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帶一路」:屬於世界的倡議

「一帶一路」:屬於世界的倡議

作者:廣東工業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廣東省新興經濟體研究會會長兼廣東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 蔡春林

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論壇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駕於人的強買強賣。確實,「一帶一路」提出5年以來,實現了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編織起以亞歐大陸為中心,輻射全球各大陸、連接世界各大洋的互利合作網路,構建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各自優勢互補、彼此互聯互通、包容開放發展的國際合作平台,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歡迎,參與國家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博鰲亞洲論壇8日發布的《亞洲競爭力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企業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近18萬個就業崗位。「一帶一路」倡議還在推動跨越「數字鴻溝」、教育減貧等方面釋放積極紅利,使那些過去「被全球化遺忘的角落」獲得重大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為世界提供全新的發展理念

金融危機衝擊導致全球經濟持續十年放緩,部分經濟體的貿易理念認知產生偏差,國際貿易規則體系面臨嚴峻挑戰,迫切需要進行矯正和修復。「一帶一路」正是中國倡導推進新一輪全球化的載體,將一個均衡、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化展現給世界。

在逆全球化潮流涌動、貿易保護主義重新興起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能夠在引領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推動全球平衡發展、聯通發展和包容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使各國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推動各國儘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獲得全球道義制高點。

此外,「一帶一路」以發展為導向,將國際社會引入到關注發展、共謀發展的軌道,讓世界樹立「發展是硬道理也是解決全球問題的根本出路」的理念。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仍然生活在戰爭和衝突的陰影之下,很多老人、婦女、兒童依然飽受飢餓和貧窮的折磨。」「一帶一路」倡議將全球大國引入關注「發展」的軌道上來,促使各區域具有地緣戰略影響力的國家能夠集中資源推動當地發展,而不是將注意力和資源投入到「競爭」「仇恨」「戰爭」之中,為全球普通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一帶一路」開創全球經濟「嵌入式」治理新模式

2014年至2017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4.2萬億美元。自「一帶一路」提出以來,中國已經同86個國家和組織簽署共建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產能合作,在24個相關國家推進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大大推動了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7000列,成亞歐大陸物流陸路運輸骨幹通道。亞投行成員增加到84個,其中一半為沿線國家;絲路基金已經簽約17個項目,承諾投資70億美元,涉及項目涉及投資總額800億美元。

「一帶一路」倡議從微觀上激活並整合了全球生產要素,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將世界聯通起來,大大節約了人員、貨物、服務、技術的流動和運輸成本;從中觀上發揮國際產業和科學技術優勢互補,並以基礎設施建設來拉動貿易和投資,進一步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從而實現融合互補發展;從宏觀上在不改變現有的國際經濟治理架構和利益格局前提下,採取將「一帶一路」倡議「嵌入」到現有的多邊經濟結構里,利用現有國際治理機制的優勢順勢推動倡議落地,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大發展,開創全球經濟「嵌入式」治理新模式。

「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平台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和資源存在互補性,現有雙邊、多邊合作機制是實實在在地推動貿易和投資的更加便利。「一帶一路」已逐漸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平台。

五年來的實踐證明,中國與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政策溝通協調適宜,措施得當,「一帶一路」已經成為進一步鞏固各自區域合作機制和團結沿線國家的重要戰略新平台。未來應繼續積極支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發展理念,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跨區域對接歐亞經濟聯盟倡議、南亞區域合作聯盟、非洲聯盟等,支持成員各方經濟發展戰略有機結合、相互補充和增進,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商、共建、共享發展。

同時,「一帶一路」倡導中國企業走出去,到沿路地區投資,為當地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目前約有4萬家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存量約2萬億美元,今後還在不斷增長。「一帶一路」倡議傳遞的是中國關於新型全球化的新思想,減少經濟發展不平等、不平衡現象,使沿線國家人民公平享有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

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破解產能過剩問題、促進國內區域改革進程,實現相互之間的政經互動和戰略合作。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可以從中國的發展中得到好處,搭上中國發展的便車而獲得較快發展。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處發展階段不盡相同,市場需求很大,須藉助中國資本和產能優勢進行合作推進本國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將為中國與沿線國家實現產能合作與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投資提供廣闊平台。

進一步推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建議

「一帶一路」倡議是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有關各國實現共同發展的巨大合作平台。未來發展中,沿線各國在經濟上堅持互利共贏原則,發揮企業在個互利共贏的時代中的作用,推進「一帶一路」沿線產業合作園區、產能合作區的建設。推動建立綜合協調機制,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在政治與安全上建立夥伴關係,保持戰略互信和定力,促進區域戰略對接,實現共贏發展;在文化上秉持開放包容、多元互鑒的理念,豐富人文交流合作機制,培育友好社會氛圍,夯實民意基礎,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提供強勁動力;在環境上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建設山清水秀、清潔美麗的世界,確保共同生態環境安全。

同時,要更好發揮亞投行、金磚銀行和絲路基金的作用,解決「一帶一路」建設資金問題,以「一帶一路」建設促進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進對外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要繼續做好「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景的國際解釋引導工作,以解國際輿論的猜測和疑問。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就一定能增進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最廣泛國際合作平台,讓共建「一帶一路」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我們要努力推進與全球人類一道共同實現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和平發展,充分尊重「一帶一路」沿線各方自主意識,不強求,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導向,互利共贏,共商、共建、共享,以「經典案例」的攻堅精神推進「一帶一路」重點工程,以「百年工程」的持久耐力推進「一帶一路」未來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奧斯卡紅毯每年用完即丟 揭開顏色「不能說的秘密」
大貨車逆行被查,副駕女子下車擋車牌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