。每個領域都有「藝術型」和「社交型」的愛好者,發自肺腑地熱愛鑽研的「藝術型」乃至為了和同伴們有話可聊的「社交型」均無不可,大家也不可能在所有喜歡的領域都像「藝術型」一般瘋狂研究。也無法兼顧到每個領域。

所以在感慨自己不被理解的同時,也在曲解著別人。

「藝術型」鄙夷「社交型」啥也不懂,「社交型」吐槽「藝術型」研究這些沒用的東西幹嘛(順帶便扣上「宅男」的帽子)。

「綠洲」這個大花園,沒有人能欣賞每一朵花。

大家在欣賞自己的花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所愛,輕易給一個對某個領域發自內心熱愛的人扣上貶義的帽子,便是對於亞文化的又一次摧殘。

對於自己不熟悉的花,不要居高臨下地評論它和愛著它的人,悄悄欣賞就可以了。因為你不知道這朵花對熱愛這朵花的人意味著什麼。

老斯的《頭號玩家》,不僅是亞文化的一次集體發聲,也是潮流媒體對於亞文化的一次認可。

熟悉酸叔的人都知道,我並不是宅男,但是對一些領域有著發自內心的狂熱熱愛。

「熱愛」不等於「宅男」,「宅男」也不等於「社交障礙」,這些標籤早就應該撕去了。

希望在電影過後,每個人的熱愛能繼續不被辜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酸叔電影 的精彩文章:

《起跑線》:帶著鐐銬的絕美舞蹈

TAG:酸叔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