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民家轎神車再造純電動中級轎車標杆,帝豪EV450能否出奇制勝?

國民家轎神車再造純電動中級轎車標杆,帝豪EV450能否出奇制勝?

最近新能源車扎堆上市真的有點讓人目不暇接,相比之下吉利新能源在今年推出的一款重磅產品帝豪EV450的上市會顯得樸素而隆重,但其意義卻非同小可,即便說它是吉利新能源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不為過。

對於吉利汽車來說,相比其在傳統車領域大放異彩甚至自帶流量,在新能源車領域內,吉利的表現還頗為低調,如今的吉利新能源很像是大約3年前的吉利汽車,已經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而卻仍然處於一個爆發的前夜,需要按照既定的步伐堅韌前行。

國民家轎神車如何再造純電動中級轎車標杆?

對於吉利帝豪,所謂的「國民家轎神車」大家都非常熟悉了,9年累計銷量近150萬輛,已經成為媒體和公眾口中的「國民家轎神車」,雖然相比豐田卡羅拉11代車型,全球累計銷量超過4400萬輛的成績,還有不小的距離,但是如今的吉利的實力與規模,其野心顯然是不容所有競爭對手小覷的。

無論是第一代卡羅拉還是世界上第一款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都經歷了從不完美到完美的過程,如果翻閱9年前的轎車銷量榜單,吉利帝豪也同樣是一款銷量和產品力表現並不十分出色的產品,但是令同行們可敬的是吉利並不樂於喊口號,而是將產品力提升、渠道網路下沉等工作都落在了實處。

相比時下許多造車新勢力都熱衷於早早地將仍然處於概念階段的產品展現在眼前,吉利新能源是非常「保守」的,這或許源於吉利在過去幾年並未給自己貼上太多新能源的標籤,一直是一個低調的潛行者。

時下正是吃春筍的時節,我們都知道早在破土而出之前,竹筍往往需要在地下生長三年的時間,一朝破土之後幾乎是一夜之間新竹滿地。帝豪EV450本身正是一款戰略級的產品,它的上市也意味著吉利新能源正式迎來發力期。

從帝豪「九年磨一劍」,終成國民家轎神車,我們不難窺見帝豪EV450的野心,甚至相比許多傳統車企,這些年來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步子邁得都比較保守,眼看對手已經到處攻城掠地,吉利才姍姍來遲,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吉利將重心放在一些更加基礎的領域去了。就像竹筍一樣,只有根基深厚才能充分吸收地下的養分,破土而出之後一夜便成竹,吉利的性格,我們不難從一些過往的案例當中得到印證,比如在收購沃爾沃轎車之後,經過了幾年的消化吸收,夯實體系基礎之後精準發力並成功實現後來居上。眼看SUV市場已經被對手瓜分殆盡,但是吉利博越橫空出世,硬是在紅海市場當中開闢出一塊新的藍海出來,以智能互聯SUV的定位與競品形成明顯切割,目前來看在SUV市場,吉利SUV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形成了多點開花的整體優勢,在整個SUV品類當中,吉利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

那麼類比之下,帝豪EV450能否幫助吉利新能源實現成功的逆襲呢?

這種自信主要來源於現有產品的銷量和口碑,吉利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世惠告訴我們,帝豪EV不僅是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拿到了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而且在零售市場和大客戶都得到了極高的評價。同時,帝豪EV車型還批量服務於國內首家新能源汽車出行服務平台——曹操專車,高強度、高頻次的用車環境也使其歷經了數億公里的品質驗證,應該說吉利新能源的產品在可靠性方面是具有行業內的獨家優勢。

作為一款厚積薄發的產品,帝豪EV450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在於有效化解了用戶的里程焦慮症,而且作為業內第一款真正意義上實現續航里程突破400公里的車型不僅僅是簡單通過加大能量密度以及增強電池容量而得來的,更是通過車身的輕量化設計以及更好的集成所達到的一個最終的、兼顧平衡的結果。

誠然,現在的電池技術進步很快,但是這裡面有一個誤區,並不是簡單的電池能量密度越高越好,實際上電池的能量密度越高安全性越差,對於這個「二律背反」的問題,吉利新能源是如何化解的呢?電池的容量不僅高,而且得益於在整車輕量化、能耗優化以及車輛總布置方面的綜合優勢,讓帝豪EV450不僅跑得更遠,開起來更安全且更加符合日常使用習慣,能夠成為2018年引領「450+km」純電動車時代的一款現象級產品。

我們都知道純電動車很大程度上由於電池包的總量,讓整備質量顯著增加,這裡面還有很多東西,比如電池對車內空間的侵入,對車身重量前後分配的變化,以及對於底盤平整性和車輛操控性能的變化,實際上都是對於用戶日常駕駛習慣的改變。

還記得我去年開過的一台特斯拉Model S 90D,超過兩噸重的車身,雖說性能方面已經非常強悍,但是相比家用車來說,這種變化還是顯而易見的。相比目前同級別車型的整備質量多在2噸左右,帝豪EV450卻只有不到1.6噸,以51.9kWh的電池容量,支撐了整車超過480km的最大續航里程,這源於整個能效金三角也就是三電系統,採用了新型工藝,將整車的電池包重量控制在380公斤,能量密度做到142.07Wh/kg,體現了吉利在產品基本素質方面的領先,並且在操控和駕駛習慣方面也會更加接近於傳統車,這也是吉利尊重用戶價值的真實體現。

針對目前用戶痛點,帝豪EV450在新能源領域首創了「純電動汽車4321甄選標準」,即450公里實力續航,30分鐘快充,2種極溫暢行無憂,1公里只需七分錢。這可以說是吉利對於新能源汽車的一種標準和規範,從用戶的價值感知層面來說,相比比亞迪幾年前發布的「542」戰略明顯偏重於性能,吉利可以說是一種更為貼近生活和人性化的標準,這也是體現了吉利汽車「造每個人的精品車」的品牌理念。

泰山之巔,吉利新能源將一覽眾山小?

自古以來,巍巍泰山不僅是文人墨客吟唱之所,更是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聖山」,不僅是對帝位正統的宣誓,而且也寄託著對於國泰民安的企盼。

從北京到泰安,全程418km,如此長距離的高速續航里程挑戰也是國內首創,這體現了吉利新能源對於自家產品的一種自信與擔當。

在全部挑戰車輛當中,最多一輛車的行駛里程更是達到了482公里,已經超過了60km/h等速狀態下450公里的標準,帝豪EV450選址泰安的背後,更是凸顯了吉利新能源有意於泰山封禪的意圖,自古有雲「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說。借帝豪EV450登頂泰山,吉利新能源後續的發展速度或將是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的。

我們都知道早在幾年前,吉利發布的「藍色吉利行動」和「20200戰略」,根據戰略規劃,到2020年僅吉利汽車集團就將實現200萬輛的年銷量。如果屆時按照規劃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的目標來看,吉利新能源將劍指180萬輛,這在業內來說,這樣的戰略規劃不可謂不激進,而要讓新能源車能夠真正進入普通家庭,形成對傳統汽車的有序接替,吉利還提出了屆時消費者將能以傳統汽車的購車成本購買插電式混動汽車的夢想。與此同時,圍繞吉利汽車龐大的新能源業務戰略,吉利汽車還將以業內最完整的技術路線和最豐富的產品來支撐,EV、PHEV和HEV三條技術路線、依託中高端純電動汽車FE平台、小型專屬純電動汽車PE和CMA中級車基礎模塊化架構,大力推進新能源戰略的快速實施,並且作為吉利與沃爾沃攜手打造的純電動車專屬平台——PMA,還將具有更加靈活的優勢,將來基於PMA推出的車型,造型的比例,包括整車的感覺,通過高度集成設計會做進一步的提升。

應該說在平台和技術路線的豐富性方面,吉利的新能源產業鏈是國內最為龐大的,到2020年,吉利將共計有40款新能源產品在列,為用戶提供極其豐富的產品選擇。

資本與技術的協同效應,怒懟互聯網造車新勢力

吉利的新能源戰略可以說是一種「保守中的激進」,就帝豪EV450來看,就已經讓外界感受到了吉利目前資本與技術雙輪驅動所帶來的協同效應正在發揮作用。不僅僅是續航里程的提升,以及在外觀和內飾方面的變化,包括人機交互系統,都做了大幅的升級。兩年前,我們都學會了一句「你好,帝豪」,實現了人與車輛在自然語境下面的溝通。而帝豪EV450搭載了吉利最新的GNetlink 3.0系統,可以隨時用語音喚醒音樂、導航、空調系統等日常功能,語音即可完成操控。只要說一句「你好,帝豪」就可以發送語音指令。使用手機APP,一鍵掌控用車生活它就是你的智能管家。

我們從新邁騰和睿騁CC那裡Get到了「飛屏互動」這個新技能,而在帝豪EV450上面,8英寸的中控大屏上顯示的內容也可以輕鬆轉投到駕駛員正前方的儀錶盤上。只要三指滑動,即可實現屏幕從中控到儀錶盤的全景輸出,無需視覺轉換,保障駕駛安全。

實際上這些突飛猛進的變化都是體現了一個大企業的整合優勢,吉利電動車研究院產品總監徐峰向媒體透露,未來吉利在傳統車上面的所有先進的東西都會在新能源車上面同步呈現,包括吉客智能生態系統(GKUI)。

或許互聯網造車以軟體驅動硬體的思維方式能夠給用戶帶來某個不錯的Idea或者是新鮮感,但是傳統車企作為專業玩家更能夠以極快的速度將概念轉變為量產,並且價格還極為親民,這是包括吉利在內的本土車企密集扎堆地推出新能源車給筆者的印象。時光步入2018年,在專業玩家的猛攻之下,時下造車新勢力已經悉數落敗,剩下幾家的前景暫且可供大家進一步觀察再做定論。

應該說本次群訪最大的收穫是對於吉利新能源造車理念有了更深的認知。我們和大家得到一樣的信息是年內吉利還將有三款新能源車型推出,更多的詳情讓我們共同期待5月10日一年一度的吉利品牌日活動吧,一起走進杭州灣研發基地,今年的主題正是新能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經社 的精彩文章:

2018紐約車展畫重點,新車盤點,全網只看這一篇就夠了
上海皇帝杜月笙,不要賓士和寶馬,為何車牌號還執著於「7」?

TAG:車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