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胚胎實驗室的一些 「先進」的技術的確有效嗎?

胚胎實驗室的一些 「先進」的技術的確有效嗎?

在試管嬰兒治療程序中,很多報道和文獻都會提出一些胚胎實驗室的「先進」技術,可以提高治療的成功率。但是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 「先進技術「,真正的效率,並沒有被嚴格的臨床證據所證實。

胚胎實驗室的一些

「先進」的技術的確有效嗎?

最近幾年,報道較多而同時也是爭議最多的胚胎室的「先進」技術主要有:胚胎膠和粘結劑;胚胎延時成像技術(Time Lapse);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PGS) ;線粒體含量檢測;輔助孵出(AH)。

從安全性和有效性角度來考慮,這些診療項目,首先應該通過動物模型測試,然後在臨床中進行試驗來確保安全。最終需要有高質量的臨床隨機試驗RCT研究證明其安全有效。而且,還需要對後代進行長期的隨訪來檢驗安全性後,這種新技術才能被認為是「常規技術」,從而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但令人擔憂的現狀是:在缺乏循證醫學證據的情況下,很多IVF「附加」的「先進」治療技術,常常被常規而廣泛使用,而且患者還要承擔額外費用。在RCT研究證實無效後,這些技術將隨之會被取消。

1、胚胎膠與粘合化合物

早期的研究報道,使用「纖維蛋白粘合劑」可以讓胚胎粘附於內膜,降低宮外孕發生率,增加活產率。這一結果令人鼓舞,一時成為廣為流傳的「秘方」。

但是,在隨後的臨床使用中並未顯示出可靠的、顯著的改善結局的效果。

又有研究認為,在胚胎移植液中添加透明質酸,可以提高胚胎移植效率和著床率,但由於發表的結果在研究設計上存在較大問題,因此,透明質酸的使用仍然存在爭議。

2015年最新的一項臨床研究發現透明質酸的添加,並沒有提高種植率和臨床妊娠率以及活產率,同時使用透明質酸組的嬰兒出生體重增加。目前有臨床證據提示,移植液中添加透明質酸可能有益,但尚需要進一步的RCT研究來評估其有效性。

2、延時成像技術(Time-lapse)

延時成像技術是一項胚胎實時成像觀察系統,在IVF治療中,延時成像技術的有效性一直備受爭議。Rubio等人在2014年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RCT研究顯示,與常規培養和形態學評估相比,延時成像技術使臨床妊娠率增加了9.7%。而這一結果在Cochrane的一篇回顧性綜述中被推翻,該綜述結論認為:基於活產、流產、死產的數據,並沒有充足證據可以使我們選擇延時成像技術評判胚胎。

筆者認為,不可否認,該技術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例如它可以發現胚胎培養過程中發生的重要事件,方便胚胎室進行質量控制和教學應用,同時也能為病人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是否真的可以提高活產率,而對患者有益,則需要更多的觀察和研究。

胚胎實驗室的一些 「先進」的技術的確有效嗎?

3、PGS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PGS)是對早期胚胎染色體數目和結構進行檢測,選擇染色體組成正常的胚胎移植。早期很多研究證實了卵裂期胚胎非整倍體比例可高達50%, 通過細胞或分子遺傳檢測技術挑選整倍體胚胎,可以提高活產率,但隨後的研究結果確並沒有證實預期的結果,當時推測可能與活檢及診斷技術相關。

於是人們又改用Day5囊胚期的胚胎外滋養層細胞活檢結合全基因組測序技術,認為可以發現更多的非整倍體,提高種植率,大大縮短了妊娠需要的時間,降低了複發性流產率和反覆種植失敗率。

但目前相關的臨床研究結果均不支持這個結論,甚至針對高齡人群反而降低了移植機會和活產率,因其設計缺乏嚴謹性而被質疑。目前,兩個大規模的RCT研究正在進行中,相信很快就有結果。或許這些研究會為PGS的應用價值提供強有力的證據。

胚胎實驗室的一些 「先進」的技術的確有效嗎?

4、線粒體DNA 的含量檢測

線粒體是細胞的發電機,負責細胞的能量供應。研究表明,成熟卵子有約10萬個線粒體DNA拷貝數,直到發育至囊胚期才開始複製,隨著受精卵的分裂,線粒體DNA隨機分到卵裂球中。

近期兩個RCT研究提示,線粒體DNA拷貝數與囊胚的種植率呈負相關。研究結果指出,種植成功的整倍體胚胎線粒體DNA含量往往低於臨界值。

相反,種植失敗的或者非整倍體的胚胎線粒體DNA含量往往較高。

但這個結論並沒有得到重複驗證,有的研究發現胚胎髮育潛能與線粒體DNA拷貝數無關,迄今仍然沒有足夠大樣本結果顯示通過檢測線粒體DNA的含量可改善活產率。

5、輔助孵出

1990年,Cohen等人指出,在透明帶上創造一個缺口可增加部分患者的種植率。輔助孵化的方式主要有非接觸激光法,機械法、酸溶解法,目前主要用於D3/D5/D6延長培養的胚胎。

理論上該技術主要適用適應的人群為:高齡、吸煙者、高FSH患者、以及冷凍後復甦周期的胚胎。三個系統回顧分析結果顯示,輔助孵出可增加臨床妊娠率,但並沒有增加活產率。

2013年NICE 指南中並不推薦常規做輔助孵出,因為其並不能提高妊娠結局。

但本中心的臨床結果表明,對於高齡、透明帶異常和復甦周期的胚胎,輔助孵出可以改善臨床妊娠率。因此本中心會根據患者情況針對性開展輔助孵出技術。

需要關注這些「先進」技術對

出生嬰兒長期健康的影響

作為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在為患者推薦沒有「被證實」的治療方案時,必須充分告知患者這些技術尚缺乏與嬰兒健康相關的數據和證據。而且這些技術需要嚴密的的跟蹤和隨訪。最重要的是,IVF臨床醫生須充分認識到,一個包含了活產率,嬰兒健康數據指標的,強有力的、設計完美的、同行評審的RCTs研究,才是循證醫學的金標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蒲荷孕育 的精彩文章:

女性朋友們,知道不孕癥狀有哪些嗎?
試管嬰兒雙胎控制

TAG:蒲荷孕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