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最牛御醫, 治好朱棣多年的痼疾, 受到三朝帝王重用褒獎!

明朝最牛御醫, 治好朱棣多年的痼疾, 受到三朝帝王重用褒獎!

原標題:明朝最牛御醫, 治好朱棣多年的痼疾, 受到三朝帝王重用褒獎!


導讀:明朝永樂年間,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有一醫生,名叫盛寅。盛寅自幼天資聰穎,愛好醫術,對醫學典籍那是手不釋卷。後來拜精通醫術的隱士王賓為師,經過王賓的悉心教導,再加上盛寅自己刻苦學習和不斷實踐,終於學有所成,成了當地很有名氣的醫生。


當時正是著名的永樂大帝朱棣在位,朱棣由於多次出征漠北,戎馬倥傯,感染了風寒,最終導致了風濕,因此晚年行動不便,肢體無力,再也不復當年的颯颯雄風。朱棣的病由來已久,非常頑固,御醫們卻看不出來是風濕,認為是「痿症」,所以朱棣的病雖然經御醫治療多年,卻始終沒有起色。(時上患二肢痹弱,侍醫以痿症治之,累年不效。)


後來有人向朱棣推薦了盛寅,說盛寅是江南名醫,醫術高明。朱棣聽說了盛寅的名聲之後,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盛寅調到了京城,讓盛寅為自己治病。當盛寅來到京城之後,在殿外等候朱棣的召見。


這時一個伺候朱棣的太監因為得了小病,知道盛寅是個名醫,就請盛寅為自己號脈。結果盛寅卻拒絕太監說:「未見至尊,安得先及公乎。」言下之意是,我是來為皇上治病的,皇上還沒有見到我 ,我就先為你號脈,這不是對皇上的大不敬嗎?


太監一聽,覺得盛寅說得很有道理,不由得暗自佩服。於是太監來到朱棣面前,稟奏說:「此醫人大有分曉。」接著就把剛才的事情對朱棣說了一遍。太監被盛寅拒絕,還誇盛寅懂得規矩,由此可見這個太監也是個知書達禮的人。


朱棣聽了太監的話,命令宣盛寅進入便殿來為自己號脈。盛寅參拜了朱棣之後,就為朱棣號脈,號脈之後,盛寅邊叩頭邊對朱棣說:「此風濕也。」朱棣聽了非常贊同,因為朱棣也覺得自己得的病是風濕。



朱棣對盛寅說:「吾逐胡出塞,動至經年,為陰寒所侵致此。吾謂是濕耳,諸醫皆誤,汝言是也。」盛寅得到了朱棣的贊同,就為朱棣開了一副葯,朱棣服用之後藥效立竿見影,朱棣龍顏大悅,於是「遂授官」封了盛寅一個官做。


從此盛寅就成了一個御醫,朱棣駕崩後,盛寅又繼續為明仁宗和明宣宗服務,得到了三代帝王的信任和優待。在這三位皇帝中,明宣宗朱瞻基最看重盛寅,朱瞻基曾經讓盛寅在自己面前和其他官員下棋,然後親自寫一首詩送給盛寅,以示榮寵。


盛寅雖然是醫術高明的太醫,但是也難免生病。一次盛寅早晨進入御藥房,突然感到頭疼暈眩,簡直要疼得暈過去。其他御醫見狀都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不知道盛寅得了什麼病,不敢貿然開藥。


明宣宗朱瞻基聽說盛寅病倒了,非常焦急,馬上下旨命人找醫生為盛寅治病。當時一個江湖郎中聽說此事後,毛遂自薦趕了過來,請求為盛寅治病。這個江湖郎中問明白了盛寅的病情後,直接配了一副葯,讓盛寅服下,盛寅服用後很快就恢復正常,頭不疼了。



明宣宗覺得很奇怪,就問江湖郎中用的什麼藥方,這麼有效。江湖郎中回答說:「寅空心入葯室,卒中諸葯之毒,能和諸葯者,甘草也,用是為湯以進耳,非有他術。」

意思是盛寅之所以會頭疼,是因為他空著肚子進御藥房,御藥房裡面什麼草藥都有,這些草藥散發出的氣息非常濃郁,讓盛寅吸入肺里,產生嚴重不適。而甘草可以和所有的藥材搭配並中和藥效,所以我就煮了甘草湯讓盛寅服用,並沒有其他辦法。



明宣宗不信,把盛寅叫來一問,當天早晨盛寅果然沒有吃早餐就來工作了,明宣宗這才知道江湖郎中也是個高手,於是重重地賞賜了郎中作為酬謝!(上詰寅,果未晨饔而入,乃厚勞其人云。)


盛寅出身民間,卻精通醫術,治好了御醫們治不好的朱棣,而為盛寅治病的江湖郎中,又治好了令太醫們手足無措的盛寅,這可真是高手在民間啊!

參考資料:《庚巳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綉夢才人 的精彩文章:

康熙年間,寶山縣發現一隻四五丈長的巨型海蚌,與五條龍搏鬥獲勝!
北宋將軍被遼國俘虜,結果卻做了王爺,娶了遼國女子生了四個兒子

TAG:綉夢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