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義大利皮恩扎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義大利皮恩扎

邀請您參加2018年6月行品「義大利,托斯卡納的艷陽下」14天之行。

來到皮思扎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下午。從錫耶納出發大約50公里,我們便來到這個位於奧爾恰谷的一個小鎮。

奧爾恰谷,被叫作「奧爾恰谷藝術、自然和文化公園」,指的是托斯卡納大區中部、錫耶納以南的一大片丘陵地區,在2004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最著名的包 括「理想小鎮」皮恩扎和義大利最佳葡萄酒產地之一的蒙塔爾奇諾。

坐著汽車來到這裡,只覺得是在經歷一次立體的風光電影,而且比電影還要讓人感動。一路上,連綿起伏的丘陵上,充滿節奏感地點綴著圓錐形的柏樹,葡萄園,橄欖樹……,看來上帝在展示他的也許是天生的繪畫才能,使是這幅畫既有西方畫的色彩和濃烈,又有東方畫的空靈超脫的境界。在這樣的畫中,這時不時可看 見古老的農莊、小鎮、中世紀的修道。那些形平緩起伏的大地的曲線,彷彿是上帝向世人展示她的脈脈溫情一面的表達方式。

無論如何,請一定放慢腳步,打開你的內心,因為這裡沒有「景點」,最好的風景永遠在途中。

……

看見遠遠的山坡上有一座黃色的小城,慵懶地躺在那裡曬著太陽,司機朋友示意我們,皮思扎到了。我們從城外的小車站拉著行李,走上一段緩緩的坡,進入城門;皮恩扎,我們終於和會面了。

同其他義大利托斯卡納的小鎮類似,這裡建築材料都是石頭,是一種用黃色石灰石,那種顏色讓小鎮和生活在這裡人回歸到原本的大自然。地面的道路同樣用石頭或者舊磚鋪就,那樣的紋理那樣的色彩,就象一個個小小的故事,安安靜靜地躺在這個小城的每一個角落,等著你能夠稍微停留片刻,聽傾聽它知道的那些故事。

也許,這個故事裡面,會有一個主角,他的名字叫庇二世。時間退回到六百年前,那時的皮恩扎只是山谷里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村莊而已。1405年出生於此的一個小男孩兒,在文藝復興的新風中成長起來,後來成為了著名的人文學者及教皇庇護二世。在他五十多的時候回到了自己的家 鄉,按照自己心中的「理想小鎮」重建皮恩扎,將以人的需要,而不是皇權或神為出發點的城市規劃理念,在故鄉的土地上最先鄉,變為了現實。這個當時「理想城市」的典範,成為了「文藝復興都市生活的試金石」。

在當年那種以神為本的的社會中,一個城市,不是按照神,而是按照人的需要來設計。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市設想正是在這個托斯卡納鎮第一次得以付諸實空施。今天,我有幸來到了這個教皇的家鄉,去感受這個理想城市的魅力,這樣的魅力在穿越幾百年的時空之後,和我們在此相遇!

我們的住處位於一間小巷裡。一間套房,棕色帶紅的木製的傢俱,從頭頂上垂下的蠟燭台,牆上的黑白的繪畫,復古的鐵藝椅子,夢幻一樣的床上的白色紗縵,精緻而小巧的咖啡用具,還有那牆上的油畫……,這一切讓人彷彿回到了一個曾經在皮恩扎的老家,讓人追索那些逝去的記憶。

餘下的一個整天,就屬於我們和我們的皮恩扎。

……

這個小鎮的中心就是皮奧II廣場,它看起來是一個不規則的梯形,和其他小城一樣,廣場是這個城市的中心和焦點。在地面上,圓石的人字型式樣更加突出了廣場的獨特形狀。皮奧II廣場後看來也是這個城市的藝術中心,廣場邊有很多美麗的建築物:大教堂、皮科洛米尼宮殿、市政大廳和主教宮殿,這些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它們主要是由石灰岩建成的,按照庇護二世的愛好加入了一些哥特式因素。這些建築物大多沿科索羅斯里諾大街而建,所有的噴泉和水井都是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廣場的四周修建了米科洛米尼宮、博爾賈宮、以及外觀是純文藝復興時期,而內裝修又是類似於德國南部教堂晚期哥特式的大教堂。

我們來到廣場的時候,發現這裡充滿了笑聲和音樂,原來大約有幾十個小朋友,從幾歲到十歲的樣年齡。他們身著傳統的義大利風格的紅色小裙子,每人都背著一個大大的草帽,正配合著歡快的音樂在一起跳舞呢!

大孩子牽著小孩子,有的小朋友坐在地上,有一些小朋友在其中奔跑,在歡樂的音樂背景下,這些小朋友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拍手。旁邊有幾個老師,在笑嬉嬉地的輔導著他們。廣場上飄蕩著歡快的義大利傳統音樂,周圍圍觀的人們,也笑嬉嬉的和著音樂的節奏一起拍手鼓掌著。

這就是意大托斯卡納地區的傳統音樂和舞蹈,這樣的場景,竟然讓我有一些感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在藝術文化的氣氛的熏陶和成長,這樣的修養,也許首先就是讓我們生命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感受到藝術之美,生活之美,感受到快樂和和幸福,幸福是重要的,不是嗎?

十幾個男男女女正用盤子托著一樣東西,向路過的當地人,或者是旅遊者出示,我們好奇伸出腦袋湊熱鬧,被一把抓個正著,竟然邀請我們到一邊的一個大廳去坐著。原來,這裡當地的一家生產乳酪的公司,他們在請路人品嘗他們的乳酪,並且在一張紙上打分呢!作為現場唯一的東方人,我們當然被理所當然邀請去品嘗他們的不同的乳酪呢!好吧,雖然我們比較外行,但是還是裝模作樣地坐下認真的品嘗。哈哈,這真是一次有趣的遇見和體驗。

這個小鎮真的是很小巧,如果走得快的話,也許二十分鐘就能轉一圈。但是,旅行的樂趣,並不是我們用眼睛去看,是用我們的內心去體會,去和她的故事來一次溫柔的對話。這小鎮的建築低矮、平易近人,一般的建築頂多三層。有些道路也相對寬敞,在小巷裡走一走,安寧又舒心,不會有人在谷底行的閉塞感。小鎮中有三條最平凡常見的小巷子,分別名為「愛情」、「親吻」和「黑暗」,於是一整天的時間,我們就在就在反反覆復地穿越黑暗,尋找愛情,親吻幸福。

小巷的兩側,靜靜的矗立著不高的老建築,踏著那些地面的石片路往前行,從窄窄的視野中,就是托斯卡納地區延綿的,在晴天下泛著藍光的田野和丘陵。綠色的蔓藤植物悄無聲息地爬上那些老房子,彷彿上面有著它們的戀人的召換。那些石頭小路上,也靠著牆根擺放著盆盆盛開的花,它們在托斯卡納燦爛的陽光下,嬉皮笑臉地咧開嘴笑。

乳酪、葡萄酒、繪滿彩色花紋的托斯卡納瓷器堆滿了主路兩邊的小店,以至於一路上都瀰漫著濃濃的乳酪氣息。教皇庇護二世的理想已經實現,而如今這裡又是誰的「溫柔鄉」呢?有些小巷長長的很窄,陽光還沒能照射進來,我就靜靜地站在長巷的一頭,看巷盡頭那空靈的天際下會出現什麼向我走來。有時候會是孤身一人的女子,有時候會是提著菜欄的蹣跚的老婦,有時候會是二個邊走邊聊的大爺,有時候只是突然出現並向我跑來的一支黑貓……。此時的時間,不是用來趕路的,是用來浪費的; 我們的生命,不就是要浪費在美好事物上嗎?

有時候,我也會在小巷中漫無目的地行走,當然也會遇到和我一樣漫不目的人。在我眼中,他們都是風景中的風景。二三個大爺,坐著陽光中的椅子上,手舞族蹈地不知道在談論著什麼,陽光透過柵欄在他們身後的牆上留下點點地陰影;三位白髮的老婦,坐在一面老牆的黑色的老門前,依著同樣的長杖坐著同樣的姿勢,悄無聲語;一位婦人推著一輛嬰兒車,還帶著另一個身著紅衣服的小女孩從三位老婦面前而過;有時候,從古老的牆面上一扇古老的窗里,會突然出現一位白衣的美麗女子,她依著窗拿著一根點燃的煙,看著遠方不知道在想什麼……。我喜歡這樣的慢慢的節奏,好讓我們感受這座小小的,有故事的城。

穿過這三條巷子的任意一條,會來到鎮子邊緣的觀景平台。這處觀景平台,實際上也是一條路,路的一側林立著一排一排的老房子,而另一側,就是沒有絲豪遮攔的無垠的托斯卡納田野與山丘。托斯卡納風格是鄉村的,簡樸的,但更是優雅的,它是建築與大自然有機結合。將當地奶白的象牙般的白堊石,出名的金色托斯卡納陽光,紅色的土壤,濃綠的森林,葡萄園和牧場,和淺綠的橄欖樹果園,更有深色的紅寶石光澤酒和鮮紅的番茄各種顏色調和在一起。

來到這處風景平台,怎麼會少了酒和咖啡?我們在平台上的一家咖啡店,要了這裡的紅酒和咖啡,面對眼著的在陽光下,遠處呈現朦朧藍光的風景。如果你去過托斯卡納,你會理解為什麼這個地方為什麼有如此神秘的力量。眼前這種美麗的「農村」生活、恬靜高雅的鄉間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風貌、人文豐沛的文化底蘊、聞名遐邇的地方美食、聲名顯赫的窖藏美酒……。如果眼前的美景是自己的情人,那麼手工的紅酒就是這個美麗的情人贈予的最好的催情劑,讓人覺得醉生夢死的的生活,就是這樣了!

我們走出皮恩扎小鎮,到托斯卡納的田野散了一圈步,等回來時,被路旁一座教堂吸引。這教堂坐落於鎮子外,途經的行人稀少,門可羅雀。教堂外表樸素,除了入口的門楣上飛天似的紋飾外,沒有太多吸引人眼球的裝點。內部磚牆木頂,與隨處可見的義大利式的輝煌絕緣,只耶穌受難像孤零零掛在聖壇上方。樸素到了極致,如果說科隆大教堂是極盡工巧的細瓷盤,這無名的小教堂就是鄉村酒館中的粗陶杯——但我們愛這粗陶。

晚上,我們在自己的房間的做了一頓飯,喝完了一瓶在皮恩扎買的紅酒。晚餐後,我們又開始了小鎮的夜遊。小鎮的夜晚,幾乎沒有什麼路人,就我們幾個,在那些比白日里更安靜的小巷中穿來走去。那些並不太明亮的,稀稀疏疏的路燈,將我們身影拉得長長地,投射在那些故事一樣的老牆上,感覺自己幻變成這座城市的寂寞的幽靈,在這裡來找自己的前世往生。

那個平台上,見到一位孤單的女子,獨自坐在椅子上,往著遠方的黑夜一言不語。我想,她一定和我們一樣來夜遊的,在夜色中去體驗微細若絲的感覺;就象愛情中的人們,感覺心中不願意被人查覺的深深的愛意。

皮恩扎作為托斯卡納地區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當然值得我們去愛的,就算我會離去,但這個樸實的讓人心安的愛,會被我們帶走。人們悠然地生活在這裡,享受美麗的風景和高品質的物產,誰說這不是天堂般的地方?我們來到這裡,是來尋找心中對田園生活的一絲嚮往,對這種樸實的愛的嚮往!

邀請您參加行品義大利之行

出發時間:2018年6月

具體行程和其他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品之行 的精彩文章:

陽光下的五漁村

TAG:行品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