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綜合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

綜合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

由科技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和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聯合組織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經

驗交流會」在四川省廣漢市召開。有來自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國家環保總局,有關地方省市科委、建委、中國21世紀紀議程管理中心,研究院所、企業的代表和專家近三百人參加了會議。科技部副部長韓德乾和建設部原副部長儲傳亨到會做了重要講話,他們在講話中強調指出,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從保護人民身體健康和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認識垃圾處理問題,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探索垃圾處理的新機制。在三天的會議中,代表們本著部領導的指示精神,充分交流了各地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技術及管理經驗,對四川廣漢垃圾無害處理進行了實地考察,明確了今後我國城市垃圾處理問題的政策和發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大會取得了圓滿

的成功。

正如韓副部長講話中所分析,在我國,隨著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隨之而來的垃圾產量也在逐年增加,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垃圾的產量快速增長,佔用了大量土地,僅以北京地區為例,1983年航拍照片解譯發現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約1500個,現在已達4000多個,可見其增長之迅速。全國由於垃圾堆存侵佔的土地面積多達5億平方米,這勢必造成耕地面積的減少,對農業生產產生影響。垃圾對環境衛生的影響也極為嚴重,由於長期以來的露天堆放,造成水體、土壤、大氣污染愈加嚴重,影響城市景觀和居民身體健康,甚至垃圾推放或填理受熱後產生的大量甲烷氣,引起垃圾場爆炸已造成人身傷害。由此可見,我國城市垃圾處理工作已迫在眉睫,急需引起各級政府部門乃至全社會的廣泛重視。

迄今為止,我國的城市垃圾處理大多要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溝、填坑的原始消納方式和混合收集方式,這不僅給社會造成極大危害,而且運行的費用不斷增加,還造成垃圾處理難度大,垃圾處理廠的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增高。目前,我國垃圾處理還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在人們的觀念里這還只是政府該處理的事情,但隨著城市垃圾的飛速增長,垃圾處置所需費用越來越多,財政包袱越來越重,長此以往將會形成一個「垃圾產生量增加一一污染環境嚴重一一治理費用升高一一財政負擔加重資金不足的惡性循環

為此,韓副部長強調指出,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是開展城市垃圾處理工越多地發現了垃圾的利用價值,將其作為資源進行再利用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據統計我國近百個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機垃圾佔60%-70%,塑料佔8%9%,玻璃佔3%-5%,紙張佔2%一3%,其其他(包括金屬製品)佔13%27%,可見其利用價值之高。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開發垃圾資源化技術,回收垃圾中的有用成分,我國是一個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較少的國家,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更顯得尤為重要。垃圾處理工作必須社會化,現在一些企業在政府支持下已介入到垃圾處理這個行業中,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進入90年代,我國城市垃圾的處理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由1992.年的28%上升到到1997年的55.4%,建成各類垃圾處理廠635座,年處理垃圾達6291萬噸。經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國在衛生填埋、焚燒以及堆肥等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許多成果,但垃圾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總體水平較低,技術轉化率低,各種工藝技術的工程化能力差。從事垃圾處理的一些研究院所、高校具有較強的研究實力,而企業卻找不到合適的技術,因此,產學研的結合非常重要。有了適宜的垃圾處理技術,關鍵是與經濟結合,吸引金融部門投入,實現技術與經濟的合作。

關於今後我國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發展方向,韓副部長也做了明確的指示,我國應根據國情制定綜合利用垃圾的技術政策,以指導垃圾處理技術的發展,應重點發展衛生填埋和堆肥技術,使用垃圾製造有機肥料可為農村提供一個廣闊的肥料市場,從而減少農業生產的投入。在一些有條件的地區可發展垃圾焚燒技術。使垃圾處理由單純的末端處理向綜合治理方面轉變,注重源頭減量和綜合利用,減少垃圾生產量;學習、消化、吸收外國垃圾處理先進經驗和技術,開發我國自己的技術經濟可行的垃圾處理新技術,因地制宜地開發適用綜合處理利用技術,尤其加強技術評估,向社會推薦經濟實用技術,建立科技示範工程,從垃圾源頭削減,分類收集、資源的循環利用、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出發,以實現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

此次會議的召開,對於實現我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保護,最終實現我國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和良性循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順強農業 的精彩文章: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與生態系統的結構

TAG:順強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