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艷廣西!這門手藝,馬山這位老師堅持了30多年

驚艷廣西!這門手藝,馬山這位老師堅持了30多年

馬山信息港微信號:msxxg_cn

說起廣西

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山歌和山水

其實

廣西不只有這些

還有一樣東西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那就是壯族刺繡

小夥伴們有沒有被精美的壯綉《三羊開泰》驚到啊?這是出自壯族刺繡、壯族服飾非遺傳承人,廣西工藝美術大師藍淋之手。

藍淋出生於馬山縣一個壯族傳世手藝世家。她的奶奶、外婆也都是這門手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藍淋從小就耳濡目染壯綉之美,自幼就持針舞布跟著老人學習壯族這門女紅,至今已有30多年了。

傳承壯綉手藝成立壯綉工廠

1974年,藍淋出生於馬山縣一個壯族傳世手藝之家,奶奶和外婆都是壯族刺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藍淋從小就看著奶奶和外婆在刺繡,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就喜歡上了刺繡。在她8歲時,「家家戶戶都會壯族刺繡,婦女們空閑時間都在刺繡。」藍淋說,只要一有空,自己就跟著大人學刺繡。

與很多傳統手工藝一樣,壯綉這門壯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藝,也一度瀕臨失傳,年輕人幾乎對刺繡不感興趣。上世紀90年代,藍淋就感到周邊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會壯綉了,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看到外婆、奶奶保存的以前的綉片,很精美,要是我不傳承,以後就看不到了。」

(藍淋(左)在刺繡)

藍淋上初中時,開始學習做衣服。還會在襯衣「實踐」,在衣服胸口位置手綉了一朵花,朋友們見了都誇好看。看到大家這麼喜歡壯族刺繡,她對此也更有信心了。

後來,不時有人找她定製桌圍、枕套等物品。從事服裝製作的藍淋,萌生了要把傳統壯綉繼承發展下去的念頭。1998年,藍淋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在馬山縣城成立了壯美坊壯綉工廠。如今,壯美坊成了壯族刺繡、壯族服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基地。

堅持民族特色融入時尚元素

壯美坊開起來了,但藍淋面臨的壓力不小。產品剛開始找不到銷路,藍淋就帶著員工到處上門推廣壯綉產品。因為缺乏對市場的了解,綉品卻依然難以找到市場,倉庫里曾經堆積眾多的綉品。想傳承發揚壯族刺繡,但是市場卻不認可,藍淋為此非常苦惱。

有困難就要找出路,藍淋帶領團隊四處搜集壯綉綉品,學習他人的長處,還請來多位專業設計師,設計出更具實用性、時尚感的作品。傳統的壯族刺繡,融入時尚的元素,增加了實用性後,產品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壯綉作品《蛙鳴吉祥》)

傳統壯綉主要有富貴花、太陽紋、水波紋等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圖案,花紋圖案多為花卉、蝴蝶、鳥獸魚蟲等,用色濃艷。藍淋的壯綉作品不僅堅持民族特色,還融入時尚元素,設計新的圖案,這樣的產品受到歡迎。

(壯綉作品《千年南寧》)

2008年,壯美坊壯綉手工藝品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南寧指定禮品。2011德中文化交流年,80幅壯美坊壯綉作為中國最美的民族手工藝品在德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壯美坊出品的壯綉手工藝品還在東南亞、歐美、南美銷售。

培養更多綉娘來傳承

在藍淋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馬山婦女開始學習壯綉,傳承起這門古老的手藝,1000多名婦女經過培訓,成為壯美坊壯綉工廠的綉娘,其中,技術精湛的綉娘有200多人。

(壯綉作品《綻放》)

2016年,工廠先後多次組織綉娘設計與生產的刺繡工藝品參加國家、省、市手工藝品技能大賽和對外交流活動。其中《吉祥太平》榮獲2017廣西八桂天工獎銀獎,中國工藝美術協會2017「金鳳凰」產品設計創意金獎,在同年參加西班牙中國工藝美術作品展榮獲銀獎。這些獎項,對生活在馬山的綉娘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

現在的藍淋,在忙著製作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紀念品,希望通過作品來表達大家對家鄉廣西的熱愛。藍淋說,今後她將繼續從事壯族刺繡,讓更多人學會壯族刺繡,傳承技藝,另外,還希望更多的人能認識壯族刺繡,展示民族的傳統技藝之美。

什麼是壯綉?

壯族刺繡是壯族傳統手工技藝,壯族人一般用刺繡製成背帶、被、頭巾等用品。壯綉一般用棉線、麻線,先用繡花架將綢緞繃緊,繪出圖案剪下圖形後,用米糊將圖形粘在綢緞上,再用各色絲線在綢緞上綉制。手工製作的壯族刺繡作品,比機器刺繡圖案更精美,更有立體感。壯綉運用多種刺繡技法,如平綉、堆綉、插針綉、盤綉等。要成為一個成熟的綉娘,需要5-10年的時間。

一針一線一布

堅持30多年

針線之間傳承壯綉手藝

真的不容易

了不起

給藍淋老師點贊!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

精美的壯綉

欣賞它獨特的美

來源:當代生活報 記者 鄧色迎

圖片由壯美坊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山信息港 的精彩文章:

做完這20件事,才算沒有錯過馬山的春天!
注意!在南寧這樣開電車要挨嘢了…

TAG:馬山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