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必讀!向孩子發火後的正確處理方式!

必讀!向孩子發火後的正確處理方式!

GIF

都說不能吼孩子,要心平氣和,但是我們都知道不吼、不生氣是不可能的。但吼了也常常沒有效果,反倒事後後悔。的確,情緒管理是親子關係中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一面是家長的尊嚴與權威,一面是我們內心真實的感受,這個度該如何把握?父母在孩子面前,到底應該如何管理和表達我們的情緒呢?

GIF

穩定的情緒是指我們的情緒要有規律。育兒過程中父母要保持穩定的情緒,但這不代表我們沒有情緒或是不能表達內心的感受。恰當的做法是讓孩子知道父母大致在什麼情況下會高興,什麼情況下會傷心,什麼情況下會發怒……當孩子可以把握父母的情緒規律,對父母的喜怒和底線心中有數,就不容易被對方的情緒變化所擾動以至於受到驚嚇,影響親子關係。

家長和孩子都需要表達真實感受

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做到讓情緒的變化有規律,而且讓孩子充分把握這種規律,那麼孩子在和父母及父母的情緒互動的過程中,就不容易受到太大的衝擊。所以比起一味壓抑、隱忍、剋制自己的情緒,假裝自己「沒有情緒」,或是「情緒穩定」,更理性的做法是用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情緒。

我們推薦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講求「一致性」原則,告訴孩子你此刻真實的感受:媽媽現在很生氣,因為媽媽今天很不開心;媽媽覺得有點難過,因為媽媽遇到了一件什麼事……這樣不但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反而會促成親子間真實而坦誠的溝通,也會幫助孩子識別和管理情緒,面對自己的感受,構建真實的自我。

發完脾氣不一定需要道歉

明明是之前三令五申,大人和孩子之間已有約定,所以同樣的錯誤說過了,再犯就應該馬上制止,這是完全合理的。而之前和顏悅色的說服教育無效,先在就只能吼了。而在「吼」的一瞬間,親子關係是斷裂的,這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所以問題來了,父母對孩子發了脾氣之後,要道歉嗎?對此我的看法是,是否道歉取決於孩子所感受到的傷害來自哪裡——如果是因為父母的大發雷霆讓孩子受到了驚嚇和傷害,我們就應該為此跟對方道歉。我們跟孩子說「對不起」,表達的意思不是說我發脾氣是做錯了,而是表示「我知道這樣的態度給你帶來了傷害,並且我知道這讓你很不高興,很害怕,現在,我歡迎你表達自己的感受。」

GIF

如果不是,父母則不需要為此道歉,因為道歉就等於在告訴孩子,在這個家庭里憤怒這種情緒是不被允許的。這也意味著告訴孩子憤怒、生氣是錯誤的——你不可以憤怒,不可以生氣。長此以往,很容易會讓孩子成為一個無法允許自己憤怒以及表達憤怒的人,而剋制和壓抑情緒遠比發泄情緒的後果更為嚴重。

父母對孩子發了脾氣,未必需要道歉,但是一定需要事後溝通:剛才在爸爸媽媽心裡發生了什麼?之所以那麼生氣,是因為我有什麼樣的需求?當我看到你怎樣的表現時,我的需要落空了,讓我感到了憤怒……

GIF

情緒是日常生活作用在我們身上最直接的東西,我們需要花時間,花工夫來一起學習、體會它、管理它,更好地使用情緒生產力,和它和平共處。

非暴力和一致性的溝通,是親子之間在爭吵之後重新恢復連接的方式,也是幫助孩子接納各種情緒以及了解我們情緒產生的原因的過程。

特別鳴謝:

中日育兒經驗交流平台:亞洲食育推進協會

微信公眾號:佳佳便當

近期熱賣ing!客官了解一下?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孩子超愛的優質恐龍書籍
酸奶6元、乳飲料3元,但為什麼給孩子買後一個就虧了?

TAG:超級育兒師 |