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市在即 寧德時代恐怕難過三道坎

上市在即 寧德時代恐怕難過三道坎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4月11日報道(文/周效敬)

鋰電巨頭寧德時代IPO火速過會,距A股只有一步之遙,接下來就要擇日敲鐘了。

如果沒有上市計劃,寧德時代可能還只是鋰電池這個垂直領域裡的黑馬角色,默默耕耘,孵化著「鋰電安全做到世界第一」的夢想。

而今,寧德時代的影響力已經超出鋰電圈子,這隻披著金甲聖衣的獨角獸光彩照人。

作為一家鋰電企業,寧德時代有些不可思議:對下游車企客戶挑三揀四,惹得同行羨慕嫉妒恨;創立僅7年,便一躍成為全球鋰電出貨量老大;它24天火速過會,刷新IPO過會紀錄......寧德時代似乎是不可複製的神話。

發展初期,有寶馬汽車做品牌背書,寧德時代贏得一眾車企的青睞,並吸納一線車企入股,進行利益綁定。而面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電池技術要求日高、競爭對手發起猛攻等現實問題,寧德時代的高毛利還能維持多久?其可觀的盈利能力可持續嗎?

分析人士認為,寧德時代的盈利能力是存在一定隱憂的,而這就是處於資本狂歡派對中的寧德時代所不為人注意的B面。


政策收緊動力電池行業進入微利時代

在幾代汽車人艱苦卓絕的努力下,我國燃油汽車的發展仍然未能趕上西方的步伐,「換道先行」發展新能源汽車則提供了打響「翻身仗」的契機。

在這場追趕中,國家對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車給予可觀補貼,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政策驅動下走在了世界前列。

然而,補貼退坡直至完全取消是大勢所趨,在呵護中成長的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企業,受益於補貼的同時,也受累於補貼。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整車的30%~50%,補貼退坡意味著動力電池企業要承擔相應的降價壓力。

很多人應該都有印象,2017年11月15日,受「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40%」傳聞的影響,A股鋰電池板塊遭受跌幅逾3%的重挫,2017年大熱的概念股鹽湖股份(主要從事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鹽湖提鋰是其重要業務)、先導智能(鋰電設備企業)等鋰電相關板塊紛紛跌停。

前幾年,數千億元的資金潮水般湧入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領域。2018年2月13日,《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出台,更加細分的補貼標準與傳聞大體一致,投資者逐漸恢復理性並冷靜下來。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補貼退坡和新補貼政策的發布,擊碎了政策的溫床,動力電池產業進入市場轉型期,行業競爭的殘酷態勢開始顯露。

「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攀升,提高了產品入市門檻,加速了對落後企業的淘汰」,劉彥龍直言,「降價壓力逐級向上游傳導,動力電池逐漸從暴利產業轉變為微利行業。」

寧德時代也未能擺脫行業的發展規律。由於受到動力電池產能快速提升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影響,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系統售價大幅下調,由2015年的2.28元/Wh降至2017年的1.41元/Wh,累計降幅達38.26%。

寧德時代將其持有的普萊德23%股權轉讓給東方精工。受此影響,它在更能客觀、公允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扣非後凈利潤方面表現並不樂觀。數據顯示,寧德時代的扣非後凈利潤從2016年的29.6億元跌至2017年的24.7億元,有些不可思議。隨著補貼的退坡,能否保持當前的盈利能力對寧德時代是一個考驗。

在下游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帶動下,上游電池所使用的鈷等原材料價格瘋漲。一邊是客戶對電池降價進行施壓,一邊是上游供應商瘋狂漲價,電池企業的處境自可體會。


原材料漲價動力電池企業難除心病

目前,新能源乘用車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為三元電池,(三元也是寧德時代的主要技術路線)即以鎳鈷錳酸鋰或鎳鈷鋁酸鋰為正極材料的鋰電池,其前驅體材料以鎳、鈷、錳或鎳、鈷、鋁為原料,鈷作為穩定劑在其中不可或缺。

業內人士認為,就原材料來看,鈷其實比原油要稀缺得多,中國本身也缺乏這種資源,因此,新能源汽車發展起來後,動力電池無法擺脫對國外的資源依賴,而且可能依賴會更多。此外,地球上鋰資源並不稀缺,稀缺的是把鋰資源應用於鋰電池的能力。正因如此,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大潮中,看似離得有些遠的電池原材料企業著實火了一把,天齊鋰業、贛鋒鋰業、華友鈷業、洛陽鉬業等,因下游新能源產業的拉動而體量大增。

最近幾年,鈷原料的供應持續吃緊,妖「鈷」頻現。據相關機構統計,2015年底以來,國內金屬鈷價格整體呈現震蕩上行走勢,漲幅已超過230%。截至2018年2月底,鈷平均價已達58.78萬元/噸,價格突破近10年高點。

鈷價暴漲的背後是我國鈷資源緊缺的現實。2017年,我國鈷需求佔到全球約45%。2018年的需求將達12.76萬噸。懸殊的供需缺口使我國90%以上的鈷依賴進口,其中84%進口自剛果(金)。產能高度集中導致全球鈷資源基本被剛果(金)壟斷。

2018年3 月9 日,剛果(金)正式簽署新礦業法,其中針對大礦山鈷的礦業稅稅率從2%上升至3.5%,同時增加了徵收50%暴利稅(Super Tax)的條款。受此影響,鈷價上漲較多,據了解,當前國內99.8%的鈷金屬價格已經達到64 萬元/噸。

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對需求的拉動,以及剛果(金)鈷新增項目持續低於預期,中期來看,需求增速仍將高於供給增速,鈷市場有望維持高景氣。

為了解決原材料成本高昂的問題,寧德時代與上游企業簽署長期供應協議,以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比如,2017年7月,寧德時代與海外礦業巨頭Glencore簽署了2萬噸鈷的供貨協議。為布局上游鋰資源,寧德時代孫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anada Limited擬出資2.45億元對北美鋰業進行增資。

然而,隨著下游需求的大幅增長,上游企業為實現利益最大化,更傾向於簽訂短期供貨協議。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與上下游企業談合作事宜,與下游相比,上游原材料領域更難搞定。

從一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跡象。2015-2017年,寧德時代的主要產品動力電池系統,其毛利率分別為41.40%、44.84%和35.25%,可見2017年動力電池系統的毛利率明顯下降,電池的降成本壓力依然不小。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寧德時代鋰電出貨量全球居首,這並不意味著它對競爭對手實現了電池技術研發、生產工藝等領域的全面超越。反之,比亞迪、松下、LG等鋰電巨頭已對寧德時代發起了猛烈圍攻。

況且,在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寧德時代很難獨善其身。


競爭白熱化寧德時代市場份額或被蠶食    

貪婪是資本的本性,大量資本湧入電池行業,市場對電池的需求趕不上資本的推波助瀾,電池產能嚴重過剩。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為36.27Gwh,與2016年相比增幅約為20%,動力電池裝機量與2017年年初業內所預估的50~60GWh相去甚遠。

而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在2017年均接近80萬輛,與2016年相比增幅達50%。很顯然,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增速趕不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增速,原因很大一部分在於新能源汽車產銷結構發生了改變,乘用車和專用車的佔比迅速上升。

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動力電池產能已經嚴重過剩。據劉彥龍介紹,2017年,我國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產能已超過200GWh,而動力電池裝機量預計到2020年才有可能達到100GWh。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863檢測中心主任王子冬難掩悲觀:「未來三年恐怕也會是這個樣子(指產能嚴重過剩局面),現在動力電池200GWh的產能,我很擔心,未來都賣給誰去?」

劉彥龍坦言,雖然目前動力電池整體產能很高,但很難滿足國家政策調整後對產品的要求。劉彥龍對動力電池產線的迭代升級充滿感慨,他認為,企業建設的均為當下最先進的產線,但設備迭代速度加快,因產能過剩而閑置的裝備,幾年後就會被淘汰。

從凡事必有兩面性,贏得資本歡心的寧德時代也無力拒絕資本的貪婪,在資本的助推之下,產能已遠超實際的擴產需求。

據媒體報道,寧德時代江蘇溧陽基地其一期項目並未按計劃在2017年底前投產,二期建成後尚無生產計劃,三期尚為一片荒地。從寧德時代招股書可以看到,2017年寧德時代鋰離子電池產能17.09GWh,產量12.91GWh,產能利用率為75.54%。而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96.92%、92.37%,產能利用率連續兩年下滑,下滑幅度達20%。

在國內,比亞迪是寧德時代最有力也是最具威脅性的競爭者,這個曾經的電池霸主,在出貨規模上被寧德時代反超之後,一度有些落寞。

為了奪回電池龍頭寶座,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發展戰略上做出兩項重要調整:一是調整電池技術路線。從2017年開始,比亞迪就在其乘用車業務上開始使用三元鋰電池,2018年及以後生產的純電動車型也都將使用三元鋰電池。二是將動力電池業務分拆獨立運營,向其他新能源車企供貨。比亞迪封閉的全垂直發展戰略使其失去大量整車客戶,動力電池業務拆分之後,其乘用車市場上潛在客戶將是原來的數倍。

比亞迪鋰電事業部副總經理沈晞表示,動力電池業務將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拆分完畢,預計五年內上市。可以預見,比亞迪的動力電池拆分舉措將對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造成不小衝擊。

近幾年,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推薦目錄對外資電池企業的某種「約束」,降低了松下、三星、LG等日韓電池巨頭對國內市場的衝擊,從而在某種程度上給寧德時代這類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電動汽車研究室主任陳全世認為,在技術研發上寧德時代已經不弱於日韓企業,但在工藝的精密程度和生產一致性上與日韓電池企業仍有差距。2020年之後補貼將會取消,屆時日韓電池巨頭將會發起新一輪市場爭奪戰,寧德時代還能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嗎?

此外,2017年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定,國家將放開動力電池合資企業股比限制,用市場來磨礪、淘汰落後電池企業。寧德時代並非落後企業,但松下、LG也非等閑之輩,寧德時代不能過於樂觀。

綜合考量補貼政策變動、電池生產成本以及市場競爭的變數等各項因素,寧德時代目前的盈利能力恐難以維持。加入寧德時代這場狂歡的資本,其本質依然是逐利的,在投資對象盈利能力下降時,資本會用腳投票。

對於寧德時代,有投資者看重其發展的迅猛勢頭,對其趨之若鶩;也有投資者看透了產業發展的根本規律,對其敬而遠之。

獵雲網了解到,不少創投機構在接觸寧德時代之後最終選擇了放棄,主要原因是對取消補貼之後,寧德時代能否競爭過三星、LG、松下的不確定性表示擔憂。也有投資者認為,目前投資寧德時代為時已晚,因為在高昂的估值下,很難有更上一層的空間,無法獲得較高的回報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許家印或已投FF,恆大方面稱「不清楚」
扎克伯格重金押寶的「增強現實」,到底能有幾成勝算?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