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腦瘤,到底多可怕?

腦瘤,到底多可怕?

李 敖

人人健康記者 向 波

說起李敖,兩岸民眾頗為熟知。他是海內外公認的「時事批評家」「最富實力的文學家」「最具個性魅力的歷史學家」,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他也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李敖的一生可以用「狂」字點睛,言語狂、思想狂、行為狂……李敖的嬉笑怒罵仿若一柄利劍破開真相,一劍封喉讓受刺者疼痛難忍,讓旁觀者痛快淋漓。

然而,就在前不久,這位著名作家因罹患腦癌在台北不幸過世,享年83歲。

李敖先生命終止於腦瘤,也提升了人們對腦瘤的關注。事實上,近年來,腦瘤發病率確實在逐年上升,一般認為顱腦腫瘤的患病率大約是每年40/10萬人。

而目前,也還沒有找到腦瘤相關的確切致病原因。網路上有很多傳聞,比如常用手機更容易得腦腫瘤,常染髮容易得腦腫瘤等。這些說法靠不靠譜?還有待破解。

不過臨床上,確實遇到過不少一聽說腦瘤就自暴自棄、放棄治療的患者。

在談癌色變的當下,一提到腫瘤,人們就會想到「不治之症」。實際上,腦瘤分很多種類。大多數良性腦瘤生長緩慢,可以治療。

即便是惡性,也並非「不治之症」。那麼,腦瘤到底有多可怕?患病後該如何面對?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奪走李敖生命的病症。

大腦為何會長腫瘤?

據悉,李敖先生2017年年初被曝出罹患腦瘤。去年3月,李敖曾發微博談及病情,稱已做了28 次放射治療,天天吃標靶葯、類固醇、止痛藥……

去年5月,李敖因放射性治療導致免疫力下降,感染急性肺炎住院,一度住進加護病房,甚至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雖然積極治療,但最終李敖先生的生命還是終於腦瘤。

腦瘤,是一類發生於大腦內異常細胞增殖的腫瘤總稱,簡單而言就是顱內嚴重病變。腦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而通常情況下,惡性腦瘤又可分為原發性腦瘤和繼發性腦瘤。

其中,原發性腫瘤是指異常細胞源頭就在大腦,來自顱內各種組織原發;繼發性腦瘤是指身體其他部位惡性腫瘤如乳腺癌、肺癌等轉移到腦部的腫瘤。

一般情況下說的腦瘤,常指原發性腫瘤,其中最常見的為膠質瘤、腦膜瘤、垂體腺瘤等。而據李敖先生生前的採訪以及家屬的聲明,可以得知李敖先生所患的疾病為腦幹膠質瘤。

「腦腫瘤是神經系統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對人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很大危害。」本刊醫學顧問、腦科專家介紹,腦腫瘤好發於20~50歲人群,男性患者多於女性。

近年來,腦腫瘤發病率逐漸上升,約佔全身腫瘤的5%。兒童腫瘤70%為腦腫瘤,其它惡性腫瘤亦會有20%~30%發生遠處轉移至顱內。

「不論是良性還是惡性腦腫瘤,由於其膨脹性、浸潤性生長,都會壓迫腦組織,使顱內壓升高,導致中樞神經損害,危及患者生命。」

那麼,誘發腦腫瘤的因素有哪些呢?網上有很多傳聞,比如常用手機更容易得腦腫瘤,常染髮容易得腦腫瘤等,這些說法靠譜嗎?

「目前,腦腫瘤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更沒有證據表明手機、染髮劑和腦腫瘤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

專家介紹,大腦在人體內部,是人體組織中保護最好、最嚴密的器官,外界因素對大腦的影響是很少的。所以,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所有因素可能導致其他癌症,但都和腦瘤沒有明確相關性。

雖然沒有找到明確致病原因,但並不代表可以不重視。目前,學界普遍認為與腦部腫瘤有關的致癌物就是「染髮劑」。

因為,有研究結果顯示,每年染髮8次以上、染髮超過25年的人罹患腫瘤的風險最高,比正常人升高了2.1倍,而其中自然也包括腦瘤。

「雖然尚未清楚確切病因,但其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卻是不爭的事實。」

專家強調,由於腦腫瘤患者在患病後表現的特殊性,如腦損傷後可出現認知障礙、情感變化、人格變化及失去自律性等疾病,不僅影響了患者的活動能力,還給患者的心理和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帶來極大痛苦,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負擔。

GIF

Brokenhearted

 Brokenhearted

Karmin 

00:00/00:00

並沒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確實,一提到腫瘤、癌症,時下人們都會想到「不治之症」。所以,對於腦瘤,相信很多人一聽都已嚇呆。

臨床上,也遇到過不少一聽說腦瘤就自暴自棄、放棄治療的患者。

不過,實際上,腦瘤分很多種類,有些腦瘤是完全可以治癒的,即使是無法治癒的惡性腦瘤也並非「不治之症」,患者的生存年限在大大提高,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生存患者現在都可以見到。

「像李敖先生這樣得了腦腫瘤依然活了幾年,足可說明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生存許久也是完全可能的。」

專家表示,綜合各方面信息可得知李敖先生接受了放射治療、靶向藥物治療、對症支持治療等。

也就是說,有效的綜合治療是延長腦瘤生存期的重要措施和方法。「良性腫瘤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隱匿。很多患者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腦子裡有個腫瘤,還有一些患者是在體檢時發現問題。

惡性腫瘤則以膠質瘤居多。膠質瘤分類繁多,比較嚴重的就是膠質母細胞瘤。李敖先生患的腦幹膠質瘤占腦幹腫瘤的75%,發病高峰為7~9歲和40~50歲。

腦幹膠質瘤更常見於兒童,占兒童顱內腫瘤的10%~20%。對成人來說,腦幹膠質瘤相對罕見,僅占顱內腫瘤的1.5%~2.5%。

近年來,隨著顯微外科、放療、化療以及靶向治療的進展,腦幹膠質瘤的總體治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研究表明,腦幹膠質瘤是一類異質性腫瘤,不同年齡、不同部位、不同病理其分子生物學特點不同,預後不同,臨床處理方式也有很大差別。

腦幹膠質瘤多為慢性起病,進行性加重,彌散型腦幹膠質瘤則進展迅速。常見的臨床表現有頭痛、頭暈、顱內壓增高、共濟失調、腦神經損害癥狀等。李敖先生最初是因左腳行動不便而就醫。」

正如專家所說,隨著醫療技術的革新、發展,腦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在得到提高。目前,膠質瘤的患者中,就有一部分患者經過手術及術後放化療等綜合措施可得到長期生存。

「腦腫瘤的治療並非一定只有手術一條路。採取怎樣的治療手段必須要通過全面的檢查和評價。」專家表示,患上腦腫瘤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有些垂體瘤的患者,藥物就可以控制得很好,也不影響日常生活,那也就不一定非要手術。例如著名影視演員關之琳就通過藥物很好地控制了病情。

但有些患者,雖然藥物也有用,卻對藥物副作用敏感,影響日常生活,那就考慮手術。

32歲的管某右耳耳鳴,聽力下降10餘年,喪失聽力已達5年之久。因其父親及爺爺均有耳鳴耳聾癥狀,且其身體並無其他不適,管某及其家屬一直以為是遺傳性耳鳴耳聾,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去年,他在工作生活中經常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隨即到一家醫院就診查找病因。經頭部磁共振檢查,顯示右側橋腦小腦角區有巨大腫塊,腫塊大小約為4.2厘米×3.6厘米,大約有一個乒乓球大小。

患者及家屬知曉病情後非常著急,最終決定到腫瘤醫院神經外科治療。入院後檢查,患者除了耳聾外,還有口角歪斜、吞咽困難、呼吸費力等腦神經受損的表現。

考慮到患者年輕,又是家裡的頂樑柱,手術不能加重患者的癥狀,神經外科專家團隊討論並制定了一個充分全面的手術治療方案。經過長達9個小時的精雕細琢,最終成功地全切腫瘤,最大程度地減輕了對腦幹及重要神經、血管的損傷。

術後管某康復滿意,神志清醒,呼吸困難解除。目前,已康復出院。

預防腦瘤有些癥狀要留意!

大腦起著支配全身運動的作用,如果在大腦內出現腫瘤,那麼危害是很嚴重的,因此一定要提前知曉腦瘤的癥狀,而且要從源頭著手,了解預防腦瘤的方法。

實際上,大多數惡性腦瘤目前難以根治,所以預防腦瘤發生也是最好的選擇。

「腦瘤的病因複雜,遺傳因素等是我們無能為力的,但人們可以通過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接觸環境中的可能有害因素,來降低腦瘤的發生概率。」

專家介紹,除了要防止空氣、飲水、食物和工作場所的致癌劑和可疑致癌劑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比如吸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習慣都應避免。

此外,還應增強免疫力,因為往往很多腫瘤都是因為免疫力下降所形成的癌變。平時要適當地進行身體鍛煉,增強自己的體魄,增強免疫力,才能遠離腫瘤。

與此同時,還要減少頭部外傷。頭部出現外傷,也可能會誘髮膠質瘤。有研究發現,出現腦部外傷的人,要比沒有出現腦部外傷的人出現腦膠質瘤的概率高出很多。

所以,要想遠離膠質瘤,必須要遠離腦外傷,這是一種很好的預防膠質瘤的方法。

專家還特別提醒,預防腦瘤,體檢也不能忽視。相比CT,MRI(核磁共振)對軟組織的觀察更細緻準確,對腦瘤的檢出率也更高。

「無論良惡性顱內腫瘤,隨著其體積的增大,總有一些癥狀表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癥狀需要格外留意。一旦出現,要及時到醫院就醫檢查。」

頭痛多為發作性、進行性加重的頭痛,清晨或睡眠為重,常因用力、噴嚏、咳嗽、低頭或大便而加重,坐位、站立姿勢或嘔吐後可暫時緩解或消失。

嘔吐常出現於劇烈頭痛時,易在早晨發生。

視力障礙主要為視乳頭水腫和視力減退。

頭昏頭暈頭昏(體位失去平衡的感覺)、頭暈(天旋地轉的感覺),以顱後窩腫瘤最為常見。

癲癇約30%的腦腫瘤可出現癲癇。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理清腦癌的發生機制,但越來越多的新型治療方案有望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著名作家李敖患腦癌離世讓人哀輓,不過我們都該抱著像李敖一樣的豁達態度,也許轉機就在下一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人健康微閱讀 的精彩文章:

放不下的手機,找不回的健康

TAG:人人健康微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