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野的一個不知名小城市,偷走了我第一次日本旅行的 72 小時

長野的一個不知名小城市,偷走了我第一次日本旅行的 72 小時

上一次去到陌生國家的不知名小城市,還是兩三年前的夏天,跟著我的西班牙語老師,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跑到他家在山裡的小別墅,去趕了一場典型的西班牙式過夜燒烤趴。

而這一次呢:

托我最棒的旅伴紙筒的福,跟著她去探訪了一個連我的日本老師都沒聽說過的小雪鄉,看望了紙筒初中時代的交換家庭,度過了難忘的 72 小時。

去之前作為幸運女孩本孩,還趕上了當地的雪まつり(雪節),回憶起來是太珍貴溫暖的經歷了,一定要講講。

掉進日劇裡面的錯覺

和飯山的第一眼對視

「午餐我已經約好了,我們等下去雪裡面吃飯哦!」

石田媽媽發動了車子。

車程很短,十幾分鐘就到了地方。可能是因為北京今年沒下雪,下車後真實地被雪包圍的瞬間,是在這裡被無數次感動的第一次。

石田媽媽從後備箱拿出一杯咖啡茶,我們就到雪節的場地之一かまむら去,服部桑是石田媽媽的朋友,幫我們預約了今天的午飯,一到場地就上前來跟我們打招呼。

我們一邊聊天一邊拿著號碼牌,等著第一頓日式火鍋。

我們的圓頂雪屋和服部桑

當地的工作人員為了這一次飯山雪節,臨時搭起了二十多個圓頂雪屋,簡單的桌椅上,放著一個臨時的便攜燃氣灶。

去拜了拜神明的雪屋,我們回到我們的餐桌,正巧工作人員把鍋子端上來,熱氣騰騰,冰冰的雪屋裡一下充滿了蒸騰的熱氣。

鍋里基本上是胡蘿蔔、大根、蘑菇、五花肉,有些野菜叫不上名字,只忙著被石田媽媽招呼著往嘴裡塞進熱乎乎的食物。她還特意帶來了三個手捏的飯糰,可愛極了,一口飯糰,一口熱湯,滿溢的人間幸福感。

吃到一半,還有走錯的小朋友探進頭來,奶聲奶氣地說:「你們在吃火鍋嗎?」,隨後父母慌忙湊上來表示抱歉。

熱騰騰的お鍋和可愛的石田媽媽

飯飽,走出雪屋,身上已經熱騰騰甚至要出汗。我們仨在雪節逛著,遇到了好多石田媽媽的熟人。說好時間一會兒去看打年糕,我跟紙筒就去閑逛了。

說真的,以前看日劇,特別是看到小村莊里的老人發愁村子裡沒有年輕人的橋段,如今眼前看到的這些熱心又積極、大多是老人家的工作人員在張羅來張羅去,「啊電視劇里的居然是真的」,心裡的感受很難表達。

閑逛時間到,我和紙筒聞聲趕到打年糕的場地,よいしょっ!よいしょっ!大人抓著小朋友的手,旁邊的大家跟著起鬨。

一個接一個,我也去體驗了一下!

(雖然力氣超小文末有視頻,不要笑我

嘗試打年糕! 紙筒

我老家也有打年糕的活動,連黃豆粉都很相像,家裡叫麻糍,以前還很興起家人一起找一個時間來打,後來更多是變成旅遊項目了。

看時間差不多,石田媽媽邀我們去家裡坐。

上了車,窗外綿延的雪山是星星,又是小動物的皮毛,美景永遠不夠看,不知不覺就到了石田家。

喝一次日本媽媽的下午茶

「來來來,請進來吧,我去把被爐打開,屋裡有點冷。」

(其實哪有,不如上海冬天的五分之一冷)

お邪魔しますー

我也跟著紙筒向屋子裡喊了一句,石田媽媽說這個房子已經有 150 年的歷史啦,脫下鞋子赤腳踏上玄關的時候,像是走進了另一部時代劇。

一塵不染的地板、柜子上擺著的女孩節人偶、還有牆上照片里第一次來這裡的小紙筒,被爐在屋子的中央很醒目,我迫不及待地鑽了進去,一下明白了,被爐——真實的日本冬天之魂。

石田家 紙筒

石田媽媽開始有條不紊地燒水、沏茶、拿出準備好的蛋糕、零食,還有家裡又美又精緻的下午茶餐具。

石田媽媽把音箱打開,曲調寧靜,讓人安心。

下午茶的零食和蛋糕

一個下午,聊了很多話,從學校到生活,再到工作、成為社會人。日語初學者的我也聽著,有時候也說上兩句,紙筒這幾年來的經歷和心裡話,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而然地吐露出來。

就這樣,時間忽然走得很慢,窗外天色由亮轉暗,山下的燈光亮起。

家門口的夜景

烏冬隊和蕎麥隊!

民宿阿姨一家手作的精緻早餐

一早起來,吃好早飯,我們就去雪節的主會場趕熱鬧,不巧,外面下雨。我們撐著傘走到已經在調試音響和雪節祭典,石田媽媽去幫忙做蕎麥麵,爸爸來陪我們逛。

祭典現場

大家都帶著家裡的小孩出來玩了,看來其實是小朋友的節日呀。

和前一天差不多,大多是吃喝小攤,還有遊戲,以及飯山附近的小城市的旅遊推廣。

一件看到就想去這裡的工作服

我們跑遠一點,有一個很大的雪雕藝術展。小朋友和團隊製作的雪雕,還有附近的小學生在雪裡畫的畫。

別說,孩子們的想像力永遠都是不可限量的。

路過石田爸爸和兩個兒子練習劍道的地方紙筒

時間寬裕,我們乾脆跑遠一點,到了當地最有名的人偶博物館。

人偶館的合影石田爸爸

最大的收穫是看到人偶再現的上個世紀的日本家庭典型的生活場景。一家人一起泡湯、一起看煙火,小學生排隊出遊,奶奶背著孫女上街。藝術家實在手巧,很有代入感。

回到祭典的場地,向石田媽媽幫忙的攤位要上一碗蕎麥麵,石田爸爸的眼鏡鏡片被熱氣糊住,可愛的一餐。

午餐的蕎麥麵

晚上到了長野,石田媽媽帶我們去一家麵食店,說老字號很有名,只做蕎麥和烏冬。

石田爸爸說:「可我們今天吃了蕎麥耶,紙筒醬吃了烏冬。」

「我也是誒。那麼蕎麥隊和烏冬隊交換吧!」石田媽媽說。

長野寒冷的夜裡,有溫暖的食物和身邊的人就足夠了。

葛飾北齋和栗子蛋糕

可能即使是在日本久住的朋友,也不一定知道「小布施」這個地方吧?

我更是,聽都沒有聽說過。

吃好了蕎麥麵,石田爸爸說帶我們到處走走,可車都開動了,還沒有決定目的地。石田爸爸半自言自語地說道,「不如我們去買栗子蛋糕吧!女生都有兩個胃的。」

「我知道有個地方的栗子蛋糕特別好吃,這個地方就是因為這個有名的。」

說起栗子蛋糕,話匣子就有點關不住。於是我們就出發了,去一個到之前都不知道它名字的城鎮。

上午的雨適可而止,很快就放晴了。藍天白雲,天氣透明得讓人想流淚。

小布施

石田爸爸對路很熟悉,帶著我們去買栗子蛋糕的路上偶遇了葛飾北齋的展覽,我一下大叫出來,但又不會念葛飾北齋的日語名,只能指著海報,張大著嘴。

我說我們本來打算去東京墨田區的北齋美術館,但沒能安排進行程。

「好呀,那我們就去看看吧!」

葛飾北齋展覽海報

展出很多是沒有顏色的手稿,但三人看得十分入迷。為北齋畫里的空間感、動靜以及生命力,當然還有美感折服。

整個展覽除了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欣喜,最震撼的在最後。

走進最後一個展覽室,一個比一層樓還要高的轎子赫然映入眼帘,每一根柱子上都畫滿了精細的圖案。旁邊的電子顯示屏,把每一個細節放大十倍的畫面顯示在屏幕上,清晰、準確、不再需要多餘的任意一筆,卻又華麗而隆重。

(就在昨天,北影節去看了葛飾北齋的紀錄片,熟悉的畫面一幅幅映入眼帘,為美而哭倒在資料館。

的確有相同的感受,「這個人他改變了你觀察世界的方式」。)

買了幾張明信片,回去一問朋友,「想要東京還是葛飾北齋的明信片?」全都說要葛飾北齋。低估了他的吸引力呀。

為了表達對栗子蛋糕的感謝,從那起,它的味道和葛飾北齋緊緊捆綁在一起了。

長野與夢裡的京都

接上了去雪節幫忙的石田媽媽,我們驅車去長野。看著路邊的雪景不知不覺睡著了,醒來的時候雙腳已經踏上了一片沒有雪的土地。房子低矮且古典,人行道上一塵不染,讓我倆腳下的雨靴顯得有點突兀。

石田爸媽打算帶我們去登高,走到一半,風實在太冷了,我們在一間賣日本特色的紀念品店邊逛邊商量,「你們喜歡和服嗎?我知道一家很便宜但是特別漂亮的和服的店。」

我和紙筒眼睛一亮,「要去要去!」

JR長野站外

放棄了登高的行程,上了溫暖的巴士,我們到了 JR 長野站。

石田媽媽輕車熟路,帶我們曲折多處來到一間隱秘的店鋪。試穿、挑選,被和服的精緻圖案和質感完全迷住,三人一起,每人買了兩件和服外套。

最近北京終於入春,從衣櫃里拿出來這兩件外套的時候,腦海中還是會立刻浮現這一天的場景。

店員桑也很溫柔,細心包好,目送我們離開。

細心包裝的店員姐姐

隨後回到善光寺附近,去看了石田爸爸心心念念的燈光展,人多但有秩序,我們順著人流說著話,逛著臨街的店鋪,笑著回家了。

「長野有點像京都耶。」 也許是夢裡,我這麼想著,醒來時已經到了住處了。

在離開前經歷所有天氣

七點半起床吃好了早飯,回房間收拾好東西,窗帘一拉,飯山下雪了。

上一次短暫停留並經歷了所有天氣的地方,是台灣的台南。

上次的旅途里,一位台灣爺爺看著外面呼呼的颱風對我和我爸說,「其實刮颱風也沒什麼不好呀,也是一種經歷,看看這個風把傘吹翻,感受一下颱風來前的悶熱,也是很好的體驗吶。」

回程飛機上,我默默描摹這個城市在我腦海中的樣子,恍然大悟。

飯山的這兩天下了雨下了雪,也出了太陽,遇到陰天。

我好像感受到,這一個在冬天屬於雪的城市,它所有的樣子,我碰巧,還真的都喜歡。

在車站和石田媽媽鞠躬道別,情緒一來,我忽然一把抱住她,ハグしよう!(let"s hug!)

進站之後,從透明的電梯里還能看到石田媽媽一直目送我們,這是在飯山感受到心被一下揪住的最後一個感動。

再見,飯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慢生活 的精彩文章:

春光正好,不可辜負那些走心的「文創+民宿」
來西歐旅遊,盡享歐洲獨特風情

TAG:品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